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 叔侄争锋(2/3)
也没有发作,只冷笑道:“贤侄很有志气,好,不错。不过皇上令你为先锋,可是要你铁骑疾进,直插运河,令明国不能防备的,但现在你停兵在三河城下,怕是有违令的嫌疑吧?”
“谢十五叔的提醒,”豪格根本不惧,针锋相对的说道:“皇阿玛那边,我自会解释。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为将者,需要审时度势,就情势的不同,作出不同的判断,此乃孙子兵法的精髓,明太子人在三河,明国兵马必然疯狂来救,到时我军围点打援,一扫而空,运河不运河的,又有什么关系?”
多铎脸色变幻了几下,心里暗骂蠢货,忽然仰头笑了一声,然后肃然道:“好,如果你一心就是要攻打三河,我自然可以配合你,不过丑话说到前头,如果明太子不在三河城中,我们损兵折将,最后却一无所获,这责任算是谁的?”
“当然是我的!”
豪格想也不想,涨红着脸:“如果明太子不在三河城,我愿意到我皇阿玛面前负荆请罪!”
“这可是你说的!”
多铎冷笑一声,起身说道:“那就这样吧,明日我们就攻城。一路行军,本王累了,先去休息。”
面无表情的走了,看也不看豪格。
豪格气的咬牙,虽然多铎答应配合他,但那种嚣张不屑的态度,却是让他怒火汹涌。
但再多的怒火,也不能发作,豪格只能强压住心头的火气,目送多铎离开。
等多铎一走,豪格再也忍不住,腾的一下跳起来,负手在帐中疾走,口中气愤的说道:“一个败军之将,在本王面前竟然如此放肆,若不是他去年败的一塌糊涂,今年我大清又何至于再征明?哼,他若是不信,又怎会带着兵马急急赶来,而且还不肯离开?不就是想要分功吗?”
说着,站定脚步,望向帐中的正蓝旗众将:“你们说,是不是?”
帐中都是心腹亲信,因此豪格说话并没有太多的顾忌。
正蓝旗众将相互一望,没有人敢回答。
只有固山额真何洛会向前一步,抱拳道:“主子,豫贝勒一向浅薄狂妄,众人皆知,你又何必和他见识?现在重要的是立刻准备攻城事宜,同时隔断明国援兵,争取一到两天,拿下三河城!”
豪格恨恨的说道:“我担心他嘴上一套,心里一套,明天未必真的出力帮我。”
众将都不敢吱声。
豪格这才收起对多铎的愤怒,将思绪转回对三河的攻击中,想了想,问道:“三河城池坚固,怕不容易攻击,你们又什么想法吗?”
众将无语,还是何洛会沉吟道:“奴才…倒有一个想法。”
“说。”
“三河城墙并不高,最低处不过一丈五,但有一些臂助,攻上城墙还是不成问题的,奴才认为,可派人到附近乡间搜罗那些没有逃走的汉人百姓,以为肉盾和前驱,逼他们爬城,等他们耗费明军的体力和箭矢,我大军再攻城…”
豪格面露喜色:“好!就这么办了,你们各领人马,立刻去给本王找人!”
“嗻!”
众将听令。
何洛会又道:“主子,白广恩的人马怎么办?要不奴才带兵先再杀他一阵?”
豪格摇头,冷笑道:“不必,你去杀他,他必然逃遁,等到我大军攻击三河,我看他救还是不救?如果他来救,我们正可以将他聚而歼之!”
镶白旗大帐。
回到帐中的多铎一改刚才在豪格面前的高傲和不屑,脸上带着笑,坐在软椅里,舒舒服服的喝酒。
此次入塞,他率领偏师,从镶白旗到蒙古汉军旗,一共两万人,虽然明知道黄太吉起用他,准他戴罪立功,是为了笼罩他们三兄弟和两白旗,但能够领兵出征,多铎从心底里还是兴奋的,他一定要有所作为,一雪前耻。临行前,又收到兄长多尔衮的书信,对此次征明,应该做什么,怎么做,他心里就更是清楚了。
从黄崖口突破,并非是他,而是黄太吉的命令,老实说,最开始时,他心中是抗拒的,黄崖口距离蓟州不远,不但城墙高大,而是极容易得到蓟州守军的支援,从黄崖口突破,伤亡一定会非常惨重,难道黄太吉是想要借此削弱他镶白旗的实力吗?
像是看出了他的疑虑,于是黄太吉告诉他,黄崖口虽然地势险峻,又离着蓟州只有四十里,看起来是最不容易被攻击的一个地方,也因此,明国对黄崖口的注意力是比较低的,相比于墙子岭、古北口等曾经被大清突破过的地方,黄崖口的守军是最少的,只要出其不意,乘其不备,拿下黄崖口,是完全有可能的。
一旦拿下黄崖口,就可以迅速入塞,和主力钳击,击溃明国的蓟州防线,甚至是拿下蓟州,两到三天,就能杀到三河,五到六天,就可以直接杀到明国京畿,比之从其他地方突破,不但更快,而且更有威胁性。
“十五弟,朕知道这个任务很艰巨,但朕相信你一定能完成!”最后,黄太吉鼓励道。
没办法,多铎只能硬着头皮接了,第一,黄太吉所说没有错,黄崖口确实是一个出其不意的高超选择,如果从墙子岭等地突破,未必会比黄崖口轻松;第二,他是戴罪之身,没有可选择的余地,即便明知道黄太吉将这个任务交给他,隐隐有削弱镶白旗实力的用意,他也不能不从。
八旗之中,多铎的镶白旗牛录最多、兵马最盛,满清传统,一向是幺儿守家,因
“谢十五叔的提醒,”豪格根本不惧,针锋相对的说道:“皇阿玛那边,我自会解释。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为将者,需要审时度势,就情势的不同,作出不同的判断,此乃孙子兵法的精髓,明太子人在三河,明国兵马必然疯狂来救,到时我军围点打援,一扫而空,运河不运河的,又有什么关系?”
多铎脸色变幻了几下,心里暗骂蠢货,忽然仰头笑了一声,然后肃然道:“好,如果你一心就是要攻打三河,我自然可以配合你,不过丑话说到前头,如果明太子不在三河城中,我们损兵折将,最后却一无所获,这责任算是谁的?”
“当然是我的!”
豪格想也不想,涨红着脸:“如果明太子不在三河城,我愿意到我皇阿玛面前负荆请罪!”
“这可是你说的!”
多铎冷笑一声,起身说道:“那就这样吧,明日我们就攻城。一路行军,本王累了,先去休息。”
面无表情的走了,看也不看豪格。
豪格气的咬牙,虽然多铎答应配合他,但那种嚣张不屑的态度,却是让他怒火汹涌。
但再多的怒火,也不能发作,豪格只能强压住心头的火气,目送多铎离开。
等多铎一走,豪格再也忍不住,腾的一下跳起来,负手在帐中疾走,口中气愤的说道:“一个败军之将,在本王面前竟然如此放肆,若不是他去年败的一塌糊涂,今年我大清又何至于再征明?哼,他若是不信,又怎会带着兵马急急赶来,而且还不肯离开?不就是想要分功吗?”
说着,站定脚步,望向帐中的正蓝旗众将:“你们说,是不是?”
帐中都是心腹亲信,因此豪格说话并没有太多的顾忌。
正蓝旗众将相互一望,没有人敢回答。
只有固山额真何洛会向前一步,抱拳道:“主子,豫贝勒一向浅薄狂妄,众人皆知,你又何必和他见识?现在重要的是立刻准备攻城事宜,同时隔断明国援兵,争取一到两天,拿下三河城!”
豪格恨恨的说道:“我担心他嘴上一套,心里一套,明天未必真的出力帮我。”
众将都不敢吱声。
豪格这才收起对多铎的愤怒,将思绪转回对三河的攻击中,想了想,问道:“三河城池坚固,怕不容易攻击,你们又什么想法吗?”
众将无语,还是何洛会沉吟道:“奴才…倒有一个想法。”
“说。”
“三河城墙并不高,最低处不过一丈五,但有一些臂助,攻上城墙还是不成问题的,奴才认为,可派人到附近乡间搜罗那些没有逃走的汉人百姓,以为肉盾和前驱,逼他们爬城,等他们耗费明军的体力和箭矢,我大军再攻城…”
豪格面露喜色:“好!就这么办了,你们各领人马,立刻去给本王找人!”
“嗻!”
众将听令。
何洛会又道:“主子,白广恩的人马怎么办?要不奴才带兵先再杀他一阵?”
豪格摇头,冷笑道:“不必,你去杀他,他必然逃遁,等到我大军攻击三河,我看他救还是不救?如果他来救,我们正可以将他聚而歼之!”
镶白旗大帐。
回到帐中的多铎一改刚才在豪格面前的高傲和不屑,脸上带着笑,坐在软椅里,舒舒服服的喝酒。
此次入塞,他率领偏师,从镶白旗到蒙古汉军旗,一共两万人,虽然明知道黄太吉起用他,准他戴罪立功,是为了笼罩他们三兄弟和两白旗,但能够领兵出征,多铎从心底里还是兴奋的,他一定要有所作为,一雪前耻。临行前,又收到兄长多尔衮的书信,对此次征明,应该做什么,怎么做,他心里就更是清楚了。
从黄崖口突破,并非是他,而是黄太吉的命令,老实说,最开始时,他心中是抗拒的,黄崖口距离蓟州不远,不但城墙高大,而是极容易得到蓟州守军的支援,从黄崖口突破,伤亡一定会非常惨重,难道黄太吉是想要借此削弱他镶白旗的实力吗?
像是看出了他的疑虑,于是黄太吉告诉他,黄崖口虽然地势险峻,又离着蓟州只有四十里,看起来是最不容易被攻击的一个地方,也因此,明国对黄崖口的注意力是比较低的,相比于墙子岭、古北口等曾经被大清突破过的地方,黄崖口的守军是最少的,只要出其不意,乘其不备,拿下黄崖口,是完全有可能的。
一旦拿下黄崖口,就可以迅速入塞,和主力钳击,击溃明国的蓟州防线,甚至是拿下蓟州,两到三天,就能杀到三河,五到六天,就可以直接杀到明国京畿,比之从其他地方突破,不但更快,而且更有威胁性。
“十五弟,朕知道这个任务很艰巨,但朕相信你一定能完成!”最后,黄太吉鼓励道。
没办法,多铎只能硬着头皮接了,第一,黄太吉所说没有错,黄崖口确实是一个出其不意的高超选择,如果从墙子岭等地突破,未必会比黄崖口轻松;第二,他是戴罪之身,没有可选择的余地,即便明知道黄太吉将这个任务交给他,隐隐有削弱镶白旗实力的用意,他也不能不从。
八旗之中,多铎的镶白旗牛录最多、兵马最盛,满清传统,一向是幺儿守家,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