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冬雪迎(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半空中突然出现了一道缥缈的轨迹。  

那是长剑斩下,剑锋在虚空所留下的轨迹,如梦如幻,已然穷极剑式之精髓。  

紧跟着丝线之后,连绵的剑气滋生散开。  

四周所有随风而动的雪花此时此刻出奇地全部静止,好似时间凝固,唯有磅礴剑气在剑锋上肆意纵横。  

冬雪再絮絮而起。  

但并不是从天而降,而是在龙雀剑锋之上凝聚而出,一簇又一簇,不断盘旋。  

“雪花”团团簇簇,变得愈发璀璨,威能也越加可怕。  

“退!”某一时刻,陆青山沉声道。  

剑刃上一朵朵雪花生,气冲斗牛。  

一道道如梅花如雪花般的剑芒掠过虚空,卷起千堆雪。  

嗖嗖嗖!  

真雪花碰上假雪花,纷纷弹开。  

晶莹的六角雪花,横向贯开,不断旋转。  

半空中出现了一道道迷蒙的丝线。  

那是雪花在空中急速旋转一动所留下的光影。  

瞬间天空中出现了铺天盖地的梦幻丝线,一道道如雾,丝线连绵不绝,有着让人心颤的威能。  

天空中,无数道剑气此起彼伏而生,如鱼如龙,最后形成一朵若隐若现的庞大剑莲之后才缓缓消逝。  

下方,所有亲眼目睹这一剑的剑宗剑修,喉咙都不自觉干涩起来,张了张嘴,欲言又止,心中无比震撼。  

可见,在这一剑过后,漫天的雪花仿佛被抹布擦拭过一般,骤然消失不见。  

虚空中变得干干净净。  

与漫天雪花一同消失的,还有他识海中的那枚代表“迎”字的玄异符号,犹如一团花火,化作漫天星光散开、湮灭、消弭。  

至此,“迎”字言,陆青山彻底掌握。  

“这一剑,”陆青山轻声念叨着,“便叫冬雪迎吧。”  

莽荒六言传承,结合他对剑技无与伦比的理解,以及画龙点睛般的那一点感触,在西征之前,陆青山终于是领悟出了自己的第四式秘剑。  

时隔三个月,数行莹火小字再次在面板上闪烁而起。  

“你领悟创造秘剑术:冬雪迎。”  

秘剑·冬雪迎lv1: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防守反击之剑术。  

秘剑效果:笑杀万千敌,长剑请你吃。  

说明:斩出一剑,虚空引动亿万剑气,凝聚而成一簇簇冬雪围绕长剑盘旋,具现而出,迎接敌人的万千攻击,并尽数返还。  

补充说明:此剑所迎接的攻击数量越多,威力越为强大,消耗的法力也就越多。  

补充说明:此秘剑只可招架有轨迹之法术。  

补充说明:剑主可在返还的攻击中挟带相应的剑气攻击。  

当前可节省法力:二成。  

备注:防守?攻击才是最好的防守!  

龙雀归鞘。  

陆青山身形缓缓降落。  

林初一与林十五瞪大了眼睛,只看到师父的衣衫飘飘,犹如谪仙从天而落。  

青峰上空的雪花一瞬间已是消融殆尽。  

比陆青山稀奇的剑,这世间不少。  

但她们如此小,又能见过多少剑?平生哪见过如此场景?  

两位小徒弟呆滞当场,脑子轰隆隆作响。  

她们的师父,真的很强很强啊。  

青峰的山头上,前未有过的热闹,密密麻麻挤满了数百的剑宗剑修。  

剑宗之中,什么都可能缺,就是不缺用剑的行家,随便拎一个出去,都能让外界抖一抖。  

可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地方,依然是人人为陆青山的这一剑而动容,这一剑之含金量不言而喻。  

无间域魔族大军,在短短的一天时间里,就把战争的烈火烧遍了中灵域宽广无边的西部边线。  

在东岐魔尊的率领下,魔族突破羡天岭,长驱直入,在一开始并没有受到任何强有力的反抗。  

龙城关覆灭,中灵域最强大的一批修士带着一部分魔族同归,虽说魔族损失也算惨重,但战力却是仍然强大。  

而中灵域人族这边,根本没有预料到魔族大军会这么猝不及防地突破万年雄关入境,反应就算已经十分及时了,仍然是显得有些迟钝。  

这些入侵中灵域西部的魔修,在人族的疆土上肆意妄为,无恶不做。  

人域的景色十分美丽,不像深渊那样,终日笼罩在血月之下,阴沉压抑。  

但越美丽的景色,恰恰是越能激发起魔族内心深处的暴虐。  

所以,每一座城市,都被火点燃,黑烟渐起,浮在天空之上,比乌云还要漆黑。  

魔族占领区,不会再有一个活人。  

因为在初战之时,魔族也没有太多心思与精力花费在管理那些随时可能生乱的人族之上。  

既然这样,那还不如索性杀个干净,免得夜长梦多,自己给自己添麻烦。  

这才是道魔之战最为恐怖的一面。  

西部最靠近羡天岭的芒州,最先承受魔族大军的肆虐。  

芒州最边缘的烽燧府,连通府城烽燧城在内以及其它一百余座小城,共五万余名修士连同七百余万凡人尽数死于魔族屠刀之下。  

随后,是长起府,两百多座城池,四万余名修士,无一处不血溅长空,无一处不起硝烟,全部牺牲。  

川连府,遍地尸体横陈。  

但除了那极少极少的一小撮修士,大部分的人族修士都死在了凡人之前。  

在魔族看来,这也不过是早一刻晚一刻的事情,没什么太大区别与意义,完全无法理解人族修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