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李雷出国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李雷都这么说了,老虎仔干脆就做了一个顺水人情,原来调拨为李雷的一系列武器,也不要了。  

反正他这个总司令的任务已经完成了,接下来谁来当,都还不知道呢。  

老虎仔说道:“李雷啊,这出国打仗可非常危险,缅甸的气候和地形,和国内差别很大。你这次出去,担子很重啊。”  

对于缅甸,老虎仔有一定的了解,那里地形复杂,天气炎热,各种疾病很多,蚊虫叮咬传播的非常厉害。  

李雷这次入缅打仗,很艰难。  

虽然重庆那边已经命令再次给李雷的部队调拨武器,但是比武器更重要的,是药品。  

现在李雷的部队已经变成一个师了,正在扩编。  

新兵带起来,也是一个问题。  

老虎仔打听了一下,入缅作战的部队和指挥官,正在讨论,很快应该就能有结果。  

不管谁是总司令,老虎仔都准备和他们打个招呼。  

一定要用好李雷的部队,千万不要对李雷有个人意见。  

不然的话,损失的还是自己的国防力量。  

李雷拧着眉头说道:“这次出国对日作战,有点突然。我想请你帮我一个忙。”  

“你说。”老虎仔和李雷相处了这么长时间,对李雷的为人,十分敬佩。  

“能不能帮我弄点药品。我的部队到了那边,肯定会出现一系列的疾病。拉肚子、发烧、防蚊虫等等的药品,都非常需要。  

我可不想我的部队,刚到那里,还没和鬼子打呢,自己就出现了大量的非战斗减员。那就太应该了。”  

李雷之所以让老虎仔帮忙,是因为他知道,老虎仔一定有办法弄到。  

这次的长沙大战,他就通过自己的关系,弄到了很多部队急需的药品,救了很多伤兵的命。  

老虎仔想了一下说道:“没问题,可是有一样,这些药品,你得用到士兵身上,不能给我搞别的。”  

李雷咧嘴一笑:“你就放心吧,你看我像是那种贪财的人吗?我到现在,连一个自己的住处都没有。当兵嘛,四海为家。”  

这句话听的老虎仔有些动容。  

是啊,当兵的人,四海为家。  

就在李雷的暂一师轰轰烈烈的进行整编的时候,M国一直在催促老光头和延安,说一定要让李雷来一趟M国。  

他们的士兵和将军,十分的需要了解岛国。  

到现在为止,他们对岛国的了解,非常少。  

这对接下来的战争,是非常不利的。  

想要战无不胜,就必须要充分的了解对手。  

这样才能对对方的指挥艺术都一定的了解和判断。  

而且李雷对日军的各种武器都十分熟悉,不管是坦克、飞机,还是大炮、机枪,甚至是毒气弹,他都了解。  

这样就能有针对性的改善他们M国的武器,使得在火力方面,全面的压制岛国。  

所以李雷很快就收到了这样一份邀请。  

让李雷十分意外,去M国?  

他们是认真的吗?  

老总给李雷发来了电报,告诉他,伟人已经同意了。让他去M国,对于我们而言,也非常有必要。  

让他准备一下就出发。  

至于暂一师,相信有赵刚、李云龙他们在,整编起来应该不会有问题。  

既然要去美国,李雷觉得带上一个人比较合适,这个人就是王汉。  

他可是岛国人,到时候让他给那些人讲解岛国的情况,最有权威了。  

当李雷把这件事告诉赵刚他们的时候,大家都懵了。  

M国?  

这怎么又要去M国了?  

部队正在整编,现在李雷这个师长不在,真的合适?  

不过这是老总的命令,是必须要去的。  

李雷让赵刚暂时代替他负责整个暂一师的工作。  

他不在的时候,赵刚全权代表他。  

同时李雷告诉赵刚,等到延安支援的军事干部到了,一定要立刻抓紧分配。让部队尽快的形成战斗力。  

同时告诉赵刚,在第六旅旅长杨立青到来之前,一定要提前把第六旅的人马,拉起来。  

不能杨立青来了第六旅还没有人吧?  

让他到了以后,立刻展开工作。  

延安到的军事干部,可以多分给他一点。  

武器装备,把老光头调拨的全部给第六旅。  

其他的几个旅,武器已经上已经饱和了。  

不怎么需要。  

第二批飞行员应该是和杨立青他们一起过来。  

等到了之后,让现在的飞行员立刻带他们进行实机操作,争取部队开拔之前形成战斗力。  

安排好了这一切之后,李雷和王汉,就踏上了去M国的路。  

因为M国方面非常着急,所以李雷他们直接就是做飞机过去的。  

M国的那种大型运输机。  

经过了几次中途加油休息之后,李雷和王汉,达到了M国。  

此时的M国依然热闹非凡。  

完全没有一点打仗的气氛。  

李雷和王汉,是秘密到达的。  

到了之后,立刻就去见了他们的罗老大。  

对与李雷的到来,罗老大非常高兴。  

安顿好了之后,就开始召集他们的将领开会。  

李雷对罗老大的心急是理解的。  

普通民众不了解,但是他老罗,作为M国的老大,对国际局势看的非常明白。  

他们国家和岛国,早晚会有一战。  

如果不及时的准备,到时候是要吃大亏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