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8章 圣旨来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明天就要去军校了,天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府,不如临行前先享受一样贵族的“待遇”。  

徐明武躺在床上,翘着二郎腿,哼着小曲,耐心着等待福子的好消息。  

穿越一趟,不享受一番中国男人心中最具魅力时代的女子,着实属于浪费生命!  

根据徐某人多年的研究了解,唐朝的美女形象,在婉丽温雅外,又强调仪容典雅的丰硕之美。  

宋朝的女子,则偏向孱弱纤细的清癯之美。  

明朝的女子就不同了,开始注重女性形体的完整美,从明末才女的一些诗歌中便可以看出,黑而长的秀发,柔软纤细的腰身,纤细窄小的脚,构成了明代标准的瘦美人。  

这种主流的美是一种“天然去雕饰”的自然之美,更是内在美的结合。  

可以说,明朝时的女子,是历史上最温顺、最驯服、最贤良的时期,很好下手的!  

徐明武越想越兴奋,便是熬了一夜,也是毫无困意,甚至还做了一组俯卧撑!  

“少爷,来了!来了!”  

屋外想来了福子的叫声,看得出来,这小子很激动,徐明武更激动:“快带来!”  

砰的一声,房门打开,徐福一头扎了进来,大口的喘着粗气。  

“不是说来了吗?人呢?”徐明武指着门口道。  

“少爷,是来了,宫里来人了!是个太监!”  

徐明武还在发愣,徐福拉着他就走,边走边道:“宫里来人传旨了,侯爷让我带您去接旨!”  

原本安静的平阳侯府顿时热闹了起来,府内到处都是铜锣一般的嗓子。  

徐明武来时,只见侯府大门已四下敞开,正厅前还摆了一个香案,案前是一个身穿蟒袍的中年太监,和一个头戴乌纱的官员,以及几名青衣小太监。  

“总是见到真太监了!”徐明武心中嘀咕了一声。  

香案后,徐青山及侯府众人垂首而立,几乎府上的所有人都来了,包括家仆,这是排场问题。  

见徐明武来了,赵氏连忙招了招手,让他过来。  

“上谕!”  

传旨太监拉着长长的音调,刚准备传达旨意,却惊奇的发现,平阳侯府一个年轻人噗通一声就跪了。  

徐青山侧脸提醒道:“武儿,我朝不兴跪拜了”  

“哦。”  

徐明武站起身来,然后像个傻子一样面目呆滞的站在徐青山身后。  

传旨太监扫了他一眼,接着拖着高音道:“圣上口谕,平阳侯徐青山于国有功”  

圣旨的内容不短,话主要是用在措辞上了,大概意思是:平阳侯,你儿子有病,得治,不能耽误了,朕给你派了专业人士来看看,希望对你傻儿子的病情有所帮助。  

同时,朱慈烺还隐晦表达了关于东厂误抓人的歉意,赏赐了一些丝绸。  

“臣徐青山叩谢天恩!”  

徐青山直接就来了一个大礼谢恩。  

宣完旨后,传旨太监笑眯眯的过来扶起徐青山,指着徐明武道:“这就是武公子?”  

徐青山推了推发愣的徐明武,皱眉道:“快给沈公公行礼!”  

徐明武哦了一声,就要跪下磕头。  

沈公公眼快手疾,连忙抓住了他,道:“武公子这是做什么,真是折煞咱家了!”  

徐青山瞧了他一眼,接着沉着脸道:“丢人现眼,还不滚下去!”  

“平阳侯,咱家理解你的心情,不过呢,孩子都这样了,您也不必这么严厉。”  

说着,沈公公冲着身后身官袍的家伙道:“吕太医,去给武公子瞧瞧。”  

吕太医应了一声,在侯府管家的带领下前往徐明武的住处。  

沈公公看着面露担忧的徐青山,笑道:“平阳侯,您放心吧,这位吕太医,从事失心疯研究数十年,一定会治好武公子的!”  

徐青山笑呵呵的应了两句,心中却是着急,这小子压根就没病,明显是在装疯卖傻,若是被这吕太医看穿了,岂不是麻烦!  

后院中,徐明武正在和吕太医扯皮。  

“我说了,我没病!”  

“武公子切勿讳疾忌医。”  

“我没病,你说我有病,那你如何证明我有病?”  

“有东厂同仁的鉴定书,给你鉴定的医士是从我们太医院退休的”  

“他是他,你是你,你能证明我有病吗?”  

“可以!失心疯患者一般情绪不稳定、忧愁、烦燥、兴奋、紧张、呆滞、健忘、冲动、睡眠障碍、异常、闭门不出,老夫观察你良久,觉得你占了至少五条!”  

徐明武惊了,不满道:“那你说说,我占了哪五条?”  

吕太医抚须道:“你接旨时面色紧张,时而呆滞,此刻烦躁不安、言语冲动,再看你眼带发黑,脸色潮红,定然是睡眠障碍、异常,说不定还有健忘!”  

“不可能,我记性好着呢!”  

“哦?那你将沈公公方才宣旨的内容重复一遍,若你能说出,便是无病,老夫转身就走!”  

徐明武整个人都傻了,古人的记忆力这么好吗?  

见患者不说话了,吕太医拿出一个医药箱,展现出内中十八般兵器道:“治疗失心疯的办法有很多,有针灸、颅钻、拔牙等诸多疗法,你要选哪个?”  

徐明武摆摆手道:“你也甭废话了,都给本少爷走一遍吧!”  

吕太医盯着他,半晌不语。  

然后,老太医转身就走。  

徐青山迎了上来,道:“太医,犬子的病怎么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