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章 红薯年糕(八)(4/6)
称呼的,是会被后世诸多史官与士大夫所耻笑的。”
“所以,这场他一直在输的楚汉相争的份量其实是极重的。”温明棠看着对面微微颔首的林斐,又看向表情凝重的虞祭酒,接着说道,“看着猴子是一直在赢,翻过了一座又一座的五指山,可他真正的对手不是那一座座的五指山,而是布下五指山的人。他翻过了五指山,外人看来的赢其实并不是猴子他真的赢了,而只是每跨过一座虚假的,压不住他的五指山,都离那座真正能压住他的五指山更近了。”
“府尹大人那法子便是如此,那奸夫即便比先时那位刑部的大人罗山来厉害千百倍,抵得上十个乃至百个罗山,手腕高妙至极,能一次又一次的化解那所谓的贿赂之名,可所谓的化解,其实他从未解决过那府尹大人的手段,而是每一次化解,每一次的胜利都离朝堂那一步更近了。”温明棠说道,“无论他怎么化解,都自始至终没有解决过问题,而是将自己一步一步的推向了深渊。”
虞祭酒听到这里,看了眼温明棠,没有出声,亦没有如先时那般去看林斐的反应,看他可有点头,证明女孩子说的有没有错这些,而是只抬了抬下巴,神情凝重的看着说话的女孩子,示意女孩子继续说下去。
“那位汉初三杰之一的萧何在楚汉相争期间做的事,”温明棠知晓这些话解释起来极难,遂又将话题转向了楚汉相争之上,继续说道,“依刘邦自己的话来说便是镇国抚民、给饷馈,不绝粮道,这些供给粮草,抚恤百姓的后方之事自是远不如台前之事精彩的。是以,他没有兵仙那些背水一战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十面埋伏四面楚歌多多益善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故事。可这位不声不响,在楚汉相争之时只留了个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典故的汉初相国却是刘邦一直在输,最后却能赢得整个天下的关键。”
虞祭酒看着温明棠,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温明棠却看向了对面的林斐,林斐见状开口说道“秦能最后一统天下的关键,以及在一统天下之前,与其余六国的数百场战役中多数时候都能打赢,便在于这萧何一进咸阳便闯入的丞相府、御史府。整个咸阳最珍贵的宝物不是那巍峨的阿房宫,亦不是秦宫中的那些奇珍异宝与六国美人,而是萧何闯入咸阳之后便立时从丞相御史府中带走的秦国收藏的律令图书以及各地方官吏描画出的天下地势、山川险要与记录下的郡县户口。反观后来项羽闯入咸阳之后却是洗劫了阿房宫中的珍宝美人,而后将宫殿一把火烧了,足可见,项羽根本不懂其重要之处。”
“霸王自刎前那一番当者破,击者伏,七十余战,未尝一败,霸有天下的话听起来真真是极其悲壮,所以戏台之上也总喜欢演这一段霸王自刎的故事。项羽是个不世出的将星,百战百胜,这话之后,他又道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林斐摸着手中早已凉透的牛乳茶盏,轻声道,“他将问题归咎于天要亡他,可见其并不知晓自己真正败在了哪里。”
“长安府那位大人随口一提,就能将长安地界之上发生的大小事情信手拈来,便连那原配、奸夫捉奸的小事都能知晓,足可见他对这整个长安城的很多事皆是了解的一清二楚的。”林斐说道,“就似萧何接受了丞相御史府中那些律令图书、山川郡县舆图以及郡县户口之后,这整个天下在他眼中便是没有秘密的。刘邦每次战败之后,带着残兵败将能往哪里逃,逃到哪个地方,当地有多少人,百姓家中有多少粮草,供给军队吃多少时日,能在当地能躲多久,萧何都是清楚的。”
“所以世人总感慨刘邦运气真好一直在输,每次输了一直在逃,且还总能逃掉。”林斐说道,“因为有萧何,所以他不仅知道往哪里逃,哪里能逃掉,哪里有粮草,还知道逃跑途中每经过一地,当地城中有多少适龄的壮丁可以扩充自己的兵马,将其招纳入伍。”
“所以,他一直在输,一直在逃,军队却随着他的输与败逃,人数越来越多;那霸王率八千子弟东渡,是不世出的将星,多少次战场之上以少胜多,可却越赢,手头的军队越少,到最后,手中精锐尽数打光不是没有缘由的。”林斐说道。
“那霸王项羽百战百胜,乃不世出的将星,勇猛千古无二人亦孤傲,不肯过江,无颜面对江东父老,”温明棠接话道,“英雄谢幕,真真是悲壮至极可即便过了江,他又要拿什么来应对刘邦纵江东父老怜惜,自愿抛家舍业的跟他起兵上战场。若是不知自己败在哪里,哪怕他继续赢,可每场战斗,即便是胜者也必有伤亡。即便他依旧百战百胜,可随着每一场胜利,他的军队还是会越来越少,其结局并不会有什么变化,无外乎再来个四年的楚汉相争罢了”
“所以任霸王再厉害,再如何百战百胜,还是会输。”林斐看着面色凝重的虞祭酒,转了转手里早已喝空了的茶杯,说道,“而且越是厉害,越是不世出的将星,谢幕之时越是悲壮,越是为戏台之上的人所千古传颂,便越发的衬出楚汉相争最后的胜利者这一场胜利的份量究竟有多重。”
想到戏台之上传唱的那些“霸王别姬”、“乌江自刎”的故事,虞祭酒叹了口气,喃喃,“我记得项羽最后率军逃跑时身边仅有二十八骑,逃至乌江时只剩他一人了,军队已尽数打光了。似这等孤身一人的光杆
“所以,这场他一直在输的楚汉相争的份量其实是极重的。”温明棠看着对面微微颔首的林斐,又看向表情凝重的虞祭酒,接着说道,“看着猴子是一直在赢,翻过了一座又一座的五指山,可他真正的对手不是那一座座的五指山,而是布下五指山的人。他翻过了五指山,外人看来的赢其实并不是猴子他真的赢了,而只是每跨过一座虚假的,压不住他的五指山,都离那座真正能压住他的五指山更近了。”
“府尹大人那法子便是如此,那奸夫即便比先时那位刑部的大人罗山来厉害千百倍,抵得上十个乃至百个罗山,手腕高妙至极,能一次又一次的化解那所谓的贿赂之名,可所谓的化解,其实他从未解决过那府尹大人的手段,而是每一次化解,每一次的胜利都离朝堂那一步更近了。”温明棠说道,“无论他怎么化解,都自始至终没有解决过问题,而是将自己一步一步的推向了深渊。”
虞祭酒听到这里,看了眼温明棠,没有出声,亦没有如先时那般去看林斐的反应,看他可有点头,证明女孩子说的有没有错这些,而是只抬了抬下巴,神情凝重的看着说话的女孩子,示意女孩子继续说下去。
“那位汉初三杰之一的萧何在楚汉相争期间做的事,”温明棠知晓这些话解释起来极难,遂又将话题转向了楚汉相争之上,继续说道,“依刘邦自己的话来说便是镇国抚民、给饷馈,不绝粮道,这些供给粮草,抚恤百姓的后方之事自是远不如台前之事精彩的。是以,他没有兵仙那些背水一战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十面埋伏四面楚歌多多益善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故事。可这位不声不响,在楚汉相争之时只留了个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典故的汉初相国却是刘邦一直在输,最后却能赢得整个天下的关键。”
虞祭酒看着温明棠,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温明棠却看向了对面的林斐,林斐见状开口说道“秦能最后一统天下的关键,以及在一统天下之前,与其余六国的数百场战役中多数时候都能打赢,便在于这萧何一进咸阳便闯入的丞相府、御史府。整个咸阳最珍贵的宝物不是那巍峨的阿房宫,亦不是秦宫中的那些奇珍异宝与六国美人,而是萧何闯入咸阳之后便立时从丞相御史府中带走的秦国收藏的律令图书以及各地方官吏描画出的天下地势、山川险要与记录下的郡县户口。反观后来项羽闯入咸阳之后却是洗劫了阿房宫中的珍宝美人,而后将宫殿一把火烧了,足可见,项羽根本不懂其重要之处。”
“霸王自刎前那一番当者破,击者伏,七十余战,未尝一败,霸有天下的话听起来真真是极其悲壮,所以戏台之上也总喜欢演这一段霸王自刎的故事。项羽是个不世出的将星,百战百胜,这话之后,他又道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林斐摸着手中早已凉透的牛乳茶盏,轻声道,“他将问题归咎于天要亡他,可见其并不知晓自己真正败在了哪里。”
“长安府那位大人随口一提,就能将长安地界之上发生的大小事情信手拈来,便连那原配、奸夫捉奸的小事都能知晓,足可见他对这整个长安城的很多事皆是了解的一清二楚的。”林斐说道,“就似萧何接受了丞相御史府中那些律令图书、山川郡县舆图以及郡县户口之后,这整个天下在他眼中便是没有秘密的。刘邦每次战败之后,带着残兵败将能往哪里逃,逃到哪个地方,当地有多少人,百姓家中有多少粮草,供给军队吃多少时日,能在当地能躲多久,萧何都是清楚的。”
“所以世人总感慨刘邦运气真好一直在输,每次输了一直在逃,且还总能逃掉。”林斐说道,“因为有萧何,所以他不仅知道往哪里逃,哪里能逃掉,哪里有粮草,还知道逃跑途中每经过一地,当地城中有多少适龄的壮丁可以扩充自己的兵马,将其招纳入伍。”
“所以,他一直在输,一直在逃,军队却随着他的输与败逃,人数越来越多;那霸王率八千子弟东渡,是不世出的将星,多少次战场之上以少胜多,可却越赢,手头的军队越少,到最后,手中精锐尽数打光不是没有缘由的。”林斐说道。
“那霸王项羽百战百胜,乃不世出的将星,勇猛千古无二人亦孤傲,不肯过江,无颜面对江东父老,”温明棠接话道,“英雄谢幕,真真是悲壮至极可即便过了江,他又要拿什么来应对刘邦纵江东父老怜惜,自愿抛家舍业的跟他起兵上战场。若是不知自己败在哪里,哪怕他继续赢,可每场战斗,即便是胜者也必有伤亡。即便他依旧百战百胜,可随着每一场胜利,他的军队还是会越来越少,其结局并不会有什么变化,无外乎再来个四年的楚汉相争罢了”
“所以任霸王再厉害,再如何百战百胜,还是会输。”林斐看着面色凝重的虞祭酒,转了转手里早已喝空了的茶杯,说道,“而且越是厉害,越是不世出的将星,谢幕之时越是悲壮,越是为戏台之上的人所千古传颂,便越发的衬出楚汉相争最后的胜利者这一场胜利的份量究竟有多重。”
想到戏台之上传唱的那些“霸王别姬”、“乌江自刎”的故事,虞祭酒叹了口气,喃喃,“我记得项羽最后率军逃跑时身边仅有二十八骑,逃至乌江时只剩他一人了,军队已尽数打光了。似这等孤身一人的光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