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6章铁甲空围千仞垒,青禾暗度九重关(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是会将其美化成为盾牌,或是抵御,亦或是什么其他的词语,但是意思其实没什么区别…  

华夏需要矛,也需要盾!  

光强调矛,自然是不妥,但是一味的加强盾,放下矛,甚至是主动将矛踩断,藏起来…  

那也是该死的…  

这是想要引诱我,还是想要耗死我?或者…两者都有?  

斐潜的目光锐利起来,扫过地图上南北两翼的区域。  

精兵战术,是斐潜的优势,也是他的劣势。  

当然,都到了现在了,斐潜也自然不会什么突然就自废武功,然后走山东冗兵的道路…  

还是要有新办法,新思路才好。  

庞统这两天跑去关中后线,负责核对查验辎重粮草的收集储备了。  

斐潜在关中河东确实是推行了新政策,采取了新制度,让更多基层的寒门子弟,落魄学子有了晋升的通道,但是并不代表这些人一旦掌握了权力之后,不会改变…  

这似乎是很搞笑的一件事情。  

寒门子弟,落魄学子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可能对于那些仗势欺人的家伙没少去痛恨,可是真等他们自己获得了权力,却也免不了有些人就开始动不动拿捏起来,也不一定是为了钱财,而是为了享受可以控制他人的快感。  

所以时不时的就需要庞统这个将军府司直去洗刷一下这些滋生的霉斑…  

只有时时清理霉斑,才不会最终变成腐朽。  

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斐潜现在只能是自己先思考一下整体的战略思路,然后再去集思广益…  

作为领导者,最为忌讳的就是毫无主见。  

斐潜必须在心中先形成一些预案,然后再去听类似于庞统或是张辽的想法,发掘出这些人的思路当中的闪光点,和自己原先设想的预案相互结合,既不是坚持自己的观点,也不是完全听从属下的建议。  

斐潜认为,当下北方温县程昱的异动,以及南面司马懿撕开的荆襄战局的口子,都是曹军战斗力减弱,整体控制能力下降的表现,还真是…挺让人心动的…老曹同学,这算盘打得倒精…  

斐潜踱步到大帐前,掀开了门帘,出了帐篷。  

河洛夏天的风,带着草木生长的蓬勃气息涌入,也带来了远处隐约的、有节奏的锻造声和号子声。  

就在军营的远处,靠近河岸的区域,有一些工学士,正在指导降卒修复水利。  

而在更远的地方,是农学士们在田垄间示范新的耕作方法。  

河洛平原,这片饱经战火蹂躏的土地,正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恢复着元气,重新变得油绿、丰腴。那些曾经迷茫、惶恐的曹军降卒,在亲手播下庄禾,看到这些农作物生长起来后,眼中也渐渐有了光。  

这是一种属于生产者而非破坏者的踏实与希望。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新农夫,旧降卒,渐渐地在成了这片土地上新的根须,也成了骠骑军新的软肋。  

军队,这种暴力机构,就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民众,而刀刃向外的…  

对内多软,对外才会越强硬。  

当然,华夏历史上封建王朝之中,反过来的情况,也不少见。  

这一点陋习,必须要改变!  

眼前的这一切,就是斐潜新的战争模式。  

他必须要让所有人都在战争当中获利,而不是少数人。  

这全新的战争模式,核心是生,而非仅仅是战。  

摧毁易,建设难。  

曹操可以毫不犹豫地丢弃郡县兵卒,如同丢弃无用的辎重,因为他根植于旧的掠夺与消耗逻辑。但斐潜不行。他开创的这条道路,要求他必须能守护后方新生的秩序与希望。  

这意味着,在战场上,骠骑军必须是需要拥有绝对的、碾压性的、令敌人绝望的主动权!  

什么时候想打,什么地方打,打到什么程度,什么时候开始和结束,斐潜都必须要有主动权,就像是在西域平叛的时候那样。  

如果说斐潜打成了像是汉灵帝平西羌之乱的模样,那就是笑话了。  

想要快速平定,就必须给人活路。  

杀光烧光抢光的策略,只会一时快活,然后带来许多后续的麻烦。相信老曹同学一定对于此事深有体会。  

而不管是对于北线的河内冀州地区,还是对于南线的汝南荆襄区域,显然都是不可能采用三光策略,亦或是类似于斐潜在西域做的那种绝户计…  

毕竟经过华夏春秋战国腌制入味的士族大户,是很容易就能分辨出斐潜拆分鄯善王国的手段,并且加以反制的,而鄯善王国显然没这些知识,所以只能被动的承受。  

斐潜回到地图前,皱眉深思。  

那深壕高垒,是用人命和火药去填的巨坑。  

那么,究竟要怎样做,才能让曹操从这龟壳后面出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