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圣人无常师(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冤枉!冤枉啊!”  

看着蔡京被如狼似虎的禁卫拖了出去,韩忠彦眼中黯了一下,却是理都不理。  

哪怕他知道,正在屋内苦读圣贤书的蔡京,很可能是被冤枉的。  

韩忠彦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又跟在韩琦身边耳濡目染,或许高傲,但绝对不蠢。  

以蔡京的年纪,就钻营到了自己身边,又文采斐然,金榜题名可期,根本不需要投靠西夏,来换取荣华。  

但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如果韩忠彦这个时候敢为蔡京洗脱罪名,那他就真的陷入到刺杀太子的谋逆中。  

这种罪名,别说他一个新晋进士,就是整个相州韩氏,都承担不起。  

所以蔡京必须死。  

如果蔡京已经是官身进士,那他或许还有为自己辩驳的机会。  

现在么,在轮回者精心准备的证据下,韩忠彦有意无意的督促下,以最快速度定罪。  

就这般,午后问斩的名单上,又多了一个人的名字。  

这份名单,最开头的自然是逍遥三老,这三位刺杀太子的贼子,大理寺和刑部只是走了一个过程,就直接决定当众行刑,以儆效尤。  

而皇城之外,黄尚看着老道士,已经知道对方是谁了。  

历史上北宋最有名的真人,莫过于陈抟(tuán)老祖,这位不用多过介绍,陆地真仙似的人物,最擅睡功,与老道人迷糊的状态颇为相似。  

不过陈抟其实出身于唐朝,活了一百多岁,才活到了北宋,但去世已近百年,若说假死遁世,未免夸张。  

排除了陈抟,再隐隐从老道体内感到与逍遥三老同源的气息,他的身份自然能确定。  

逍遥子!  

逍遥派开派祖师!  

二星宗师!  

正当黄尚琢磨着,对方是不是要为三位徒弟出头时,逍遥子主动开口,却是没头没尾的一问:“你是怎么做到的?”  

黄尚眉头微扬。  

对方的目光又变得茫然。  

但那绝非老年痴呆。  

逍遥子竟似在看向文曲星。  

黄尚很清楚,除了他自己外,此世没有生灵能直接看到文曲星。  

可逍遥子看不到,却能模糊感知到。  

试想逍遥三老直到失败被擒,都不知道为何撼动不了黄尚,单就这点,逍遥子比起他们,就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而逍遥子的问题也很明显,他在问黄尚,是怎么凝聚文曲星的。  

黄尚不可能实话实说,只能回答:“我无法解释。”  

逍遥子眼珠子缓缓转了转,慢吞吞地道:“那我们要弄懂它,我寻了六十年的路,就在你的脚下!”  

黄尚不知怎么接话,微微摇头,朝前走去。  

但逍遥子主动跟了上来,一副自来熟的模样,一路上喃喃自语,突然道:“你想学武吗?我可以教你。”  

黄尚头也不回:“可以,但没必要。”  

逍遥子一怔:“为什么?我很厉害的。”  

黄尚道:“先贤的书籍都是我的老师,他们都很厉害,但真正的武道核心,我要自己练。”  

这是实话。  

如果没有现在的基础,没有从道士手中得到各个世界的道家典籍,那么他或许真的会跟这位逍遥子练武。  

但现在,他要继文气后,在武道上也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这就无法速成了。  

好在“黄裳”有时间。  

第一批轮回者还有半年就要离开,而第二批轮回者进入,却是主线剧情开始时。  

这中间的跨度,足足有二十多年。  

难道黄尚要在这个世界待上漫长的二十多年?  

那样一来,他不是潜伏,就真的活成了黄裳,变成宋朝古人了。  

就算从二十八岁演到八十二岁的,也不可能真演,中间必然有大量的跳跃。  

所以那段时间,黄尚要利用世界内外的时间流逝差,神魂回归到本体,却又掌控着黄裳这具分身,选择性地参与一些大事,平常绝大部分时间,就是感悟修炼。  

这些感悟,依旧会被黄尚所吸取,相当于自动挂机。  

别小看这段过度。  

真正的黄裳,绝世天资,依旧耗费数十年时间,才开创九阴真经。  

黄尚的野心更大,沉淀就必不可少。  

剧情人物的潜伏,不仅能得到轮回者的资源,时间优势更重要。  

有鉴于此,黄尚凝聚文曲星后,有了绝对的自保能力,怎么会图一时的痛快,跟逍遥子学习?  

逍遥子听了,赞同地点点头:“对!圣人无常师,你不该学我…”  

旋即,他又有些紧张:“那我跟着你,你不会赶我走吧?”  

黄尚有些啼笑皆非,认真地道:“道长非凡俗,我也有些道家的问题要请教,怎会赶你走?”  

“这样不错!不错…”  

逍遥子听了点了点头,又盯着文曲星猛看。  

就这般,老道一路跟着黄尚,所住的院子遥遥在望时,几道身影却是一闪。  

那正是许悦、许峰、无缺和夜莺四人。  

他们来告别。  

是的,轮回者要离开了。  

半年的时间,是绝对不够契约黄裳的。  

既然注定得不到了,那只能放手。  

本想上演一出言不由衷的洒脱,没料到那个跟着黄尚回来的老道,让他们如临大敌。  

星级轮回者,都有探查目标实力手段的办法,知道哪些大佬不能招惹。  

黄尚的实力已经通过科举强化飙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