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我为蛮夷,诸般手段皆可(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任何的道听途说都不靠谱。  

从这个人的描述再到那个人口,传了几遍之后就完全变样了。  

想要了解一个人最好是亲自去进行接触。当然也不是接触之后就能窥探到全部,能大概了解这个人的性格就是一种大收获了。  

事实上,人在遇到事情会做出什么样的抉择是取决于性格,只是不能排除一个人平时看着挺大胆遇到事就给怂了的概率。  

上一刻:吾,十三岁杀人,胆气无双,天下无不敢杀之人。  

下一秒:杀谁?秦王政?!加钱也不管用,我腿软走不动路啦!  

了解一个人的行事风格,只要不是那人太能演或太能装,一般评估遇到事情会怎么样,大体上还是靠谱的。(所以西方很喜欢组建智囊团搞‘个人侧写’。)  

楚君熊招对吕武的表现有演的成份,占个两三成吧?  

他也是真心欣赏吕武,一个血统等级不高的人,可以用自己的奋斗爬上高位,并且个人的武勇和经营之术都那么强。  

楚国这边并非完全不知道秦国都发生了什么。  

阴氏带上魏氏打崩了秦国的消息很早就传到楚国,还不是一国之君的熊招得知那个消息感到无比震撼。  

秦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呢?单纯算国力的话,先天上比齐国更加差劲,能被视作一流强国的根本原因是秦人从不讲规矩。  

后来,熊招又得知吕武肢解了齐国。这一下不得了了!  

其余国家的国君提到吕武的感官并不好,一来是觉得吕武的血统有点低了,再来就是吕武做事比较狠辣。  

楚国这边不一样,他们不讲周礼,吞并的国家怎么都有三五十个,知道吕武为主导帮晋国解决了秦国和齐国这两个一流强国,打从心里认为吕武牛逼。  

有了秦国和齐国的下场,楚国高层立刻不是那么介意吕武曾经干掉天下第一养由基和天下第二潘党了,甚至认为养由基和潘党能够成为吕武成名的垫脚石是一种荣幸。  

不要觉得楚人的那种思想观很奇葩,承认对手的强大并不是一件令人难堪的事情。  

承认了对手很强大,再看看有没有什么可以学习借鉴的地方,不但能够发觉自己的不足,还能驱使自己不停下进步的步伐。  

真正畸形的思想是,弱小的时候各种装孙子喊爷爷学知识,强大起来则是恩将仇报各种残忍暴虐。  

不过话说回来,世界上并不缺少弱小的时候崇拜强者,哪天自己强大起来了则是以欺凌曾经拜师学艺的强者,来获取变态快感的民族。  

晋国先后解决秦国和齐国对楚国是一个灾难般的坏消息。  

有秦国和齐国给晋国在西边和东边捣乱,晋国都还能跟楚国在争霸上竞争个五五开,没有了秦国和齐国捣乱的晋国肯定能拿出更多的力量用在楚国身上啊!  

楚国现在并承认自己是诸夏体系的一员,他们有自己的文明体系。  

不同的文明,思想上存在差异是一件挺正常的事情。  

楚君熊招非常清楚吕武的武勇,不然怎么能在公平竞技下杀死潘党和养由基呢?  

不少传到的楚国关于吕武的事迹,其中就包括吕武能一个人对阵秦军数百的战例。  

那一次,吕武杀死上百秦军士兵,吓得其余秦军逃奔,其中包括阵斩了两名秦国的“庶长”。  

个人武勇其实比较低端,一个人的武勇所能改变的东西不多,很难凭借个人武勇获得高位。  

一旦那个人武勇又能经营好家族,一加一也就大于二。  

既有个人武勇,还可以将家族发展得那么强大,又能够让晋国的老牌贵族服气?最后一个最难办到,能办到则能证明不但武力值高,有发展家族的能力,交际手腕也强到可怕。  

一个人能将上面那三项全占了,崇拜这样的人又怎么样,还是挺充满正面意义的呀!  

继位后的熊招很清楚自己面临什么样的局面,正是因为知道局势对楚国不利,才更加崇拜一手导演了秦国和秦国各种事情的吕武,很想成为像吕武那样的人。  

楚君熊招明确表现出对吕武的欣赏,或者叫崇拜。  

为什么楚国的一帮大臣,包括熊招的一些长辈,他们只是感到难堪,没有进行阻止或是制止呢?  

了解现在的政治格局,会知道并不单纯是熊招的个人权威问题,楚国又不是没发生过“罢君重选”的例子。  

所以,应该解读为楚国的大臣没有理由去阻止或制止,某种程度上还希望自己那个大王既然树立了那么一个榜样,了解到偶像的牛逼,是不是要检讨自己的不足,多多跟偶像学一学?  

至于追星是主业,还是当一国之君是主业,脑子没有被门夹了,能分辨得过来的吧?  

“晋君年幼,公族不堪,权在卿族。”楚君熊招见群臣没说话,进行了提醒。  

蒍子冯脸色阴鸷地说道:“我乃蛮夷,行事不计手段。或可设伏加害于阴子,使阴氏无主,诸卿族撕咬?成祸乱于晋之势。”  

一帮大臣看向楚君熊招,想看看是什么反应。  

楚君熊招脸色很平静,不做任何评价,问道:“诸位以为大司马之策如何?”  

他们看到自己的大王能那么平静,原本担忧会将追星当主业的困扰立刻消失。只是一时半会没人讲话,哪怕没有在想事情,也做出在权衡可行性的假象。  

一小会之后,公子成苦笑说道:“今次南下晋军,视之皆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