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四眼道长(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本新书一直都是一天两更的,不要有一天一更的错觉啊!)  

浩浩荡荡的队伍走在碎石路上。  

队伍的中间,有个四人抬的竹轿子,一个穿着朱红官服的小儿坐在上方,旁边跟着几个白衣侍从。  

后方是一群穿着统一制服,肩挎长枪的士兵,中间一个大马车。  

马车里,橙黄光线顺着窗口照进内部,给里面带来一丝温暖。  

陆离穿着明黄道袍,闭目打坐,忽然一股波动从他身上发出。  

四周的人瞬间感到一股沉重压力袭来,直让人喘不过气。  

“好强的力量!他是要突破了吗?”千鹤大惊失色。  

陆离的天赋居然如此恐怖,就这样就突破后期了?  

不对!还差一点。千鹤想道。  

陆离虽然爆发出极其强大的气势,但境界还停留在中期。  

陆离缓缓睁开眼睛,叹了一口气:“还差一点,要是心灯再多一点能量就好了!”  

心灯近些日子,给自己反馈的能量越来越少,而且心灯灯焰不再增长,开始停滞下来。  

“到时候在看看四眼道长那边,有没有心灯的信息。”陆离想道。  

想到这里,陆离干脆起身走下马车,反正再练也练不出什么来,还不如下去散散心。  

这时,千鹤迎了上来,拱手道:“恭喜道友法力大增。”  

“过奖了,只是有所感悟而已,不算法力大增。”陆离摇头轻笑。  

“道友突破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千鹤真心实意道。  

千鹤心里很是羡慕陆离,陆离还年轻有的是机会,说不定有机会冲击感应期,增寿一甲子。  

他已经四十多岁了,再往后状态将慢慢下滑,这辈子基本上没有突破感应期的机会。  

所以千鹤想趁自己还有精力之前,创出一份功业。  

以后茅山说不定会留下自己的名字。  

“道友,你的目的地快到了。”千鹤神秘的笑道。  

“哦?快到四眼道长的地盘了?”陆离惊讶道。  

“嗯。到时候我替你引荐一下。”千鹤笑道,“别看师兄和我一样是胎息中期,但懂的东西多得很,尤其擅长赶尸。”  

“那就多谢了!”陆离拱手道。  

一天后,马车外传来千鹤一声呼唤,陆离从冥想中醒来。  

陆离将车上的心灯,符纸等等收好,放在一个黄布袋之中,随即走下马车。  

“师兄他家到了!”千鹤笑道。  

陆离顺着千鹤的目光看过去,前方有两座小木屋,应该是一休大师和四眼道长住的地方。  

一行人走路的动静,将里面的人惊动了。  

只见一僧一道,带着各自的弟子走了出来。  

为首的道士,大约四十多岁,穿着灰色满是油污的麻衣,带着一副圆圆的金丝眼镜,看起来甚是滑稽。  

身后跟着一名留着蘑菇头的男弟子。  

僧人看起来年纪略大,慈眉善目,眉毛灰白。身后跟着一名梳着马尾辫,样貌清秀的女弟子。  

陆离一眼就认出来这是四眼道长和一休大师了。  

四眼道长原本看着热闹,但是看到队伍中间的千鹤时,顿时瞪大了眼睛,喊道:“师弟!”  

“师兄!”千鹤走上前笑道,“好久不见,还有一休大师。”  

“这是我徒弟嘉乐。”四眼道长介绍道。  

几人寒暄了一会,四眼道长突然看到黄金棺材,随即上前打量了一番。  

四眼道长看着黄金棺材,发觉一丝不对劲。  

这东西在光天化日之下,还散发一股极为浓重的尸气。  

刚才光顾着聊天,没有注意到,现在看来这股尸气极为强大。  

怀着疑惑,四眼道长问道:“师弟,你们这是?”  

四眼道长不解,按理来讲,自己这位师弟也是明白事理之人,怎么不把这东西烧掉。  

“我们负责押运这个棺材前去京城!”千鹤笑道,“这次来拜访你之外,同时找你借一点糯米。”  

“你可是知道里面是什么?”四眼道长反问道。  

“是僵尸。”没等千鹤回答,陆离抢先说道,“僵尸本来是要烧掉,但里面这具尸体不同,他是边疆皇族,必须送到京城交给皇帝发落!”  

四眼道长闻言转过头看向陆离。  

看到陆离如此年轻,并且实力高强。四眼道长和当初的千鹤一样,很是吃惊。  

年纪轻轻就到胎息中期,以后成就不可限量。  

千鹤什么时候收了这么厉害的弟子了?四眼道长想道。  

看着疑惑的四眼道长,千鹤急忙介绍,说道:“这个是玄霄道友,也是这次护送皇族的道士之一。”  

“久仰久仰!”四眼拱手道,原来不是千鹤的徒弟。  

“幸会幸会。”陆离客气道。  

这四眼道长并没有原剧情中那副机灵古怪的模样,看起来不苟言笑,样子严肃。  

“嘿嘿,那你们小心一点,嘉乐,去拿点糯米。”四眼道长嘿然一笑,对身后的弟子说道。  

不一会,弟子便将糯米拿了出来。  

“多谢师侄!”千鹤接过糯米。  

糯米可以去除尸气,对僵尸有一定的伤害。  

要是被僵尸抓伤,还可以用糯米包裹伤口,防止变成僵尸。  

“哎!这么突然停了。”前方的乌侍郎喊道,他们都走了一大截,陆离等人还在原地不动。  

“再等一会!”千鹤喊道,随即乌侍郎不再说什么,而是跟阿哥在一旁静静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