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7章 风波乍起(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到周后的吴语,他就仿佛是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在他年少时,为了家族生意,徐父带着家人从南方迁到了北方,但不想遇上了山贼,货物被抢,父亲被杀,母亲染病亡故,徐高孤零零一人,差点饿死在街头,为了维生,他不得不进宫。  

幸运的是,徐高被分到了当时的信王府,当时信王刚刚受封,和周后成婚也没有多久,信王和周后都还是年少,周后天性善良,对他们这些少年太监毫无鄙视,只是可怜,闲暇之时,周后教他们读文写字,徐高本身是读过几天书的,也认识字,但为了和周后亲近,他假装目不识丁,和秦方,连同另外几个小太监,都规规矩矩地坐在廊下,听周后讲课。  

几人之中,秦方是最笨的,常常被周后打手心,但现在,秦方已经是司礼监的行走太监了,虽然不如秉笔太监地位高,但却很得崇祯帝的信任,重要的圣旨,一般都是秦方去传。  

因为勤谨,忠诚,聪明,徐高很快就得了信王和周后的赏识,变成了周后贴身太监,俄而随着信王的登基,他更是水涨船高,直接变成了坤宁宫的主管太监,这一晃,十几年过去了。信王登基,他第一天进宫,成为坤宁宫主管太监的紧张和无所适从,仿佛还是昨天,但一晃,却已经是十几年过去了。  

如今,徐高已经从少年变成了中年,鬓间也有了白发,但他的心思,却从未改变。  

任何人胆敢触犯周后,他都绝不放过。  

“公公,沈霑来了…”小太监的脚步和禀报声,打断了徐高的沉思。  

徐高抬头:“让他进来吧。”  

“是。”  

脚步急响,同样穿着绯色宦服的沈霑急步出现,来到徐高面前,纳头就拜:“叩见公公。”  

不论资历,年纪还是地位,沈霑都远在徐高之下,在徐高面前,他也一直都假装恭敬。  

徐高没有令他起,大冷的天气,地砖如冰的情况下,继续令他跪在地上,目光扫他一眼,口中冷冷问:“知道咱家为什么叫你来吗?”  

“奴婢不知。”  

“哼,”徐高冷哼一声:“不知?咱家看你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你真以为,你做的那些事情,咱家什么都不知道吗?”  

听到此,沈霑眉角猛的一跳,脸色也有点变,只因为他跪地垂首,所以徐高并不能发现,但他的声音却依然冷静:“公公指的是什么?奴婢实在不明白啊?”  

“还嘴硬?带上来!”徐高喝道。  

一个浑身是血、奄奄一息的小太监被拖了上来。  

沈霑抬头看见,脸色顿时大变。  

“沈霑,你还有何话说?”徐高厉声。  

沈霑再看了那小太监一眼,咬牙叩首:“这人是谁,奴婢不认识,也不明白公公在说什么?”  

“事到临头,还不承认!”  

“前些日子,储秀宫闹鬼了,咱家一查,发现是这小子搞得鬼,他唆使对食,到处造谣,说储秀宫夜间有孩童哭泣,闹的人心惶惶,甚至惊动了陛下,现在,他和他的对食,都已经供认不讳了,怎么你沈霑还想要顽抗吗?”徐高厉声,  

对食,宫中太监和宫女,相互结伴,假夫妻的一种形式。  

“徐公公,这事和奴婢没有任何关系啊您明察啊。”沈霑连连磕头,恐惧的浑身发抖。  

徐高脸色寒霜:“沈霑,我劝你还是老实一点,不然谁护不了你!”  

“公公,奴婢真的和他没有关系啊。”  

“还嘴硬!这人是你的同乡,半个月之前,你在浣衣局后面的巷子和他见面…”徐高厉声。  

“奴婢谁也没有见,这一个月,奴婢根本没有去过浣衣局!”  

“可是有人看见你了!”  

“绝没有,奴婢愿意和他对质,但有一句谎言,奴婢听任徐公公的处置!”沈霑说的斩钉截铁。  

徐高冷笑一声,看向那个被打的半死的小太监:“听见没?你为他卖命,他却把自己摘的干干净净,你难道不寒心吗?”  

那小太监痛苦的呻吟着,因为受了酷刑,他的半边脸都肿了起来,眼神涣散,不过却始终不说话。  

“回话!”  

押着他的两个太监立刻抓住他的头发,将他的脑袋提了起来。  

小太监仰面向天,然后张开嘴唇,牙齿伴着血水,艰难的吐出几个字:“奴婢没有撒谎,殿中确有小孩哭…”  

听到此言,跪在地上的沈霑心情一松,几乎要瘫软在地上,他刚才其实是在赌,如果小太监真的已经把他供了出来,就足以要他的脑袋,幸运的是,他赌对了。小太监并没有招供,依然咬定殿中有人哭。  

徐高咬着牙,双眼冒着怒火。  

殿中小孩哭,肯定是假的,他才不会相信呢,他有一种强烈的直觉,储秀宫的事,就是沈霑搞的鬼,只可惜,浣衣局的看门人看到小太监和另一个太监秘密相见,但具体是谁,却不能确定,今日讹诈沈霑,但沈霑狡猾如斯,矢口否认,却也让他无可奈何。  

他担心的不是沈霑,而是沈霑的行为后面,蕴藏着其他的阴谋。  

“死到临头,还不知道悔改!”徐高瞪了那小太监一眼,转向沈霑:“假借鬼神,造谣生事,按宫中的规矩,该怎么处置?”  

沈霑激灵了一下,意识到问的是自己,抬起头,回答:“死罪!”  

“好。”  

徐高点头,缓缓道:“拿上来。”  

“是。”  

一个太监呈上了一根粗绳宫中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