第881章 暗夜火起(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传言,开封之战还有两次击退建虏入塞,朱家太子采用的都是后发制人的策略,尤其开封之战最为明显,开封被李自成围攻,岌岌可危,朱家太子不但不救,反而在归德逍遥自在,养精蓄锐,等李自成疲惫,他却连夜急行军,用极快的速度,忽然出现在了贾鲁河,杀了李自成一个措手不及…”  

张献忠听的入神,两道粗重的眉毛搅在一起:“你的意思,朱家小儿又想故技重施?”  

“下官不敢,只是有所猜测。”汪兆麟道。  

张献忠的麻子脸忽然一凛,像是忽然想到了什么,猛然道:“娘求的,你说有没有可能…那一两万的官军,并不是支援岳州,而是抄我们的后路去了?”  

汪兆麟脸色也是一变。  

羊楼镇东面是全山,西面不宽的平原,已经被他们用壕沟挖断,并将营帐密密麻麻地排列,再远一点就是狭长的黄盖湖,一直延续到长江边,也就是说,除非官军击败他们,否则根本无法从羊楼镇逾越,唯一的绕行办法,就是通过长江船舰,所以,当今晨官军秘密行军,往长江方向而去之时,汪兆麟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官军派兵支援岳州去了,但现在听张献忠一说,他才猛然警醒,那一两万的官军,未必一定要坐船到岳州,他们只要绕过黄盖湖这一段,从黄盖湖后方上岸,秘密行军,就可以杀到羊楼镇的后方,到时前后夹击,他献营必败!  

现在朱家太子按兵不动,莫非就是在这两万绕到羊楼镇的后方?  

如果是,那献营马上就要大祸临头了。  

想到这一点,张献忠焦急的来回踱步,胡子都被扯下了好几把。  

不能这么僵持,如果官军不出战,他就得出战了,可是只要他一出战,官军怕是就会看穿他们主力伪装偏师的计谋…  

娘的,战不成,守不就,太他么的难做了。  

“去传令,让娃娃们今日白天轮流睡觉,说不得今晚就会有大战!”张献忠蓦地站住脚步,恶狠狠地说道。  

一个白天就这么过去了,官军和流贼相隔十里,在羊楼镇对峙,彼此小心提防,但却没有人发动进攻。  

夜晚降临,火把亮了起来。  

不论站在官军营还是流贼营,都能看到对面那连绵不绝的火把光亮,就如天上的繁星,点点滴滴,将方圆几十里的原野都点亮了。  

军旗之下,一人望着对面,脸色沉思…  

这一夜,张献忠没有脱衣,就穿着箭衣披着大氅睡在罗汉床,其间,数次惊醒,提刀冲到房门前看,确定没有异常之后,才回到罗汉床再睡,就这么迷迷糊糊地到了半夜,他猛然觉得有人在推自己。  

“大掌盘,大掌盘!”  

是王尚礼的声音。  

张献忠猛地睁眼醒来。  

果然是王尚礼。  

火把光亮下,王尚礼一脸惊喜,眼睛发红:“大掌盘,官军营中燃起大火。一片混乱,还有爆炸声,好像是老四得手了啊!”  

张献忠大喜,猛地跳起来,连头盔都顾不上戴,直接就冲出了房间。  

夜风迎面吹来,他鼻子里隐隐闻到了大火的灰烬味,心中更觉喜悦,哈,再没有比这更好闻的味道了。  

噔噔蹬,急步登上鼓楼,向对面观望。  

果然,对面官军大营有火光燃起,隐隐好像还有骚动的迹象,虽然不是所有,只是西南角的一块,但燃烧的火焰,却已经是将夜空都照亮了。  

不用问,肯定是老四得手了,不然不会有这么亮的火光,也才能掀起官军大营这么大的骚动!  

王尚礼已经追了上来,双手捧着张献忠的铁甲和头盔。  

几乎同时,院子里脚步急响,艾能奇刘文秀白文选等将领都全身披挂,出现在鼓楼下了,他们翘首上望,眼神兴奋,都在等张献忠出击的命令。  

虽然惊喜,但张献忠的脑子依然清楚,他一边戴盔披甲,一边下令:“白文选!”  

“在!”  

“你带一万人出营,直冲官军大营,给额大军杀出一条道路来!”  

“是。”  

“老三!老六!”  

“在。”艾能奇和刘文秀抱拳。  

“你两各带兵三万,跟在白文选之后,但是白文选破营,你两要立刻跟进,扩大战果!如果白文秀迟迟不破,官军防守稳固,你二人就要立刻撤回来!”  

“是。”  

“剩下的,随额老张一起出营,额献营生死存亡,就在此一举了,都随额杀啊!”  

“咚咚咚咚”  

暗夜凌晨,战鼓敲了起来,照张献忠的命令,今日流贼本来就是和衣而睡,因此大军集合的非常快速,战鼓刚响了三通,担任前锋的白文选就已经召集了麾下的兵马,连同临时播出的两个营。一共一万人,其中两千骑兵,八千步兵,他们呼喊着,在白文选的带领下,向对面官军大营杀去。  

而在他们准备其间,夜间负责巡防的流贼,早已经木板覆盖了壕沟,给他们造成数十条通行的道路,因此他们很快就冲出了羊楼镇。  

相隔十里,白文选的一万兵很快就杀到了官军营前,“当当当当”当他们出现在官军营寨之前时,报警的铜锣响了起来,随即,人影闪动,官军纷纷钻出营帐,涌到栅栏面前,对外面的流贼抛射箭雨。  

白文选也大呼射箭。  

在营前有壕沟有拒马,更有无数的守兵。暗夜里,双方激战,箭雨在空中呼啸来去。  

刚战了一会,白文选就感觉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