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8章 联手(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些消息给我,说她在织室受人照顾,过得很好,让我不要担心。”  

“照顾她的人,还跟她说了,这是吕中书亲自吩咐的。”  

潘夫人及亲姊一直受校事府照顾,所以她也早是对吕中书好奇多时。  

只是她一直身在深宫,唯一的亲人阿姊,又是在织室。  

自然也没有人能帮她上门道谢,同时问个究竟。  

“吕中书无缘无故地帮你这么多?”  

全公主简直就是要开始嫉妒了。  

这个女人,这是受了上天赐给多少幸运?!  

吕壹是什么人?  

从来只闻恶传,未曾听做好事。  

居然会在暗中给潘夫人这么多照顾?  

关键是受照顾的人还一脸的莫名其妙。  

“或许有可能他是先父的故交?”  

潘夫人有些不确定地说道。  

她唯一想到的,也就是这个可能了。  

“不管是什么,如果他真对夫人抱有善意,那么我们就值得一试。”  

得知潘夫人身后莫名其妙地冒出一个校事府,原本以为潘夫人只是孤立无援的全公主,在精神一振的同时,也不由地开始正视起眼前这位夫人来。  

语气也由最初有些不客气变成了呼之为“夫人”。  

“只是正如夫人你身处深宫,就是见吕中书一面都难,更别说与之交谈。”  

全公主沉吟,看了一眼潘夫人,“但吾与校事府素无往来,若是贸然接触,恐怕会太过冒失。”  

听到全公主想要与校事府接触,潘夫人有些担心地问道:  

“万一吕中书不愿意掺和这等事情,那当如何?”  

要是惹得吕中书不快,那她可不就失去了一个援手?  

特别是在宫里无人可信的情况下,校事府的善意,就显得犹为重要。  

全公主似是看出了她的担心,笑道:  

“夫人何以会有如此想法?吕中书前面这般照顾夫人及亲人,难道现在他会眼睁睁地看着夫人在宫里有危险而不管?”  

“危险?”  

“若是那姓王的贱人当了皇后,夫人觉得自己会没有危险吗?”  

全公主顿了一顿,语气中带着威胁之意:  

“现在为了她,陆伯言等人,可以让没有名分的宠姬皆迁出宫外。那待她当了皇后,又焉知她不会用同样的手段对付夫人你?”  

“夫人,你也不想步了那些宠姬的后尘吧?”  

潘夫人这才想起来,比起可能冒失得罪吕中书而言,自己不能当皇后,果然更要严重一些。  

此时,又听得全公主语气一缓,转而笑道:  

“其实就算是没有夫人,恐怕吕中书也不会待见陆伯言。陆伯言支持之事,多半是吕中书反对之事。”  

“而若是有了夫人在中间牵线,吾便能与吕中书联手,自然就能更好地对付陆伯言。”  

先是劝说立王贱人之子为太子,现在又劝说立王贱人为皇后,再加上在寿春军功一事上打压全家。  

全公主觉得自己跟陆伯言的恩怨大了去。  

至于吕中书那边,早年陆伯言可是曾屡次上书,极力言校事府之害,甚至建议陛下废除校事府,追究诸校事之罪。  

全公主相信,吕壹一定不会那么容易就忘记这些旧事。  

只要把陆伯言打压下去,那么王贱人在朝中,就失去了最大的支持者。  

到时候自己与潘夫人在宫中再联手,她就不信,不能把姓王的拉下去。  

“这样吗?”  

听到全公主的解释,潘夫人不由地怦然心动。  

“吾虽未能亲见吕中书,但吾之阿姊,倒是见过。若是公主想要与吕中书联手,我倒是可以给阿姊送个消息,看看能不能让她给吕中书带个话。”  

“如此的话,那就真是太好了!”  

全公主大喜。  

她拿起酒壶,给潘夫人倒酒。  

这一回,她是真心实意。  

从微微弯腰向前倾的姿态,就可以看得出来。  

谈完了正事,全公主放低了态度,刻意迎合之下,两人之间,开始正式的言笑晏晏。  

就在这时,只听得台下的宫人山呼:  

“参见陛下!”  

“陛下来了?”  

潘夫人惊喜地站起来,循声看去。  

果见孙权正抬步拾阶而上。  

“妾(女儿)拜见陛下。”  

“哈哈,起!都起来吧。”  

孙权的心情似乎不错,语气里带着欢声:  

“远远就看到你们两人在这里说话,看起来说得挺高兴啊,不知道我有没有打扰到你们的雅兴?”  

潘夫人掩嘴一笑:  

“陛下说笑了,公主可是在等陛下呢,要给陛下请安呢,妾才是打扰的人。”  

她眼波流转间,颇有娇媚之意,“要不妾先退下,让陛下和公主说一会话?”  

“喛,不必了。”  

孙权摆了摆手,他看看潘夫人,又看了看全公主。  

一个是他最宠爱的夫人,一个是他最宠爱的女儿。  

两人居然能相谈甚欢,这让他老怀大慰。  

这个女儿,终于能跟宫里的夫人合得来了。  

不像与王夫人那样,简直就水火不相容,让自己颇感头疼。  

“此处风景不错,水气宜人,夫人挑的好地方。”  

孙权走到地席上,招呼道:  

“来,夫人且过来陪朕坐,让朕放松一番。”  

潘夫人巧笑倩兮地走过去。  

“女儿你也过来。”  

全公主却是摆了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