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我是卧底(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是犬吠的嘶吼声!  

那个老挝猎人已经吸引了五只缅甸豺,竟然还有其它豺在追亚洲麒麟?  

王奎小心翼翼地揭开树丛。  

只见前方的一片空地内,一只一米多长,棕红色长毛,像是鹿一样的生物,被五只长得像狐狸一样犬科野兽围在了中间,而那声犬吠,竟然就是它发出来的!  

这就是亚洲麒麟么?竟然会学狗叫,i了i了!  

我怎么看着这东西不像麒麟,反而像鹿啊!  

兄弟们别杀我,其实我也是野狗,卧底在鹿科,帮你们探情况的!  

也不怪观众们这么说,因为中心的那头,的确跟普通的小鹿没什么区别,只不过后半身要比鹿更加强壮,头顶同样长着两个弯钩一样的大角,看起来只有三十多公斤左右,比大腚大不了多少。  

“这的确不是亚洲麒麟,是大角麂,同样是一种很稀少的动物,是麂类中最大的一种,在老越边境活动,它在受惊吓到时候,就会发出类似狗吠一样的叫声。”  

尽管王奎之前发现蹄印时,就已经推断出这只生物的体型不会太大,有可能不是亚洲麒麟,但当他真看到大角麂的时候,心里多少还是有些失落。  

没办法。  

人类对亚洲麒麟了解的资料实在太少了,他好不容易抓到了线索,就这么断了。  

“不过,有大角麂在这附近活动,就证明这里有提供中大型食草类生存的条件,找到亚洲麒麟的概率会更大!”  

正当王奎跟观众们分析的时候。  

他右侧身后,忽然传来了一道巨大的爆炸声。  

砰——!  

“啊!”  

是人类的惨叫!  

那个老挝猎人?  

“他很有可能是踩到雷了!”  

王奎挑起眉毛,“我们过去看看!”  

叫起大腚返回。  

几十米后。  

他用望远镜看到,那名身穿蓝色T恤的老挝猎人,正躺在地上不断呻吟着,整个身子全都是破口和鲜血。  

老挝猎人的旁边,有一只脊背和缅甸豺完全被炸成了两截,中间断开的身子,甚至在地上形成了血泥,至于其它缅甸豺,也许是被地雷爆炸的声音吓到,直接逃进了林子里。  

“嘿!”  

王奎急忙高呼了一声,用英文大喊:“保持冷静!我是世界NGO组织派遣的猎人,我知道你叫坎昆,请你千万不要乱动!叫你的狗也停下来!”  

听到人类的声音,坎昆强忍着剧痛,蜷缩呻吟着,“呃…沙邦!囊!(坐下)”  

仅剩的那只脊背犬果然原地坐下。  

见状,王奎立刻匍匐下身子,采用伏地式接近。  

看到这一幕,观众们不明白他为什么要这么过去。  

“那两只死掉的缅甸豺跟脊背犬,一定是踩中了压发式地雷,而坎昆正好在附近,被爆炸冲击波波及到了,能被NGO组织选中,他肯定有相关排雷经验,但仍旧没探测出爆炸物,只有一种可能:老式M14。”  

“最早的美式地雷都是塑胶制造,非常轻便,雷体内含金属仅为8克,刚刚达到普通探雷器能够捕捉到的范围,即便是使用高灵敏探雷器,却因为雷场遍布弹片、子弹等金属物,一般都会下调灵敏度,以免被干扰。”  

“所以,坎昆才在不知道这附近有地雷的情况下,跟缅甸豺发生冲突,而一般战场地雷不会只埋一颗,通常都是由多颗地雷组成的雷场,所以必须万分小心,匍匐式探雷,是最稳的!”  

听完了他的解释,观众们仍旧后怕。  

老挝8000万颗炸弹、地雷,还真不是开玩笑的。  

满打满算,老奎进林子里不过才一天半的时间,就见过了四次炸弹、地雷,其中三次爆炸。  

这密集程度,简直就是地狱!  

卧槽!老奎你可得小心啊!  

要不还是别管他了!自己的安全要紧啊!  

万一遇上反坦克地雷,命都没了!  

王奎一边爬,一边将爆炸探测仪的灵敏度调到最高,“放心吧,送死的事儿我从来都不会干,压发式地雷的触发机制是5到16公斤,所以我可以很清楚地把它们摸出来,而不碰发撞针。”  

“至于反坦克地雷,需要的触发压力就更大了,至少150公斤往上,那个坎昆现在身上伤口众多,不知道内脏有没有问题,我如果不看看,他很可能会死在这里!”  

也许是坎昆的大脑开始回过神,他扭过头,对着王奎用英语提醒道:“朋友,不要过来,这里很可能是雷场,随时都可能爆炸,你会有生命危险,还是等EOD过来吧!”  

“这里太偏僻了,从甘蒙首府派遣EOD过来,至少需要一两个小时,你撑不了那么久!”  

EOD就是处理小组的英文缩写,主要负责辨识爆炸物,保证公众安全,拆除尚未爆炸的军火,化学武器,简易爆炸装置等,俗称拆弹部队。  

只可惜,老挝EOD的能力一般,要不然也不会求助各国帮忙援助排雷。  

说完,王奎已经探到了第一颗雷子,“放心吧,我懂一些排爆技能。”  

扫掉上面的枯叶,他开始轻轻挖着上面的土。  

观众们下意识把心提了起来。  

尽管老奎说很安全,但大家还是忍不住往坏的地方想,生怕这东西直接爆炸。  

挖了大概两三厘米,一个绿色的塑料壳子就露了出来,还真就像老奎说的,这东西只要不踩中,用手摸是没问题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