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4章羡慕。(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他们这次点的火锅是麻辣火锅,非常大辣的那一种。  

叶紫吃着吃着想流眼泪,实在是太辣了,没想到这一对客人夫妻却吃得很爽的样子,一点都不怕辣。  

上官晨也没有什么感觉,他吃的比较少,又是京城出生的,接触的人都是比较吃辣的。  

只有叶紫反应那么大,有点不满的说道:  

“你们怎么这么吃的辣。”  

郭先生和郭夫人笑着,郭夫人说道:“我们住在那里一年里冬天比较长,冰天雪地的,吃辣能保暖。”  

“就只有我吃不得辣吗?”叶紫平常也是吃一点辣的,她吃的只是微辣,像这种大辣的,如果不是客人的喜好,她和老公是不会点这么辣的食物。  

“上官夫人,你们京都的人不是也很吃得辣吗?难道上官夫人是南方人?”  

“嗯,郭夫人猜对了,出生在南方,也算半个京城人吧,十多岁家搬到这里来了。”  

“原来如此,上官先生和上官夫人认识很久了吧?”  

“是的,十岁的时候认识。”  

“原来如此,难怪上官晨先生一直单着,原来是在等待夫人长大呀。”  

“你们认识很多年了吗?”  

“认识好几年了吧?咱们几年前认识,一直合作到现在,以前都是在网上谈生意,第一次来到金城这里观光。”  

“难道你们没有想过把公司搬到中国来?”  

“我们在外国生活习惯了,其实我们在外国做生意也挺好,要不然怎么和你们合作呢?”  

“也是…”  

一顿饭他们吃了一个多小时,饭后叶紫带着郭美人上了她那辆法拉利豪车。  

在郭夫人羡慕的眼神中,开着音乐,扣上安全带。  

“上官夫人,你是开赛车吗?”  

“没有,不怕你笑话,我是新手上路。”  

“可惜,这样的车子没能开快的玩玩,可惜了你这辆车。”  

“哈哈,我这是废物利用,你可不知道我这辆车买了两年,都没怎么开过,我是第一次一个人开车呢。”  

“呀,太可惜了。”  

“没什么可惜的,再好的车子也是物品而已,生命价更高。”  

“嗯,上官夫人说的对。”  

“郭夫人会开车吗?”  

“嗯,我还会开男装摩托车,很拉风的那一种,只是结婚以后就没开了,买了一辆便宜点的车开。”  

“郭先生呢?”  

“他上班也是自己开车,他的那辆车贵一些。”  

“你们认识的时候,是怎么认识的?”  

“我们是去玩赛车的时候认识的,到时候我戴着头盔,像男孩子一样的玩赛车,还和男孩子比赛。”  

“赢了没有啊?”  

“当然,我就是赢了我老公,然后他不服气的认识我,我们…”  

“哟,赛车缘分呐。”  

叶紫在跟着郭夫人说话时,她已经新手在上路,只不过开得很慢。  

“上官夫人,你果然是浪费资源啊!”郭夫人不知道京都的路况,要不然她会接手开车,见到这辆名车有点手痒了,怎么办?  

她的脑子里冒出了一个念头,以后省一点买辆名车,也要如此拉风一把。  

她老公开的公司当然不如上官晨如此有钱,这个一次来到京都的地方,进入上官晨公司总部,这不管是上官晨和人合作的公司,还是他自己家的公司,还有那些他创业的公司都不能比。  

郭夫人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她也在公司里帮老公的忙,她是在会计部门做。  

老板娘抓财务,这是最谨慎的做法。  

经过很多的十字路口,红绿灯,高架桥,地铁口,没有塞车,却缓慢的行走。  

来到了一处周围都是四合院的街道口。  

叶紫开车来到上官家门口的时候,过去了半个小时,在门口上喇叭,门卫给他们开自动门。  

也许门卫是没见过叶紫开这辆车,当听到喇叭声音,门卫还看了一眼驾驶室的人才开门。  

叶紫开车只进入车棚里面。  

“哇,好漂亮的房子,好漂亮的花园。”  

郭夫人早就听说京都有钱人,不是那些住大楼楼层的人,都是一些住四合院,住别墅的人才是真正的有钱人。  

在京都这里寸土寸金,上官家的四合院这么大,也许是以前那些王亲国戚住过的。  

这才是真正的京都有钱人,郭夫人下了车,观察这如此之大的四合院,好像进入这里的院子里面还有院子。  

郭夫人看过古装剧,古装剧里面都是富贵人家住在很大的房子里面,每一个人都有一个院子。  

“漂亮吧?我第一次进入这座房子的时候,也和你一样的惊叹,那年我十岁。”  

“哇塞,上官夫人,你太有眼光了,十岁就把上官总裁给定下了。”  

“哪儿呢?没有那样的事,只不过十岁那年,大家认识了,这以后大人有生意来往,我和老公也有书信来往。”  

“这也是一种缘分呐。”  

“对,我先带你进去见见爷爷奶奶,然后带你参观一下。”  

“好”  

也许他们提早打电话说要来,本来要睡午觉的上官爷爷奶奶,在客厅里坐着。  

“爷爷奶奶,我来了。”叶紫在门口的时候一边换鞋子一边大叫,没有一点淑女的样子。  

还把拖鞋给了客人。  

“呵呵,不是说早上来吗?怎么现在才来?”上官奶奶笑着道。  

“都怪晨哥,是他叫我去吃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