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遇敌必杀(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当真是吴皮所为,这段时间所有事情都是他们做的,包括边军也是被吴皮所掠,这些你们肯定都知道,而且他和我们不一样,他们仗着自己人多,到处劫掠人口,宋人,辽人,朝鲜人,什么人都有,他们将这些奴隶自组了一军。  

据我所知,他早就对大宋不满了,一直想要自立为王,我,只有我才是真的对大宋忠心耿耿。」  

罗守珍冷笑一声:「吴皮主营在哪里?」  

「东边,东边百余里就是他们的营寨,现在奔袭,用不到白天,你们就到了,现在就出发,他们肯定还没收到消息,到时候将军您随便审问都知道我说的是不是真的。」说着鲁有本的眼中竟是流出了眼泪。  

「这不好办啊,我军还要在这里稍作休整…」  

「那也不要再杀人了,不要再杀了…「  

罗守珍冷笑一声:「朝廷的旨意是将冒犯大宋天威的人杀光,我若是不从,不就是抗旨不尊吗?」  

说完之后,罗守珍吩咐左右将鲁有本关押起来,等到其他营寨宋军的回音。  

如炼狱般的场景,再鲁有本的领地上到处都在上演。  

其他几座营寨亦是如此,甚至一些没有参与过的归化辽人也活不下来。  

数千人的几座营寨,在这一血腥的一夜男子几乎全部都被杀光,只留下了数百有些姿色的女子,与一些神志未开的孩童,他们连逃亡深山的可能性在宋军有纪律性的围堵下也都没有了。  

一些小的部落,更是没有一点反抗的能力。  

血腥的一夜过去后,罗彪等人到了罗守珍汇合,回报起自己的战果。  

宋军此战一共战死两百余人,斩杀上千,战果辉煌。  

攻占鲁有本营寨后的罗守珍,立即派出干练斥候,换成辽国人的装饰,让他们根据鲁有本提供的线索,去吴皮部附近查探。  

因为宋军的夜晚合围,打了鲁有本一个措手不及,所以逃脱的人很少。  

即便有的幸存者躲进了深山之中,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冒着生命危险去告知吴皮部的人宋军杀过来的消息。  

即便消息走漏了,罗守珍也不怕就是了。  

所有的女子孩子们都被关进了鲁有本所在的营寨之中。  

大军轮番换班看守。  

深夜。  

斥候们纷纷返回,将吴皮部落的周围情况给汇报了上来。  

他们建在深山的营寨跟鲁有本部不一样,几乎都是聚集在一块区域,如果打好的话可以一次将他们全歼。  

吴皮也不是傻子,他在中寨周边的百里间建了很多小寨,里面的人数几十到数百不等,宋军一旦发起进攻,住寨就会立刻得到消息。  

因此,如果打好这一仗就是个问题了。  

罗守珍看到斥候的消息后,头疼的叹了口气,这样一来,夜袭对吴皮部已经不奏效了。  

汇总完消息后的罗守珍,直接派人将睡着的吴服给拉了出来,想要知道一些吴皮部的详细情况,经过严刑拷打,还是没有撬开吴服的嘴。  

他看到了鲁有本部的下场,心中早就打定主意,即便被打死,也不能透露吴皮部的任何情况。  

吴服报了必死之心,罗守珍也不矫情,知道自己从吴服的嘴中得不到准确消息后,便命人将其拖出去砍了。  

对于吴皮部的情况,罗守珍知道的消息基本都是从鲁有本这里得到的。  

鲁有本为了报复吴皮,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吴皮部有五千多的人口,除了部分孩童外,老弱妇孺人人皆可作战。  

罗守珍冷笑,如果不是早已图谋不轨,何须聚集如此多的勇士?  

他刚才之所以逼问吴服,也只是出于谨慎,想要对比一下。  

宋军在鲁有本营寨中肆虐了一天一夜,在第二日天蒙蒙亮的时候,宋军就开始整齐的列队在了鲁有本的主营寨之前。  

罗守珍高喝道:「殿下有旨,平谷城吴皮部,背信弃义,联合辽国部曲犯我大宋边境,屠杀我大宋百姓,我等应除恶务尽,赶尽杀绝,以此震慑北方各部。」  

「杀,杀,杀。」宋军在罗彪的带领下齐声高喝。  

「老子也不和你们藏着掖着,这一次,我们没有计划,就是一路冲杀过去,遇敌必杀,所以我们很多兄弟能来,却不一定能回去。  

但是,我罗守珍和诸位兄弟保证,只要我罗守珍还活着,不敢说让诸位家人过的多好,但该有的抚恤肯定会一文不少的送到你们家人手里,我若反悔,天诛地灭。「  

「但我罗守珍也将话说在前面,若是有人敢胆怯不前,畏战而逃,必军法处置。」  

战阵安静许久,突然一名士兵高喊道:「将军,我有一个问题想问你。」  

罗守珍看了一眼这士兵说道:「说。」  

「这仗赢了以后,我们还能高兴高兴吗?」  

这士兵的话说完之后,所有人一阵哄笑,算是将刚刚罗守珍严肃的话语冲淡了一些。  

罗彪忍不住看了自己舅舅一眼,别人不知道,他可是知道的。  

这个亲兵就是罗守珍安排的,他粗中有细,知道怎么做才能调动起来军队的士气。  

死后的荣耀对这些士兵来说显得并不重要,活着时候的享受才是最重要的。  

罗守珍大笑道:「3天,你们可以纵情狂欢。」  

说完之后,宋军的笑声更大了。  

副将糜镇忍不住眉头一皱,心中不由想到说这样子的话,将军就不怕被御史参上一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