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4章 传闻(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朴实的想法,往往意味着最低的要求。  

之所以提出最低的要求,又常常是因为无奈。  

家里想要点地,不过就是为图个温饱。  

但面对贪得无厌,连国家屯田都想要侵吞的世家大族,百姓的这点最低要求,想要达成又何其困难?  

冯君侯蹲在老农的地头,心里有些闷闷的,过了一会,才继续开口道:  

“我听说,魏人从几十年前就开始屯田,不但招募屯田客耕种田地,而且还出租种子耕牛犁具等物。”  

“难道这不算是好事吗?怎么老丈反而说是求吃饱都不可得呢?”  

老农嘿然一笑,也不知是冷笑还是讥笑。  

“郎君啊,当初那个曹阿瞒实施屯田的时候,你可知他最开始是如何做的?”  

“不知。”  

老农又是嘿然一笑:  

“你道他一开始是想花费心思去垦荒地么?他最早的时候,看上的是那些家里有田有地的小户人家。”  

“想要把所有人的田地都归公,让我们给他种地。”  

老农叹了一口气:  

“那个时候,但凡家里有点地的,哪个不是惶惶不安。”  

“幸好后来那曹贼看到人心不稳,这才下令停止征收田地,继而招募流民屯垦。”  

老农说着,原本还有些亮光的眼睛黯淡了下来:  

“只是苦了那些一开始就被征收了田地的人家,田地却是再也回不来了。”  

这是个有故事的老人。  

冯君侯伸手往怀里摸了摸,摸出一个油纸包,打开后,里头是腌渍好的杏干。  

“老人家,给,润润喉,你继续说。”  

“郎君还喜欢听这个?”  

老农有些奇怪冯永的反应,手掌却是伸过来接过杏干,也不顾手上沾了泥,直接就是放到嘴里。  

“真甜!”  

“蜀地的红糖腌的呢,肯定甜。”  

老农嘴里含着杏干,砸了几下嘴,眼睛都眯了起来,一脸的幸福之色。  

“老人家,就算是地被征收了,但也可以继续种啊,一般小户人家,家里哪来的耕牛。”  

冯君侯挪了挪脚,防止蹲麻了:  

“听说那魏人的屯田客府,还给屯田客出租耕牛种子呢,这不好么?”  

老农嗦了几下嘴里杏干,又咽了几口口水,这才继续说道:  

“正经人家,谁愿意去当屯田客?那屯田一开始说得好听,只管种地,与客府四六分成,其他的什么也不用管。”  

“可实际上,真要成了屯田客,人都不是自己的了,哪还由你说了算?”  

“地方上的官府确实管不着屯田客,但不是还有一个屯田客府么?”  

“那些客府的官吏,让你去干嘛,你还能不去?”  

大概是杏干刺激得老农分泌出不少口水,他这一说就不可收拾:  

“那个武,嗯,曹操在时还好,大伙大多时候,确实只要种地就成。虽说客府拿走得多了些,但也不至于饿死人。”  

“但到了曹丕的时候,就开始不行了。朝廷只说屯田客任何事,皆由屯田客府自行作主。”  

“从那个时候开始,这屯田就真正败坏了。”  

老农说到这里,不由地叹了一口气:  

“没了朝廷的看管,客府要么把私自把屯田卖给当地的大户,要么就是从屯田客手里多拿收成。”  

“这活是干的一年比一年多,说是不用服官府的徭役,但你也能抽得空去服才行啊!”  

老农说着说着,神情就是有些激动起来:  

“这么些年来,谁有机会,不想着逃出去?这要不是没了活路,谁愿意出逃?”  

冯君侯看到他这副模样,不由也跟着叹了一口气。  

史书只知道魏国的屯田规模最大,为魏国积蓄了大量的粮食。  

但又有多少人知道,曹魏的屯田,从鼎盛到开始败坏,也不过是短短二十来年时间。  

而这种败坏,又是建立在多少屯田客的血泪上?  

河东屯田客的疯狂,就是这种极限压迫的反弹。  

也怪不得,老农说只敢求吃个大半饱,能吃饱饭就是人间盛世。  

冯君侯站了起来,指了指田间的另一头:  

“老人家家里现在有几口人?那边可是你的孙子?”  

另一边地头,有一老妇与一个十多岁的孩子,一开始不敢靠近过来。  

但又不住地往这边看,似乎是在担心老农。  

待看到冯君侯一行人并无恶意之后,又变成了好奇。  

“不是,是我的儿子,应当有十五了吧。”  

这个话…是人话吗?  

哪有父母不知道自家孩子的岁数的?  

看到冯君侯不明所以的目光,老农笑了笑,藏着无尽的悲伤:  

“这是路边捡来的孩子,老身的亲生孩子,两个饿死了,两个病死了,最后一个被屯田客府抽去修河水,一直没有音讯。”  

“后来老夫被朝廷从汝南调到关中,路边正好看到这个孩子,那个时候他已经快饿死了。”  

“老夫一时心软,就把省下来的东西喂了他一点,没想到他竟活下来了,于是就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  

这个操蛋的世道!  

冯君侯站起来,长吐了一口气:  

“老人家,以后的日子会好起来的。”  

老农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似乎却是比冯君侯看得更开:  

“希望吧。”  

当然,也有可能是已经麻木了。  

“一定会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