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三章 赵光义登基(1/2)
赵光义从宫中回到府邸之后,心神不宁,有一些后怕,也有一些悸动,他盼着时间快点过去,早点盼来黎明,揭开事件的结果。
他很担心皇兄一夜过去没有归天,反而知道是他在药酒中下毒,派禁军包围晋王府,对他和党羽一网打尽。
直到王继恩赶过来,带来了圣上驾崩的消息,赵光义心中大石这才落下,长舒一口气。
“晋王殿下,眼下情况十分火急,宋皇后就在万岁殿等候皇子赶去,咱们赶紧入宫,接管大局。”
“这个,我要跟谋士客卿们商议一下。”赵光义在房间来回踱步,犹豫不敢前行。
“来不及了,赶紧走,迟则生变!”王继恩当即驳斥,不让晋王耽搁时间。
程德玄一直在书房陪着晋王,此时当即表态:“晋王殿下,时间紧急,容不得再多人商议,属下愿意陪同殿下,立即入宫。”
赵光义见程德玄也这样说,微微点头,算是做出了决断:“好,这就入宫!”
三人匆匆出门,坐车一起入宫,眼下已经来不及带宫外兵马随行,他人先去占据主动局面,威慑皇宫内的局面就行。
刚一进宫,由于王继恩负责武德司,已经派太监去调来人手,接管了宫门,没有圣旨或圣上金牌,天亮之前,任何人不得在入宫,这是为了堵住大皇子赵德昭和赵普等人得到消息夜里闯宫。
宋皇后此时正在殿内坐立不安,想着今后如何把控朝政,忽然见到王继恩走进来,立即起身问道:“德方皇子来了吗?”
王继恩面无表情说道:“晋王来了。”
宋皇后看见晋王进来,顿时惊恐万分,关于朝廷局势她是知晓的,也知道晋王现在势力很大,见到他意外出现在宫内,已经明白她的机会没了。
“见过皇后嫂嫂!”晋王平静施礼。
宋皇后落泪说道:“以后哀家和皇子、公主之命,都托付给晋王殿下了。”
晋王动容,知道这是皇后妥协了,给出保证道:“共保富贵,无忧也!”
赵光义想要登基做皇帝,加上来路不正,肯定会对宋皇后、皇子、公主优待的,不落人口舌。
而且,平时赵光义跟赵匡感情深厚,对这些侄子、侄女都很关照,也有感情,等自己做了皇帝,自然也会相当照顾。
晋王走过去,看到皇兄的尸体,心中感触颇深,跪地痛哭流涕,万般感情交织在一起,很难说清。
不过,赵匡驾崩后,晋王赵光义先一步来到皇宫,顺理成章要接管大权了,趁着大皇子赵德昭、宰相赵普等人还不知道消息,他要先一步行动。
他立即让王继恩收走玉玺、虎符、传令金牌等,发出一道道旨意,首先控制了禁军,着急几位亲信殿前军指挥使、将领入宫相见,还有几位信得过的大臣,比如跟赵普不对付的宰相卢多逊。
因为明日早朝,就要对外公布皇帝驾崩之事,同时宣布晋王即位,一锤定音。
那么今晚就要草拟皇帝遗诏,控制好朝廷重要大臣和禁军,到时候锁定结果,不节外生枝。
等一切忙完,东方露出鱼肚白。
赵光义深吐一口气,虽然一夜未睡,有些疲劳,但是他的精神却是前所未有的亢奋。
只要撑过早朝,把他登基为皇帝的局面确定,让大皇子赵德昭、赵普等人无法翻起水花风浪,那么他即位便是板上钉钉了。
当晨曦来临,早朝的时间到了。
文武百官从宫门鱼贯而入,跟往常一样,不过,有心人发现今日的禁卫军似乎多了一倍,气氛似乎更加凝重。
但大臣们也没多想,觉得这是因为吴军即将打过来,所以皇宫也加强了戒备和防御。
当文武百官班列站好之后,九五之尊赵匡却迟迟没有出现,王继恩与晋王赵光义扎带着白绫走了过来,脸色悲怆,对外宣布:圣上驾崩了。
众人顿时惊呆了。
这个消息来的太突然了,谁也没有想到,只有少数人提前被赵光义接见,已经知晓了内幕。
“父皇啊,您怎么就驾崩了——”大皇子赵德昭忽然崩溃大哭。
许多大臣纷纷落泪。
就在这时,王继恩这时候站出来高声道:“圣上昨夜病重归天,晋王与宋皇后已经为圣上安排灵柩入殓,但国不可一日无主,现在宣布皇帝遗诏…由晋王即位…”
赵普、赵德昭、薛居正、沈义伦等身份尊贵大臣还没有回过神来,卢多逊、楚昭辅等人早已抢先跪拜在地,高呼万岁万万岁!
在他们几人带领下,众臣也纷纷跪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人俯首称臣,大局已定。连赵德昭、赵普也不甘心地跪下,因为消息来得突然,他们根本没有准备,暂时只能跟着朝拜。此刻的赵光义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地。
这时他突然念及兄长平日对他的好来,禁不住号恸殒绝,哭得死去活来:“皇兄勤勉一生,万事躬亲,征南伐北,平定天下。正值身强魄健之壮年,想不到却英年早逝,实乃我大宋的巨大损失…”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悲痛,但更多的是如释重负的庆幸。
众大臣亦跟着失声痛哭,有的是真心悲痛皇帝的离世,有的却是哭给别人看的!
当日,赵光义带文武百官去往赵匡灵柩跪拜行礼。由于赵匡死于脑溢血,倒是没有很明显的中毒迹象,也没有明显伤痕,这让许多大臣都暗松一口气。
他很担心皇兄一夜过去没有归天,反而知道是他在药酒中下毒,派禁军包围晋王府,对他和党羽一网打尽。
直到王继恩赶过来,带来了圣上驾崩的消息,赵光义心中大石这才落下,长舒一口气。
“晋王殿下,眼下情况十分火急,宋皇后就在万岁殿等候皇子赶去,咱们赶紧入宫,接管大局。”
“这个,我要跟谋士客卿们商议一下。”赵光义在房间来回踱步,犹豫不敢前行。
“来不及了,赶紧走,迟则生变!”王继恩当即驳斥,不让晋王耽搁时间。
程德玄一直在书房陪着晋王,此时当即表态:“晋王殿下,时间紧急,容不得再多人商议,属下愿意陪同殿下,立即入宫。”
赵光义见程德玄也这样说,微微点头,算是做出了决断:“好,这就入宫!”
三人匆匆出门,坐车一起入宫,眼下已经来不及带宫外兵马随行,他人先去占据主动局面,威慑皇宫内的局面就行。
刚一进宫,由于王继恩负责武德司,已经派太监去调来人手,接管了宫门,没有圣旨或圣上金牌,天亮之前,任何人不得在入宫,这是为了堵住大皇子赵德昭和赵普等人得到消息夜里闯宫。
宋皇后此时正在殿内坐立不安,想着今后如何把控朝政,忽然见到王继恩走进来,立即起身问道:“德方皇子来了吗?”
王继恩面无表情说道:“晋王来了。”
宋皇后看见晋王进来,顿时惊恐万分,关于朝廷局势她是知晓的,也知道晋王现在势力很大,见到他意外出现在宫内,已经明白她的机会没了。
“见过皇后嫂嫂!”晋王平静施礼。
宋皇后落泪说道:“以后哀家和皇子、公主之命,都托付给晋王殿下了。”
晋王动容,知道这是皇后妥协了,给出保证道:“共保富贵,无忧也!”
赵光义想要登基做皇帝,加上来路不正,肯定会对宋皇后、皇子、公主优待的,不落人口舌。
而且,平时赵光义跟赵匡感情深厚,对这些侄子、侄女都很关照,也有感情,等自己做了皇帝,自然也会相当照顾。
晋王走过去,看到皇兄的尸体,心中感触颇深,跪地痛哭流涕,万般感情交织在一起,很难说清。
不过,赵匡驾崩后,晋王赵光义先一步来到皇宫,顺理成章要接管大权了,趁着大皇子赵德昭、宰相赵普等人还不知道消息,他要先一步行动。
他立即让王继恩收走玉玺、虎符、传令金牌等,发出一道道旨意,首先控制了禁军,着急几位亲信殿前军指挥使、将领入宫相见,还有几位信得过的大臣,比如跟赵普不对付的宰相卢多逊。
因为明日早朝,就要对外公布皇帝驾崩之事,同时宣布晋王即位,一锤定音。
那么今晚就要草拟皇帝遗诏,控制好朝廷重要大臣和禁军,到时候锁定结果,不节外生枝。
等一切忙完,东方露出鱼肚白。
赵光义深吐一口气,虽然一夜未睡,有些疲劳,但是他的精神却是前所未有的亢奋。
只要撑过早朝,把他登基为皇帝的局面确定,让大皇子赵德昭、赵普等人无法翻起水花风浪,那么他即位便是板上钉钉了。
当晨曦来临,早朝的时间到了。
文武百官从宫门鱼贯而入,跟往常一样,不过,有心人发现今日的禁卫军似乎多了一倍,气氛似乎更加凝重。
但大臣们也没多想,觉得这是因为吴军即将打过来,所以皇宫也加强了戒备和防御。
当文武百官班列站好之后,九五之尊赵匡却迟迟没有出现,王继恩与晋王赵光义扎带着白绫走了过来,脸色悲怆,对外宣布:圣上驾崩了。
众人顿时惊呆了。
这个消息来的太突然了,谁也没有想到,只有少数人提前被赵光义接见,已经知晓了内幕。
“父皇啊,您怎么就驾崩了——”大皇子赵德昭忽然崩溃大哭。
许多大臣纷纷落泪。
就在这时,王继恩这时候站出来高声道:“圣上昨夜病重归天,晋王与宋皇后已经为圣上安排灵柩入殓,但国不可一日无主,现在宣布皇帝遗诏…由晋王即位…”
赵普、赵德昭、薛居正、沈义伦等身份尊贵大臣还没有回过神来,卢多逊、楚昭辅等人早已抢先跪拜在地,高呼万岁万万岁!
在他们几人带领下,众臣也纷纷跪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人俯首称臣,大局已定。连赵德昭、赵普也不甘心地跪下,因为消息来得突然,他们根本没有准备,暂时只能跟着朝拜。此刻的赵光义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地。
这时他突然念及兄长平日对他的好来,禁不住号恸殒绝,哭得死去活来:“皇兄勤勉一生,万事躬亲,征南伐北,平定天下。正值身强魄健之壮年,想不到却英年早逝,实乃我大宋的巨大损失…”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悲痛,但更多的是如释重负的庆幸。
众大臣亦跟着失声痛哭,有的是真心悲痛皇帝的离世,有的却是哭给别人看的!
当日,赵光义带文武百官去往赵匡灵柩跪拜行礼。由于赵匡死于脑溢血,倒是没有很明显的中毒迹象,也没有明显伤痕,这让许多大臣都暗松一口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