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横扫神魔(1/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界内道果圆满,天庭和灵山两道气数冲天而起,全部汇聚在齐天大圣体内。  

而最先感到变化的,却是离恨天的众神魔。  

由于时间流逝的不同,人界发生的林林总总,对应到天界时间里,仅仅是大半天的时间。  

他们的战斗还在持续,围绕着九星级煌的遗物卡片,围绕着八星级议长的化身,围绕着太上的道体和魔体,大战不休。  

直到兜率宫外,六耳猕猴嘿然一笑,探出手掌,伸手一捞,将整个离恨天抓了起来。  

“妹子,我输了,命运轨迹还是被改变了,主神殿也并非不可战胜!”  

“且看这最后一战,混世四猴是何等威风!”  

六耳猕猴的真身,传位三藏如来后,从大雷音寺中直冲天宇,携带着佛门的浩大大运,自始至终都没有被佛门上下察觉。  

而这具化身,也迸发出了力之极致,粉碎万象的威力,激荡虚空粒子,将整个离恨天往域外虚空拖去。  

拉住一层天界,飞出了世界。  

“不好!”  

兜率宫内,一股前所未有的危机感,每尊神魔心间蔓延。  

感应到世界的无限上升,他们的心也似随着这个天地,一起升到了嗓子口。  

可已经迟了。  

离恨天本就是三十三天之上,处于三界最高,六耳猕猴突然发难,连议长都不及阻止。  

太上魔体也被道体压制,未能影响天道,天道唯有乖乖地看着自己被挖去一部分。  

然后这离恨天…  

与天庭气数,佛门气数一起,注入了齐天大圣体内!  

道果是境,六耳猕猴是实。  

这位在五百年的修炼中,已经将通臂猿猴和赤尻马猴的天赋神通彻底吃透,融入到己身,甚至连灵明石猴的天赋神通,也完全不在话下。  

单就神通方面,一位就相当于混世四猴的整体。  

可在境界上,终究还是差了些,未能达到圆满。  

直到道果功成,神通合一,才是真正的巅峰大成。  

于是乎,才有了那绝世一棒。  

所有力量尽数凝成一线,一划而至,将整个战场化作画卷卷起,迎上了八星级真身出动的议长!  

双方正面对接!  

如同天地大冲撞,没有半点躲闪,没有半点转圜!  

轰隆!!!  

星光爆闪,普照四方,形成了一个硕大的漩涡,看不到里面具体发生了什么,只听得亿万道爆炸声,横扫涤荡,滚滚不绝!  

每一声炸响,都是生死泯灭,天杀地转!  

里面好似真的有一个个世界,在瞬间从无至有,从有至无,毁灭诞生了无数来回!  

“接下了?”  

别说龟缩在战场边缘的七星级神魔们,无比震撼地看着这一击,就连后面紧紧追杀议长而来的巡狩祝融,都露出了诧异之色。  

神魔不比凡俗,星级与星级之间有时候较为模糊,并不具备绝对的优势,能成为神魔的,已经是大浪淘沙留下的最强一批,再晋升八星级的,就是强者中的巨头,在亲自出手,以大欺小的情况下,居然被分步不让地挡住了!  

一对一,正面抗衡!  

“哈哈哈哈哈!”  

而下一刻,长笑声突然响起,在每尊神魔耳边迸发。  

那笑声不仅张狂霸道,不可一世,更是互感共振,激荡气血,贲发战意。  

然后星光散开。  

一头充斥虚空,横亘宇宙的金色巨猿,沐浴在滚滚陨石群中,翻滚现身。  

他的皮肉皆颤,抖擞出无数光影,全身上下八万四千根毫毛,化作千千万万只猢狲,与同样千千万万的星辰陨石正面对轰,上蹿下跳,好不热闹。  

八臂不在,只有一对捉星拿月的修长双臂,握住一道金色的光柱。  

黄尚将灵明石猴与六耳猕猴合一,再加上道果、离恨天、太上传承、天庭佛门气数,内外因作用之下,突破巅峰,达到史上最强!  

此时的如意金箍棒,已经不止是定海神珍,而是加持了天庭气数,佛门气数乃至三界气数的,混金天柱!  

黄尚抄起这根天柱,直接轰了下去,贯穿了议长真身弥漫开来的星辰海洋,洞穿了无数层防御,直指源印核心。  

“喝啊!”  

相比起兜率宫中,议长手中绽放出的源印,如黑洞般蕴含着无穷无尽的伟力,足以瞬杀龙后十尊替身,此时祂的真身中,源印则就是真正的黑洞。  

略显淡金色的光圈中,是得不到任何反馈的无尽深渊,极度密集的能量直接坍塌了时空,将它的过去现在未来,全部凝聚在了一点。  

这一点,就是源印的核心,也是八星级神魔的核心。  

七星级在神魔这个大阶段属于入门,除了留在主神殿的神格魔核外,能够代表祂们的,也就只是神性。  

当神性凝聚成源印,则是登堂入室,实力大进的体现,在这样的境界下,祂们才能自如驾驭源力,使之成为自身的能量,循环内用,不断以新换旧。  

再进一步,就是九星级的权柄,趋至概念的层次,达到不可思议的境界。  

现在,议长的源印遭到攻击,黄尚就是瞄准了致命一点。  

妖圣本能,直指核心。  

面对这样的攻势,议长的神情也彻底变得凝重,无数星辰开始汇聚,在巨脸的下方,人形上半身浮现。  

由不知多少颗星辰组成的两只巨掌,从左右捞来,只是一握,就将如意金箍棒紧紧抓在了手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