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土豪小净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顾娇看了萧六郎一眼。  

萧六郎面不改色道:“听我们书院的院长说过。”  

顾娇对张保人道:“我相公的院长在京城住过十几年。”  

张保人恍然大悟:“啊,原来如此。”  

顾娇道:“有这两条街上的宅子吗?”  

“啊,有是有…”张保人打量了二人一番,二人的衣着都很朴素,一个虽说是国子监监生,却是瘸子;另一个气质不凡,却容颜有残。  

这俩人…手头不宽裕吧?  

张保人笑了笑:“二位是要一进的宅子还是两进的宅子?”  

顾娇想了想,道:“我们最少需要五间屋子。”  

“那得两进或三进了。”张保人笑道,“二进、三进的宅子可不便宜,二进的一月最少十两,三进的二十两。”  

十两在乡下够一大家子吃上一两年了。  

不过这是寸土寸金的京城,想想顾娇也就释然了。  

顾娇提出去看看。  

张保人怎么看俩人都不像是出得那个银子的,担心自己白跑一趟,虽说对方是国子监的监生,可京城缺监生吗?京城是一块牌匾掉下来都能砸死三个官儿的地界儿,张保人还真没太将萧六郎放在眼里。  

只是他好几日没开张了,闲着也是闲着,便索性带二人去了。  

顾娇与萧六郎看了十多处宅院,有二进的也有三进的,全都不是很满意。  

二人回了驿站。  

张保人跟过来:“二位要今日定下吗?再晚,回头各地进京赶考的学生到了,想租都没了,况且也不是这个价了。”  

顾娇道:“太小了,也太偏了。”  

说的是国子监附近,实际却并不是两条街上的宅子,而是街尾最偏僻的小胡同里的,阴暗潮湿不说,还都紧挨着十分吵闹的铺子,不是铁铺就是木匠铺,甚至还有个棺材铺。  

这让人怎么安心读书?  

“这个价,就只有这些宅子了,您再想要更好的,那得这个数。”张保人比了个手势。  

“三十两?”顾娇问。  

“一进的宅子。”张保人说。  

一进都是三十两,二进、三进更不用说了,看来不论哪个朝代的学区房都贵得要死。  

“唉。”张保人叹道,“行了,我直接给你们交个底吧,京城的宅子就得这个价,好地段、好宅子都早让京里的贵人买下了。那些贵人都不差钱,不会把宅子租出去!你们便是换一百个保人,也只能租到方才的那些宅子!”  

顾娇问道:“你不是说有好的宅子,只是价钱更高吗?”  

张保人笑道:“有个三进的宅子,一月一百两。”  

顾娇蹙眉:“什么宅子要一百两?”  

张保人比了个手势:“国子监斜对面,步行五百步!曾经的昭都小侯爷、少年祭酒住过的宅子!”  

萧六郎嘴角一抽:“他啥时候住过”  

张保人拍着桌子道:“就是住过!你们住进去能沾他喜气,逢考必过!”  

萧六郎淡道:“他没住过。”  

张保人捋起袖子:“你怎么知道他没住过?你又不是他!”  

“这价钱高了,最多三十两。”萧六郎淡淡地道。  

张保人当然明白自己的价钱高了,以往确实三十两能盘下来,可这不是国子监要重新开学了吗?地段又贵起来了。  

他心里保底的价是五十两,若这家人不肯的话,他再去找别人,他就不信国子监附近的学区宅还会租不出去?  

“娇娇,你们在什么?”小净空午睡醒了,揉着眼睛来驿站的大堂找顾娇。  

顾娇把他抱过来,揉了揉他的小脑袋,他的头发长出来了些,不是小光头,是小寸头了。  

“我们在看住的地方。”顾娇说,“睡好了吗?”  

“睡好了,我们要住哪里?”小净空靠在顾娇怀里,很享受她摸自己的小脑袋。  

“还不知道。”顾娇摇头。  

小净空又看向桌上的几张图纸,问道,“这些是什么呀?”  

张保人笑道:“是房契。”  

他担心小孩子会弄坏他的东西,忙伸手去将房契收起来。  

小净空却唔了一声,道:“我也有这个。”  

三人一愣。  

小净空哒哒哒地跑回马车上,从自己的小箱笼里翻出一个小匣子,将小匣子拿回大堂,放在了三人面前的木桌上。  

桌子有些高,他放上去了就够不着打开了。  

“我来。”顾娇探出手。  

顾娇在家里给小净空收拾东西时见到过几个这样的小匣子,但她没打开看过。  

“嗯!娇娇来!”小净空果断点头。  

顾娇将小匣子打开了,里头有几个拇指大小的印鉴和几份文书,却不是普通的文书,而是房契!  

三人都很惊讶。  

“我看看。”萧六郎道。  

“嗯。”顾娇把房契拿了出来,递给萧六郎。  

张保人也凑过来瞧了瞧。  

不瞧不打紧,一瞧险些没被他吓得背过气去。  

长安大街的宅子、玄武大街的宅子,甚至还有朱雀大街的宅子!  

这特么是怼到皇宫去了吗?!  

“是真的房契吗?”顾娇问萧六郎。  

“是真的。”萧六郎说,“房契上写着净空的名字,是他的房契没错。”  

顾娇看向怀里的小净空:“你怎么会有这些?”  

小净空望了望萧六郎手里的房契,掰着手指头道:“娇娇说这些纸吗?师父送的,我每年生辰他都送我一张,我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