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63章 君子讲义,小人讲利(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向朗知道冯刺史素来与李家交好——当然,不是那个蜀地李家宗房。  

而是以前的蜀地李家六房,现在的平襄李家,再加上一个陇西李家。  

这两个李家与冯刺史的关系,那是众所周知。  

冯刺史连提两个姓李的,十有八九就是出自这两家。  

在向朗看来,这些年来,平襄李家与陇西李家也算是为大汉立下了不少功劳。  

现在别说是两个名额,就是额外关照十个八个名额,他也会装作什么都没看到。  

就如同他装作没有看到正有些遮遮掩掩,试图在不引起冯刺史和自己两人注意的情况下,混入考场的马谡。  

直到马谡的身影消失在影壁之后,向朗这才开口说了一句:  

“考课过后,幼常也当能恢复原名了吧?老夫总算是不必愧对黄泉之下的季常了…”  

冯刺史轻轻一笑,略有戏谑的看向向朗:  

“向公怕是想多了。马幼常怕是没那么快就能恢复原名。”  

向朗一愣,显然是没有想到冯刺史竟然会说出这个话来:  

“君侯…这是何意?”  

冯刺史没有回答,而是转过头,扫了一眼他处。  

向朗顺着他的目光看去,正好看到站在远处观礼的吴国使团。  

他心里有些明悟,又有些不敢相信,低声问道:  

“君侯莫不成欲有计于吴国?”  

冯刺史“啧”了一声:  

“向公莫不是说笑了?大汉与吴国,乃是兄弟之国,互尊帝位,何来有计一说?”  

向朗闻言,就是一怔,用疑惑地目光看向冯刺史:虽然你说的是事实,可是我总觉得哪里有不对劲的地方。  

“大汉答应送吴国战马,所以吴国愿意拿战船来交换;只是这有了骑军,尚需骑将。”  

“故吾欲以统骑军之法,换取吴人操船之术,也算是公平吧?”  

冯刺史悠悠地说道,“到时候总得派些学生过去学习吧?”  

考课选才,冯刺史可以接受非学堂出身的人士参加——只要你有才干就行。  

两汉数百年,可不都是这么察举人才过来的?  

可是涉及到派往吴国学习造船或才操船这种事情,冯刺史只相信自己的学生。  

“只是那些学生年纪多是尚浅,少谙世事,故吾欲派一年老持重,又善机变者,带领他们前往吴国。”  

别的不说,就凭马谡出自“荆州马氏”这个原因,他也是最合适的人选之一。  

向朗得知冯永的计划,当下喜上眉梢,若不是在大庭广众面前,他差点就要向冯刺史拱手道谢了。  

“某代幼常谢过君侯。”  

冯刺史看向向朗,意味深长地说道:  

“向公,你是知道的,吾可是连续十数载,投入了无数的钱粮,方有今日的南乡学院。”  

“从学院里出来的学生,那都算是我的宝贝,谁要是敢在此事上办砸了,到时可莫要怪吾心狠手辣。”  

能从南乡学院毕业出来的学生,对冯永来说,每一个都是珍贵的人才。  

同时他们也是冯永开始着手布局天下统一后,和天下世家大族掰手腕,重建官吏系统的筹码。  

只要有这些学生在,大汉就掌握了一部分人才选拔的主动权。  

不至于统一了天下,最后却又让那些世家大族变相地窃取胜利果实。  

要是没有这些学生,就算是统一了天下,治理天下的官吏还是得出自垄断了智力资源的世家大族。  

那样的话,和被世家窃取胜利果实有什么区别?  

堂堂鬼王,岂能白劳?  

现在的冯刺史,那可算得上是十足十的大汉重臣,边疆重将。  

甚至乃是大汉丞相之下,手握重兵的第一人。  

能让他自言“心狠手辣”一词,其中的意味不言而喻。  

向朗虽然年长,但…位高权重这种事情,比的可不是谁比较年长。  

大汉丞相不同样比向朗小十几岁?  

想起了街亭一战,再看到冯刺史的神色,向朗心里一凛,连忙说道:  

“君侯放心就是,吾到时定会跟幼常说个明白。”  

冯刺史点了点头,这才脸露笑意:  

“有向公出面,那自是最好不过。”  

冯刺史觉得自己与马幼常之间,当然算得上是君子之交啦!  

君子之交淡如水嘛,既然对方不愿意以真名示人,这几年来也不愿意主动过来见自己。  

那自己就不要不识趣,跑去自找没趣。  

向朗闻得冯刺史之言,暗松了一口气,目光里不禁有了些许复杂之色。  

未曾收复凉州以前,遥领凉州刺史的人可是魏延。  

按理说,收复凉州之后,魏延任凉州刺史的可能性,远比冯永要大得多。  

让冯永接任陇右都督,魏延任凉州刺史,在当时看来,这才是最合适的安排。  

所以丞相最后的决定,着实是出乎了不少人意料之外。  

许多人明面上虽然没有反对,但心里未必没有嘀咕。  

毕竟单单一个年纪太轻,冯永就不能服众。  

谁知不过短短数年,凉州就兴水利,垦荒田,建草场,开工坊,六畜兴旺,羌胡皆臣。  

就连凉州考课一事,居然都没有遭到世家大族抵制,甚至还有世家子弟参加。  

若是当年由魏延任凉州刺史,怕是难有凉州今日之盛。  

想到这里,向朗心里的感慨更甚。  

再想起冯刺史方才看向吴国使团的目光,向朗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