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突袭(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在青莽原待的越久,暴露的风险就越大。  

见青禅一脸凝重,张志玄沉思片刻道:“这种时候,还是早下决心,靠近侦查吧!如果惊动了青狐妖王,声势弄得太大,我们就丢下徐家兄弟逃命。路上足够小心,逃离青莽原的机会也有七八成。”  

两人这番话光明正大,没有瞒着徐家兄弟。  

进入青莽原之前,张志玄在血誓契约上写的明明白白,一旦在高阶妖兽面前暴露了行踪,到了形势不利之时,张柳两人就可以丢下徐家兄弟逃命。  

青禅看了徐家兄弟一眼道:“一会儿如果打斗的声势太大,或者我落到了下风,你们两人也要早做打算,到时候可能要分开逃遁,我们夫妇也顾不上你们兄弟两人。”  

青禅祭出了一张五阶上品隐身符,小心翼翼的接近了洞府大门。  

洞府入口处有十几座精巧的阁楼,这些阁楼中还有十余只四阶妖狐。  

妖狐居住的阁楼非常干净,也没有寻常妖兽的骚臭之气,  

四阶的妖狐还不能化形,不过张志玄青禅神识惊人,已经发现阁楼的后面,竟然有一座白骨洞。  

白骨洞之内有三十多具人类修士的骸骨,从骨骼上看,修为最高不超过紫府境。  

“看来这一窝妖狐都擅长采补之术,看洞中的骨质,必然是元气不足脱阳而死。”  

看到了这一幕,张志玄心中马上有了几分猜测。两人小心翼翼的越过阁楼,发现一条直达内洞的通道。  

通道用青石铺成,石路修整、石壁坚硬,到了洞口附近,张志玄忽然感觉到法力一滞,洞口附近竟然布置了禁止飞行的法阵。  

青禅双目中紫气一闪,用天眼宝光术仔细观察了洞口附近的禁法,有些为难的摇了摇头。  

这座狐妖洞府,虽然禁法比较少,布置的却严丝合缝。只要踏上青石台,必然要惊动敌人。  

而洞口禁法也布置的非常高明,就算以青禅的阵法水平,也只能通过暴力破解,根本没有办法神不知鬼不觉的入洞。  

青禅与张志玄对视了一眼,正准备离开青狐山。  

洞府禁制却忽然一开,一个姿容绝美的少女竟然款款走出了洞府大门。  

这少女的美艳根本无法形容,她身穿青衣、体态婀娜,一举一动皆有惊人的魅力。  

即使以张志玄的定力,也稍微愣了愣神。  

青禅反应稍快,立刻催动了戮魂铃,一道清脆的铃声顿时响起,猛地开始攻击少女的神魂。  

这位青衣少女是五阶顶峰的狐妖,五阶的狐妖已经可以化成人形。除了三寸多长的尾巴,少女的体态已经无异于常人。  

被青禅突然袭击,青衣妖狐根本来不及反应,瞬间感觉到头脑剧痛,有些昏昏沉沉。  

青禅放出一道灵光准备抓人,一道尖锐的尖啸猛地冲出了青狐洞。  

啸声凄厉尖锐,直刺人神魂,张志玄急忙放出紫气玄罡,才保住了自身。  

一道青色短剑猛地从洞府中刺出,击散了青禅释放的法术,一股狂风瞬间涌起,就要将青衣少女卷入洞中。  

张志玄眼中紫气一闪,两道紫光顿时从双目中射出,紫光的速度极快,仿佛两道闪电一样击中了青色短剑,让这件法器顿时有些操纵不灵。  

与此同时,上千上万道飞针从洞府中射出来,仿佛点点星光一样刺向了张志玄二人。  

青禅放出紫气玄罡,头顶紫阳宫灯,紫阳宫灯放出大片的火海,将张志玄两人包裹在其中。  

飞针一接触紫火,瞬间传出一丝焦臭之味。  

这种飞针是青狐妖王用自己的体毛炼制,可以千变万化,是各种罡气类法术的克星。  

即使青禅的紫气玄罡法术,也防御不了这一神通。元婴后期大修士,如果没有克制的手段,遇到这成千上万的飞针也要多加小心。  

可惜青狐针被紫阳天火克制,根本发挥不出应有的效用,刚刚一接触火海,就损失了百余根飞针。  

青狐妖王借机的快,立刻收回了青狐针。  

于此同时,张志玄已经抓住机会,祭出了金光神线网,将青衣少女抓入网中。  

见少女被抓,青狐山中顿时传来一声冷哼。  

“你们是哪家修士,胆子倒是大得很,竟然敢进入青莽原深处,难道就不害怕白象妖圣?”  

即使怒气冲冲,青狐山传出来的声音依旧很好听。  

张志玄笑道:“自然是害怕的,不过你们偷了渡尘丹,当然有苦主上门。现在灵丹在你手中,我手上抓了人,你说该怎么办?”  

“灵丹给你,不过你要放了宛凝。”  

张志玄道:“青莽原是你们的地方,出了边界我才能放人。”  

青狐妖王冷笑道:“离开青莽原,你们反悔怎么办?难道让我人财两空?”  

张志玄取出九霄罡玉朝洞口晃了晃,脸色不变说道:“你不答应也可以,大不了我们一拍两散,反正这枚渡尘丹不是给我用,雇佣我们的修士已经出了大价钱,我们夫妇也算尽了心。”  

“你要我如何相信你?”  

张志玄随口说道:“我愿意签订血誓契约,只要你交出渡尘丹,我就一定会放人。”  

青衣少女是青狐妖王唯一的独女,对它远比一粒渡尘丹重要。权衡利弊之下,青狐妖王现出了真身,阴冷的走出了洞府,盯着张志玄两人。  

见到了妖王,张志玄两人的脸色顿时变得更凝重,这头妖王,竟然已经到了六阶中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