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必须去做(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夏公明一眼。  

“老大人,你这也不糊涂啊!”  

夏公明脸色一囧,神色尴尬的挠了挠头自己的眉头。  

“额!老臣…老臣…”  

看着夏公明窘迫的脸色,柳大少探身端起了石桌上的酒杯,乐呵呵的对着夏公明示意了一下。  

“老大人,喝一杯。”  

“老臣敬陛下一杯,先干为敬。”  

柳大少一口气喝完了杯中酒水,抓起一把鱼食撒入了湖水里面。  

“老大人,你可知道蓉蓉来咱们大龙多少年的岁月了。”  

“回陛下,已经十年上下了。”  

柳大少轻笑着手里的镂玉扇,看着夏公明笑吟吟的颔首示意了一下。  

“是啊,老大人你记得不错,蓉蓉已经来咱们大龙十年的春秋了、  

十年,十年啊!  

老大人,如果是你的话。  

历经十年的春秋,你会不思念自己的家乡,思念自己的亲人吗?”  

听到柳大少这个问题,夏公明毫不犹豫的点了点头。  

“回陛下,莫说是十年的春秋了。  

就算是一年,二年的春秋,老臣也会情不自禁的思念自己的家乡,思念自己的亲人。”  

其实,夏公明的心里十分的清楚,柳大少的这个问题,明摆着就是在将自己的军。  

然而,纵然自己明知道柳大少用意何为,却也只能如实回答这个问题。  

柳大少轻笑着点了点头,端起酒杯对着夏公明示意了一下。  

“老大人,共饮。”  

“老臣先干为敬。”  

“夏老大人,朕的爱妃思念家乡了,意欲回乡省亲。  

朕身为蓉蓉的夫君,跟着她一起回乡省亲,拜谒一下自己的岳父大人,岳母大人,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吧?”  

看着柳大少一脸的笑容,夏公明轻轻地点了点头。  

“合情合理,合情合理。”  

柳大少眉头一挑,笑吟吟的从棋盒里捏起一颗棋子落在了棋盘上面。  

“如此一来,老大人可还有什么疑问吗?”  

夏公明面带迟疑之色的默然了良久后,用力的点了点头。  

“回陛下,有!”  

柳大少闻言,轻轻地皱了一下眉头。  

“说。”  

“陛下,老臣斗胆一问,陛下离京之后,朝堂之上的大小政务当如何?”  

柳大少轻轻地吁了口气,抬脚朝着凉亭外走去。  

夏公明见状,立即放下了手里的酒杯,起身跟了上去。  

柳大少手持镂玉扇轻轻地扇动着凉风,不疾不徐的朝着御花园的深处走去。  

“朕离京之后,关于朝中的一切大小事务,全权交由十王殿来督办就是了。”  

“全权交由十王殿督办?”  

“正是。”  

“陛下。”  

“嗯,老大人?”  

“陛下,老臣再斗胆一问。  

陛下您就…就不选出一位殿下代为监国吗?”  

柳大少瞬间放慢了脚步,目光幽幽的转头看向了落后了自己小半步的夏公明。  

“老大人,你这是在说,朕该册立太子了吗?”  

夏公明看着柳大少那仿佛能够看穿了人心的目光,心神情不自禁的颤栗了一下。  

旋即,他忙不吝的摇了摇头。  

“老臣不敢,老臣不敢。”  

柳大少见到夏公明的反应,轻轻的眨巴一口旱烟,眉头微挑的把目光转向了前方的竹林。  

“老大人,朕与诸位爱妃离开京城之后,十王殿中的诸王共同监国?”  

“共同监国?”  

“没错,十王殿诸王共同监国。”  

“老臣明白了。”  

柳大少俯身在脚底磕出了烟锅里的灰烬后,从袖口里掏出一本文书递到了夏公明的身前。  

“呐。”  

“陛下,这是?”  

“老大人,你看了就知道了。”  

夏公明闻言,立即把文书接到了手里。  

“是是是,老臣这就看,老臣这就看。”  

夏公明言语间,直接翻开了手里的文书,仔细的观看起了文书上面的内容。  

不一会儿。  

夏公明神色凝重的合起了手里的文书,径直把文书递到了柳大少的身前。  

“陛下,老臣明白了。”  

柳明志侧目瞄了一下夏公明递来的文书,随意的摆了摆手。  

“老大人,这本文书你先收起来吧。  

等朕离宫之后,你带去内阁给诸位爱情相互传阅一下。”  

“老臣明白,老臣明白。”  

柳明志卷起旱烟袋别在了腰间,俯身从小道旁边的花圃里扯下一朵鲜花递到鼻子下面深嗅了一口。  

“老大人呀。”  

“老臣在。”  

“老大人,时光荏苒,岁月无情,不止你已经老了,朕也已经老了。  

有很多的事情,朕必须去做才行。  

也许,朕的决定是错的。  

也许,朕的决定是对的。  

可是,无论朕决定是对是错,朕都要去做。  

不管前方的道路如何,朕都不想给自己留下什么遗憾。  

同样,朕更不想因为自己的缘故,给儿女们留下什么遗憾。  

老大人,你懂朕的意思了吗?”  

夏公明看着柳大少唏嘘的神色,默默地点了点头。  

“老臣明白了,老臣明白了。”  

柳大少轻然一笑,笑吟吟的朝着前方的竹林中走去。  

“既然如此,那就有劳老大人费心了。”  

“陛下。”  

“嗯?老大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