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0章 造反(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一支从平城来的商队,给两人打开了一条从未设想过的道路:  

当拓跋力微的狗,很丢人。  

但当汉人的狗,不丢人。  

当拓跋力微的狗,非但没有好处,还有大大的坏处。  

但当汉人的狗,好像没有坏处,而且还有大大的好处。  

泄归泥,知道伐?  

大鲜卑檀石槐大人的嫡亲曾孙子,现在就在平城那里给汉人当看门狗,日子过得不知有多滋润。  

所有去过平城的人都知道这个事。  

夏穿丝绸冬盖绒,早喝奶茶晚饮酒。  

汉家天子赏不尽,不知羡煞多少人。  

檀石槐在鲜卑人眼中,是不可逾越的存在。  

虽然泄归泥实在太过弱鸡,愧对檀石槐后人这个身份。  

但在这个时候,并不妨碍他成为某种招牌。  

这本也是冯某人把他放在平城的原因。  

他要让所有来平城交易的胡人都看清楚,跟着大汉走,大汉愿意带着你走,那是一种福报啊!  

不信就去看看那个想要成为檀石槐第二的轲比能,现在坟头的草都被牛羊啃光了。  

所以是选择成为索头部的从属部落,被人耻笑,还是选择依附汉人,吃香的喝辣的,对于窦速侯和窦回题来说,根本就是不用想的问题。  

当然,原本还是有一点点小问题的。  

那就是他们的大人,同时也是没鹿回部的大人窦宾,向来与拓跋力微亲善。  

但现在他们决定回去以后,就立马解决这个小问题。  

反正木已成舟,他们就不相信,大人还能把汉军赶出部落?  

窦宾确实很老了。  

这两三年来,每次冬日的到来,对他来说似乎都是一种折磨。  

在草原上,无论是谁,身体一旦垮下来,恶劣的生存环境,都会让他随时接受天神的召唤。  

此时的窦宾,不得不呆整日在自己的帐子里,裹着毛毯,躺在羊皮垫子上,祈求着寒冷早些过去。  

幸好,自己的两个儿子,从南夏那里换来了茶叶,让自己能缓解体内的滞胀痛疾。  

而珍贵的烈酒,更是成了他每个夜晚都无法离开的好东西。  

今日也不知是怎么的,帐外极为喧闹,与往日的安静大有不同。  

让本就因为病痛折磨而脾气变得有些暴躁的窦宾,再也忍不住地捶地骂道:  

“都当吾死了吗?都是何人在外面吵闹?”  

冬日里食物本就短缺,若非迫不得已,能不动就不要动,不然,一动就容易饿,饿了就得吃,稍吃得多一些,抗不过冬日,族里就得饿死人…  

再说了,族里人都知道自己需要安静休养,往日里就算是有动静,也会尽量避开自己的帐子。  

今日这是怎么了?  

有人要造反吗?  

然后果然有人要造反。  

“大人!”  

窦宾的骂声刚落,自己的两个儿子就入帐拜见。  

窦宾就算是年老糊涂,好歹也是当了一辈子部落大人,此时看着两个儿子同时前来,心里就是觉得有些不对:  

“外面怎么回事?怎的这般吵闹?”  

“大人勿忧,不过是有客前来,只待客人安营扎帐完毕,便自消了。”  

“对对,客人带的人有些多,孩儿一时考虑不周,竟是惊扰了大人,望大人恕罪。”  

听到这个话,窦宾心里的疑惑非但没有消去,反而越发地狐疑起来。  

这种日子,怎么会有客人前来?  

而且听这声音,来的人可不仅是有些多,而是很多。  

甚至他已经听到了战马的嘶叫。  

“吾听这声音,颇为浩大,莫不成是有贵客到来?既如此,你等为何不报我?速扶我起来,让我去见见客人,也免得失了礼数。”  

窦速侯和窦回题对视一眼,有些干笑道:  

“倒也不是什么贵客,孩儿已经接待好了。客人也知道大人身份有恙,不想把寒气传给大人,故而也就暂未来大人帐中相见。”  

看到儿子这副模样,窦宾已经是确定,此事必然有鬼。  

他不禁又惊又怒,再次捶地道:  

“你们两个要造反吗?连我的话都敢不听了?快些扶我起来!”  

窦速侯和窦回题垂下头,脚下却是没动。  

“反了反了!”窦宾连连怒骂,又对着帐外呼喝道,“来人!”  

他本是想叫帐外听命的侍卫进来。  

哪知帐外进来一人,却是披着斗蓬,戴着兜帽,让人看不清他的脸。  

此人一进来,便开口说道:  

“窦首领可是有吩咐?”  

窦宾看到此人,心里一惊,又是大喝:  

“你是何人?”  

他再看向自己的两个儿子,发现儿子仍是一动不动,似乎早就知道来人身份。  

这让他心里不禁一沉。  

看来自己的儿子早有准备,也不知是把自己帐外的侍卫支走了,还是收买了。  

草原上父杀子,子弑父,子烝母,母乱子,怎么爽怎么来,而且是光明正大,从来不用避人。  

南夏不少人表示实名羡慕,但又不好意思当众爽,免得被人骂与禽兽无异,于是就稍微掩饰了一下。  

当然,也有一些人不喜欢当人子而喜欢当禽兽,比如说只能以孝治天下的司马晋。  

窦宾只道是自己的儿子已经等不及要夺了自己部落大人之位,惊怒过后,脸上的神色反而是变得平静下来。  

“汝等意欲何为?”  

这一回,窦速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