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三六章 救命啊(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些年来,因墨家之故,多有销声匿迹。  

以至于一时间没有想起。  

是此人。  

他的实力不弱,比自己强。  

逍遥掌门和墨家的关系不是秘密,如今墨家十年期满,此人前来真道宗了?倒也不算意外之事。  

“元立道友。”  

“你此般前来真道宗寻我,有急事?”  

看着弟子冲泡崭新茶水,逍遥子轻道。  

“逍遥掌门!”  

“此行,在下前来,的确是急事。”  

“说来惭愧,这一次在下从青水观出去,怕是…怕是回不去了。”  

“可否…容许在下在真道宗暂留一段时日,待一些事情过去,在下再离去!”  

墨家高渐离。  

还想要同墨家这位统领多说两句的,急事?此行前来的重要之事,忙调理心神,轻呼一口气,面露愁容,一礼看向逍遥子。  

这次前来真道宗,是求救的急事。  

救命的急事。  

“回不去了?”  

“元立道友,发生何事了?”  

“这些年来…你的一些所作所为,我有所知,若言不妥,的确有,若言回不去?”  

“有那般严重?”  

急事?  

求救?  

元立想要在真道宗待一段时间,是为了避一避风头?此刻遇到危险的事情了?  

得罪人了?  

还是很强大的敌人?  

否则,元立道友无需如此的。  

逍遥子眸涌奇异之色。  

元立这些年做的一些事情,的确不太妥当,比如不思修行,多贪恋红尘万象诸事。  

还有对于青水观的一些经文典籍外泄,也是罪过之事。  

还有另外一些事情,如和一些特别身份的人有相连。  

诸般一切,加起来,是不小的罪过,青水观现在要处理了?纵如此,罪不至死吧?  

顶多会有严重的惩罚。  

元立道友若是应之,若是经此事,对于他的修行而言,是有好处的。  

当初自己初见元立道长,便是因一些事情谈得来,故而成为朋友了,近年来,自己见他不多,也是因他悖逆初心了。  

现在。  

遇到劫难了?  

亦或者是别的事情?  

高渐离静静品茶,静听这位元立道长所言的事情,他前来真道宗这里是来躲避灾祸的?  

青水观,回不去了?  

犯下大事了?  

自己不太清楚,唯有听着。  

“说来惭愧。”  

“在下…。”  

“唉,若知今日,当日当不会那般为外物动心。”  

“这两日…那位大人派人前来,清查处理齐鲁之地的宫观,据我所得消息,前来之人所过宫观,身死之人不可数。”  

“有一些人,都是我熟悉的。”  

“逍遥掌门也认识他们中的一些人。”  

“如高苑那里的两座宫观,其中的静华道长、静意道长、清玉道长…,那些人都…都已经身死。”  

“事情发生的很突然,直接就被处理了。”  

“若非我交友比较多,也难知那般事。”  

“如今,齐鲁之地,怕是还有一些宫观不知那般事。”  

“静意道长他们这些年来…和魏国那些人多有相连,还曾彼此联手一些事情。”  

“我…。”  

“我当初也不想的,只是看着那些人做了,也无大碍,也没有什么影响,再加上另外一些朋友的劝说,我…。”  

“唉,乃有今日。”  

“高苑之地,距离不远,在下多有担心。”  

“是以,得到消息后,稍稍交代一番,就前来逍遥掌门你这里了。”  

“逍遥掌门!”  

“在下不会停留在真道宗很久,只要那位大人派来的人离去,在下就离开。”  

青水观元立前一刻还存面上的笑意,直接散去的无影无踪,取而代之,不尽的愁容。  

不尽的悲苦。  

不尽的担心。  

不尽的忐忑。  

不尽的哀叹。  

多后悔。  

多后怕。  

多畏惧。  

一些老朋友,已经去了。  

自己!  

虽不知那位大人派来的人是否会查到自己身上,直觉告诉自己,先跑为上,真要到时候再跑,一点点机会都没了。  

“玄清子派人前来齐鲁了?”  

和元立相交数年,他所言的那位大人是谁…逍遥子自然知道,为齐鲁之事,玄清子派人前来?  

他现在应该在江南随同嬴政巡视诸郡之事才是。  

怎么处理起齐鲁的宫观之事了?  

是因为齐鲁之地的宫观之故?  

自己猜着那是早晚之事,想不到玄清子这个时候就直接动手了。  

真道宗待在齐鲁,许多事情,自然所知。  

玄清子派人前来立下的一处处宫观,因一些缘故,变化不小,无论宫观如何,都是需要人撑持的。  

齐鲁之地。  

诸夏间,最为鱼龙混杂的地方。  

玄清子立下宫观之地,所为是道者的传承,所为是光大道者的传承,然…许多人进入宫观中,事情不一定如玄清子所想。  

如眼前的元立,便是其一。  

玄清子在秦国地位非凡,那些道者宫观也多有不俗,一些事情,寻常官府都不为理会。  

以至于那一特殊之处为齐鲁许多人注意到,一时间,前往那些宫观的人很多很多。  

有正常的求道之人。  

也有另外不少异心之人,希望借助宫观的特殊,行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