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小鬼难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现在看来,虽然马宝义,王志忠都比尉迟江晚更好,但他在尉迟江晚的身上陷进去的太深了,早没了回头路,如今只能一条道走到黑。  

尉迟江晚端起桌子上的茶盏,轻抿一口:  

「放心吧,马宝义只是个小角色,翻不起什么大的风浪,凭那些势力小人,更不可能扳倒本官的。」  

说完之后,尉迟江晚又看了一眼胡百道:「胡大人的心,我明白,不会让你失望的。」  

胡百道脸上堆满了笑容。  

「尉迟大人,下官的事情,就麻烦尉迟大人多多费心啊。」  

「你的事就是本官的事情,本官肯定不会亏待你。」尉迟江晚轻声笑着。  

一直坐在一旁的孙跃脸色则越来越黑。  

尉迟江晚心里面清楚,自己做的那么多事,早就成为了不少人人的眼中钉。  

眼下这段时间,皇帝为了保全自己,必然会淡化自己的存在,继而让马宝义,王志忠两个人多出风头,替他吸引火力。  

孙跃听着两个人的话,着实控制不住自己的火气,站起身说道:「尉迟大人,下官告退…」  

孙跃一起身,胡百道也赶忙站起身:「尉迟大人,那下官就不打扰您休息了,您是我大宋的中流砥柱,那些小事都有下官盯着呢,不会出岔子,您就放心好了。」  

孙跃转过头看了一眼胡百道,磨了磨牙齿,对这人的厚脸皮又认识了一分。  

尉迟江晚听完胡百道的话后,笑着点了点头:「好,本官放心。」  

孙跃看着尉迟江晚与胡百道的互动,当下冷哼一声,也不等尉迟江晚说话,直接转身离去。  

孙跃走出大堂之后,胡百道便接着说道:「尉迟大人就不用送了,下官去送孙大人就好…」  

说完之后,也不等尉迟江晚表示,便转过身,小跑着朝孙跃追去。  

尉迟江晚站起身来看着两个人离去的背影,表情慢慢敛去,等到两个人的身影消失后。  

尉迟江晚轻笑一声:「这个胡百道真是个人才,本官若真把他推上去了,到时候哄得陛下开心了,那还有我什么事?」  

大堂之外,胡百道追上了气冲冲的孙跃。  

「孙大人,孙大人留步…」  

孙跃回过头看了一眼朝着自己小跑而来的胡百道。  

「胡大人有何事啊?难道是打算训斥本官无礼吗?」  

面对着孙跃的冷嘲热讽,胡百道面不改色,他笑着说道:「孙大人,下官怎么敢训斥你呢,下官知道孙大人心里怎么看下官的,但下官也没有办法,毕竟下官和您不一样,您可以走正道,但下官走正道,是没有半分机会的…」  

「哼,是走不了,还是不愿意走呢?」  

「孙大人这么想,下官也没有办法,只是希望孙大人不要记恨下官…」  

孙跃冷笑一声:」我记恨你做什么。「  

「而且,你在我面前,说这些好话,都是在作无用功,胡大人啊,以前我看你还挺正派的,怎么现在变成这个样子了,你自己难道不觉得羞愧吗?」  

胡百道脸上的笑意丝毫不减。  

「跟着尉迟大人,才能好好的为大宋朝办事,当年的我,只是一时糊涂,这不是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吗…」  

听到这话后,孙跃气的发笑,而后转身离开,这次任凭胡百道喊叫,他也没有停下…  

朝堂的风向确实有了些许的变化。  

尉迟江晚受到了来自马宝义的冲击。  

马宝义回到东京之后,上奏安抚南方黎民,皇帝陛下看完之后,十分赞赏,甚至将马宝义的奏章让人抄写数十份,给朝中有品级的官员都发了一份,让他们多和马宝义学学。  

几天功夫,不少官员都开始传,马宝义就是第二个付子婴,未来继承王志忠位置的人,必定是马宝义。  

这也让马宝义在朝中的地位越来越高。  

马宝义的扶民政策说白了很简单。  

其实就是调集粮食分发给百姓,并且允许南方边境各州府免税三年,三年之内,任何衙门,任何官员都不能用任何的理由收取税收。  

铁喜看完马宝义的奏章之后,心里面十分欣慰。  

他虽然深居皇宫,可也清楚南方边疆百姓这三年受的苦难,在大越军需压力没那么大的时候,安抚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铁喜将奏章抄写分发下去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告诉所有人,大越之战结束后,大宋接下来的任务就是休养生息,不会在轻动兵戈了。  

如今,大宋虽然正是兵锋最为强盛之时,可铁喜还是决定在三年内,不轻开战端,让大宋的百姓过上几年舒服的日子。  

这已经是未来三年的一个大的趋势,也是铁喜通过对各地奏章,密信得出的结论。  

付子婴,王志忠等人最害怕的事情就是皇帝陛下若是在获得大越,高丽,辽国的胜利之后,好大喜功,继续大动刀兵。  

南方边境百姓民利匮乏,需要朝廷的免税,免除徭役。  

但铁路,官道,官员们的俸禄也一样不会少,朝廷必须拨动钱款粮食用来贴补。  

铁喜也决定利用这些时间,整顿一下官场,特别是县令一级的官吏,对他们的政绩,人品,进行严格的考察。  

皇权不不出皇宫。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百姓们,皇权离他们太过遥远,他们面对的最高就是当地的县令。  

这些县令的所作所为,往往也是代表着整个朝廷。  

百姓的生活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