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法域之种(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陆青山心念一动,内视自身丹田。  

只见其中元力浩瀚无尽,那种底蕴,足以胜过世间九成九还多的化神修士。  

即使他现在还只是化神初期。  

而最引人瞩目的是,在丹田的正中心,一道元婴静静盘坐。  

其中有九条龙脉若隐若现,元婴周身穴窍之中,还有四道颜色不同的光芒在闪耀。  

那是他的四柄本命剑,  

晋升化神之后,陆青山的元婴再次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原先已经九寸九大小的尺寸再次发生了突破。  

超过了九寸九......  

这就是极境突破!  

现在,这道元婴给陆青山都是一种极为奇异的感觉。  

粗略一看,好似只是比九寸九大一点的十寸,可再认真端详,又感觉元婴如山般巨大,难以丈量,神异无法用言语表述。  

“既然极境已破,那就再上一层楼吧。”陆青山喃喃道。  

下一瞬间,他的经验值开始流动,一排排萤火小字再次在他的面板之上闪烁起来。  

“大夏经(化神篇)等阶获得提升,元力值上限提升2.5w!”  

“你的阶位提升到化神中期,神识300!”  

“大夏经(化神篇)等阶获得提升,元力值上限提升2.5w!”  

“你的阶位提升到化神后期,神识300!”  

“大夏经(化神篇)等阶获得提升,元力值上限提升2.5w!”  

“你的阶位提升到化神圆满,神识300!”  

“你神识上限超过6500,你的元神境界提升至魂境中期(6800/8000)!”  

耗费2.15亿经验值,陆青山一鼓作气,直接是将自己的修为推到了化神圆满。  

才入化神,便已然化神圆满。  

而且,此时的他,绝对已经是化神修士的极致。  

就像一个传说般,不分境界,只要踏入,他就是该境界的巅峰,该境界的最强者。  

砰砰砰!  

才刚刚平静下来的天地,再次有波澜生出。  

陆青山与这方天地的元力本源海洋瞬间就是连接。  

才刚刚给他进行过一次洗礼的元力汪洋,时隔半刻钟不到就是再次降临,出现在陆青山的上空,唯有陆青山可见。  

轰隆隆!  

元力倒灌,疯狂涌入他的身躯。  

陆青山的心灵变得澄澈透明,冥冥之中有玄妙感悟福至心灵般涌上心头,大夏经的深奥至理已然被他明悟。  

在他的丹田中,九元龙脉猛地苏醒,发出兴奋的吼声,如龙汲水一般,将这些如洪水般在陆青山经脉之中奔涌的元力尽数汲取,壮大元婴的力量。  

一连提升三境,所需要的元力极为惊人。  

无尽的元力近乎是在以倾倒的方式灌入陆青山的身躯,也幸好九龙元脉足够强大与坚韧,来者不拒。  

过了片刻之后,那澎湃的元力汪洋才缓缓散去,一切再度恢复平静。  

此时,陆青山再内视自己的丹田,瞳孔猛地收缩。  

他可以清晰地看到,在丹田的元力中,皆是有着一道道细微的龙影在蜿蜒游动,一股极端古老、沧桑、莽荒浩瀚的气息从中透露出来。  

古元力,返古之息!  

陆青山的元力竟然是随着境界的提升,再度精纯了几分,威能更为恐怖。  

他稍稍压下自己体内澎湃的元力,将目光投放到面板上的另一条信息提示之中。  

“大夏经(化神篇)已提升到最高等级,领悟神通斗室无尘!”  

斗室无尘说明:斗室苍茫吾独立,兰心清清兮无尘。  

在身形周围生成一丈领域,持续一定时间,领域之内,诸法不侵。  

这是化神篇的大夏经所赋予他的神通。  

他心念一动,引动其中玄奥,尝试性施展此神通。  

一阵元力动荡,在他的周围,竟然是浮现出一层灰色的光波,然后形成了一个如蛋壳般的光罩,将他笼罩。  

这小小的光罩,扩散开只有一丈大小,却是散发着神秘波动。  

而当其出现时,陆青山顿时感觉一种玄妙感浮上心头。  

竟有种万法不侵的韵味浮现在胸臆间。  

与此同时,这片空间中的天地灵气全部都被排斥出去,形成一处真空领域。  

这一片光罩,自成一个天地。  

而在这个天地之中,除了他的能量,其他都会自行溃散。  

这就是斗室无尘,即使是灵气这种微尘,也同样是要被清扫一空,也正是这样,才能做到诸法不侵。  

陆青山心中满意。  

这道神通是绝顶的防御神通,相当实用。  

他的攻击手段实在是太多了,也十分全面。  

但是防御手段,与他的攻击手段放在一起,无疑是显得太过相形见绌。  

虽然对于剑修来说,进攻便是最好的防御,但不论怎样,也是需要修习一两道防御法术作为保险。  

陆青山使用最久的防御手段,五行剑甲,在他的战力不断提升之后,已经是渐渐地失去了实用性。  

——五行剑甲虽然是可提升可成长的法术,但毕竟不是什么绝顶法术,现在甚至是不如他施展万剑诀进行防御来得实用。  

所以,除去勉强能算上半个防御术法的万剑诀后,他如今的唯一防御手段就成了斗室无尘。  

不得不说这门神通来得也是恰到好处。  

检验过新神通的威能之后,陆青山又注意到面板上的另一行提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