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18章 拉拢(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张,但在中原仍是难求。”  

李简解释道,“当年贼首曹丕,也曾下诏大赞蒲桃与蒲桃酒。说蒲桃甘而不饴,酸而不脆,冷而不寒,味长汁多,除烦解渴。”  

“又言以蒲桃酿酒,甘于鞠蘖,善醉而易醒。道之固已流涎咽唾,况亲食之邪?”  

“如今中原之地,蒲桃酒仍是权贵之家才有之物,足见其珍贵。”“  

冯永听了这话,眼中一亮。  

他又拿起另一个小坛子,倒了一杯新酒,递给李简,“叔睿与我初次见面时,曾饮过蜀中所产蜜酒。其与蒲桃酒相比,优劣如何?”  

李简连忙双手接过来,把杯中酒一饮而尽。  

然后这才说道:“蒲桃酒甘,蜜酒醇,两者各有千秋。唯一相同者,就是此二者皆是难得之物,不能放怀痛饮。”  

冯永脸上笑容愈盛,“叔睿觉得,若是把蜜酒贩至中原卖,有可能得利否?”  

“必厚利也,即便比不过蒲桃酒,只怕也相差无几。”  

李简断然道,“且如今大汉遮断陇右,凉州与关中不得相通,这蒲桃酒亦断了来源。若是此时蜜酒进入中原,只怕更是抢手。”  

冯永哈哈一笑。  

又给李简倒了一杯蜜酒,“关于蜀地的蜜酒,我正好知道一点消息,听说明年会有一批上好的蜜酒出卖。”  

今年的蜜酒是初产,都不够兴汉会内部分的,更别说出卖。  

但明年就不一样了,经过今年整整一年的准备,明年的蜜酒产量会提高不少。  

至少可以勉强凑出一批出卖。  

蜀中禁酒,那就卖魏吴两国。  

虽然量不多,但可以提前先探探路。  

后面随着南中种植园的不断扩大,蜜酒的产量也会相应提高。  

当然,无论是甘蔗还是葡萄,它们种植范围的限制,天生就注定了产量上限。  

所以后期拿下凉州后,同样也可以开辟葡萄种植园,酿葡萄酒。  

两者形成互补,同时也是地方的特色产品。  

垄断这种东西,对别人来说肯定是不爽,但对自己来说,那是必须的大爽特爽啊。  

到时候只要顺着提前形成的渠道倾销出去…  

“君侯,此话当真?若是君侯有意,我们李家倒是想要买一批。”  

李简听到冯永这个话,马上凑了过来。  

这年头,世家看底蕴,关键时刻能拿出别人拿不出的东西来装逼,那才叫底蕴。  

比如说书籍,比如说人才,比如说有着优秀妇德妇容妇言妇功的女子,反正是越多越好。  

就拿这次来说,冯君侯喜欢蒲桃酒,别人家拿不出来,只有李家可以拿出来,这就叫底蕴。  

底蕴越厚,机会越多。  

更何况就算是高价买下这批蜜酒,还可以拉亲与君侯之间的关系。  

哪知冯永却是摇头,笑道:“你们吃不下。”  

李简一怔,一时间有些不明白冯永的话。  

“我的意思是,这批蜜酒,对于你们陇西李家来说,可能有些多了。所以我想找一个在中原有门路的人家,把它们卖到关东去。”  

李简听到冯永这个话,身子一个激灵,竟是有些结巴起来:“君侯的意思是,卖到关东?”  

“对,卖到关东。明年的蜀中蜜酒可能会少一些,但后面只会越来越多。”  

冯永微笑着,他往后靠在椅背上,悠悠道,“想必叔睿也听说过,我乃是兴汉会的会首。”  

“也不瞒叔睿,其实这蜜酒是兴汉会的兄弟酿出来的,东吴还好说,但在魏国这边,他们确实没有多少门路。”  

“我身为众兄弟的兄长,自然是要为他们找些门路。若是叔睿知道门路,不妨告知我一声。”  

李简顿时觉得有些口干舌燥。  

这等大事,按理来说,他是无法作主的。  

可是一想起用一斛蒲桃酒换来凉州刺史之位的孟佗,他就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冲动。  

“君侯何须这般麻烦?若是信得过我们李家,李家愿意为君侯分忧。”  

冯永脸上恰到好处地露出意外之色:“哦,李家竟有此等门路?”  

李简连忙说道:“好教君侯知晓,李家在关中也是有分支。虽然各为其主,但往来还是有的。”  

“如今汉中的毛料,凉州的蒲桃酒,皆不在关中禁运之列,只要我们事先找关中李家帮忙打通关系,相信这蜜酒东运过关,也不是什么难事。”  

冯永连连点头,“原来如此。”  

他对着李简赞许道,“若是李家能帮忙,那自是最好不过。”  

“我那个妾室慕夫人的娘家,欲在平襄建一个毛纺工坊,若是你们陇西李家有意,不妨也参些份额。”  

李简听了,脸上露出狂喜之色,连忙起身对着冯永拱手深深弯腰,行了一个大礼:“小人在此先谢过君侯!”  

冯永走过来扶起他,“陇西李家,助大汉平复狄道,实乃汉室志士也。”  

“如今平襄百废待兴,让你们参与工坊,其实也是为了能让平襄早日恢复繁盛,这还是要借助你们之力呢。”  

话说得很漂亮,让李简大是感动。  

冯郎君的特技一经发动,无视任何防御。  

所以直到李简回到狄道李家大院里,仍是有些晕乎乎的。  

“我儿回来了?”  

待他回到自己的院子,这才发现他的父亲早就在等他了。  

“夜已深了,大人如何还不安寝?”  

李简大是意外之下,连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