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1章利益,究竟是什么益(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便是「智慧」!  

比如上古之民亦耕田,然上古之民耕田之法,今可复用之乎?今一农夫之力,与上古之农夫无差,然其产得益也,此便为人之灵也。春秋之时以铜伐木,如今又是如何?汉初遇山沟深堑便是束手难行,然如今五行雷出,可移山也!此等皆为人之灵也!  

众人顿时纷纷为全球变暖贡献了一份力量。  

在南中各族大姓心中,尤其是一些年长者的观念里面,大汉依旧是一个非常遥远的概念。  

川蜀之地难行,从川蜀到南中,也是同样的难走,正是因为不好走,所以就懒得走了,然后因为自己懒得走,就觉得所有人都是走不了。  

这样的观念长时间驻留在南中的这些人心中,雍氏的叛乱,难免也是有这样的想法,觉得大汉即便是想要治理南中,手脚一时半会也伸不过来,自然就是当地乡绅为所欲为了。  

可是如果说就像是诸葛亮最后的那句话一样,川蜀的这些山沟深堑被打通了之后…  

徐晃在川北正在大兴土木,修整山道,拓宽瓶颈之处的消息,南中大姓当然不可能不知道。  

众人沉默了下来,一些人似乎领悟到了一些什么,但是也有一些人似乎抓住了什么,又似乎不太明了。  

其实,诸葛亮已经是说得很简单了。  

更高深的那些,诸葛亮没有说,说了这些人也未必能懂。  

南中,说好听一点,叫做边缘地带,说不好听的,就是和蛮荒接壤。之前华夏人以为蛮荒就是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用,但是现在观念也渐渐的被斐潜所改变了。  

蛮荒,就意味着什么都没开发!  

就像是面对从来不穿鞋子的小岛居民,有人悲观,有人狂喜。  

想要登门,一户户的撬开小岛居民的门,无疑是一个非常费时费力的事情,可如果说能让这些小岛上的居民自己来,到商铺前排队…  

想要这样的转变,其实也不难,只需要让这些小岛居民感觉到了鞋子的舒适就可以了。  

而这些更好用的工具,更舒适的物品等等,华夏都有。  

在长安三辅已经是被人嫌弃,没有人喜欢用的东西,拿到蛮荒来,都可以换东西,金属矿石,木材香料,植物种子,珍珠玛瑙,牲畜毛皮,甚至实在是没有,换奴隶人口也行!  

哪一种不赚钱?  

谁去做不赚钱?  

之前是汉人自己都不够用,吃穿都是贫瘠,当然也就拿不出什么,可是现在随着农业工业的发展,粮食产量的提升,汉人不必全数被困在了土地上,其余产出物就会越来越多,可以用来销售的商品也就自然增加了。  

注重粮食产出,不是整天喊几声口号,然后将农夫绑在土地上便是算重视了,而是要让农业技术不断的进步,让亩产得到提升,而这个可以提升的空间,其实很大,即便是稍微一点的进步,都可以使得华夏收益良多。  

亮不才,得徐使君委任,当下为成都学宫司直是也。诸葛亮微微皱起眉头,看着众人说道,然亮调阅学宫学子名册,发现多为川中之人,而南中么…且不知诸位皆为家学相传,可媲美学宫乎?族内子弟,若是不得学,何得人之灵乎?此为吾主恩泽之一也。  

诸葛亮没等众人回应,径直又是说道:其二。如今徐将军于川中开辟修建道路…这道路一开,周边村寨顿时得益良多,亮就不赘述了…只不过这道路修建,亦是费时费力,故而仅能顾及大县大寨之处…如今南中民册缺失,诸位可各自上报,确定乡县村寨人数,以便后续修建道路…毕竟这道路可不像是器物,一旦确定,就难以再动…诸位可是要把握珍惜才是…  

众人相互看看,似乎从之前的同一阵线,忽然之间就变成了相互竞争,氛围多少有些诡异起来。  

其三么…诸葛亮继续笑着,笑容亲切,自然就是这南中之能者,各地之归属…诸位,可是明白了?  

1秒:biqudu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