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8章沉疴新刃除旧律(1/3)
斐潜这一次,要下一趟基层。
下基层这个事情,也不是只有斐潜才能做,但是想要做好,还真要一把手经常下基层,而不是派遣些鸡毛蒜皮荒诞不经的改个招牌就算是贯彻了思想,领悟了精神。
因为统治阶级的底层临时工,所有的权利都来自于上层的背书,或者是默许。
政治框架屁股上的屎,就要斐潜来负责擦。
斐潜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政治框架上的冗余量不足。
而从冗余不足,到过度冗余,中间的过渡时间很短,很难平衡。
大多数人,喜欢吃香喝辣,却不愿意面对吃完了喝完了之后所产生出来的屎尿。甚至不愿意接受其之间的联系。
这就像是走基层。
上头吃喝,下头受累。
越是堆积,越是污秽。
毕竟容易的事情,多半前任都做了,一任任留下来的,也等于是一次次的筛选,然后积累沉淀下来的陈年旧事,就像是一个个的地雷,处理不当就很容易直接爆炸了,也就导致官员在不出事逻辑之下,更倾向于规避实地调研可能暴露的问题。
当然,官员不愿意走基层还有更多因素,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问题,毕竟基层的官吏上头有太多的婆婆,稍微哪个婆婆不开心,小媳妇就得吃不了兜着走,可是如果是身为一地的主事官员,也不走基层,甚至连治下的普通兵卒百姓什么情况,都是一问三不知…
要么就是装傻,要么就是将所有人当傻子耍。
毕竟能爬到主事级别的官吏,都不太可能是个白痴傻子。
而且主事的官员一般对应的婆婆不多,不管是掌握的资源,还是可以施展的空间,都会比一般的基层官吏要大,所以么…
就像是这一次,斐潜也是没有提前通知,直接一大早就带着许褚等护卫,到了讲武堂的训练场。
汉人,羌人,都是大汉当下的底层。
菜鸡互啄,并不是斐潜想要的结果。
参律院的职权,看起来很了不起,但是实际上能做的事情并不多,而且因为本身其定位的原因,导致不可能太亲民,所以斐潜即便是将陇右汉人羌人的事件交给参律院处理,也未必能有什么好的处理结果。
斐潜现在需要再短时间内展示出一种态度,然后再让手下根据自己指出的方向去做事,所以斐潜只能是亲自出手。
有些事情,要从地下往上,很难,但是想要从上往下,却很简单。
斐潜现在的护卫队列,比早些时候要大得多了。
不是说斐潜喜欢这样的排场,而是必须要这么做。
骠骑大将军到!
接到了斐潜到来的消息,讲武堂内外的兵卒军校齐齐恭迎,在见到三色旗帜之下,露出了斐潜的身影之时,便是一同行礼,同声欢呼:骠骑万胜!
这呼喝之声,所蕴含的力量,宛如怒海波涛,汹涌澎湃,又是像天崩地裂之中在重塑乾坤!
时代在变化,斐潜也在变化。
有的变化是斐潜本身愿意的,但是也有一些变化是被迫的,甚至有些反感的。
可是有一点是相同相通的,就是所有的一切,都是从实际出发,符合利益需求。就像是斐潜来讲武堂,当然不是斐潜在骠骑府内闲的无聊,出门找什么小伙伴去爬山上树掏鸟窝。
斐潜来讲武堂,是因为甲鱼提出的羌人汉人的问题的延伸。
老甲鱼也不算是坑斐潜,或许是老毛病发作,也或许是对于斐潜的某种考验…
斐潜之所以选择以讲武堂来破局,是因为讲武堂内,也有不少的羌人兵卒。
战争一旦展开,不管是长期的对抗,还是局部的反复,都需要兵卒,都会有伤亡,而人不像是韭菜,或是野草,春天来了就会自己生长,随时都可以割取,而是需要至少十年,二十年的时间才会成长,成材,所以斐潜必须在今天就要至少考虑到二十年,甚至更为长远的事情。
斐潜今天到讲武堂的训练场,就是为了树立一个榜样,一个模版,来对冲之前在陇右羌人和汉人之间的矛盾。
只有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相互信任,才能打赢眼前的这一场战争。
陇右事件之中,汉人有错,羌人也有错。
这并不是斐潜和稀泥,或是各打五十大板,而是在这个事件当中,体现出来了在当下的汉人和羌人,依旧处于一个相互对立,相互侵占的环境下。
这种事情一旦处理不好,菜鸡互啄,然后很容易就引发到了一群鸡飞狗跳,场面混乱之下,混杂进来什么东西,都不好说了。
汉人的观念,需要治理。
羌人的习俗,也需要治理。
任何事情,都不能既要守旧的习惯,又要开放的躯体,还要依附的生活,却在口头上追求独立,遇到好处便是要偏袒,遇到困难就示弱。
羌人汉人之间的对立,相互不合作,谁都觉得自己是吃亏的一方。
这本身就很有问题。
也很难让斐潜不怀疑,后面藏着些什么魑魅魍魉。
但是从某个角度来说,魑魅魍魉就跟苍蝇一样,只要有黑暗,就必然有这些玩意,可是如果蛋上没缝,苍蝇也叮不进去。
所以,大多数人都会止步于此,却鲜有人考虑为什么原本好好的蛋,忽然就有缝了?
是什么冰冷的,坚硬的,残酷的东西,敲裂了蛋?
利用民众打民众,确实在某些时候会让官吏,以
下基层这个事情,也不是只有斐潜才能做,但是想要做好,还真要一把手经常下基层,而不是派遣些鸡毛蒜皮荒诞不经的改个招牌就算是贯彻了思想,领悟了精神。
因为统治阶级的底层临时工,所有的权利都来自于上层的背书,或者是默许。
政治框架屁股上的屎,就要斐潜来负责擦。
斐潜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政治框架上的冗余量不足。
而从冗余不足,到过度冗余,中间的过渡时间很短,很难平衡。
大多数人,喜欢吃香喝辣,却不愿意面对吃完了喝完了之后所产生出来的屎尿。甚至不愿意接受其之间的联系。
这就像是走基层。
上头吃喝,下头受累。
越是堆积,越是污秽。
毕竟容易的事情,多半前任都做了,一任任留下来的,也等于是一次次的筛选,然后积累沉淀下来的陈年旧事,就像是一个个的地雷,处理不当就很容易直接爆炸了,也就导致官员在不出事逻辑之下,更倾向于规避实地调研可能暴露的问题。
当然,官员不愿意走基层还有更多因素,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问题,毕竟基层的官吏上头有太多的婆婆,稍微哪个婆婆不开心,小媳妇就得吃不了兜着走,可是如果是身为一地的主事官员,也不走基层,甚至连治下的普通兵卒百姓什么情况,都是一问三不知…
要么就是装傻,要么就是将所有人当傻子耍。
毕竟能爬到主事级别的官吏,都不太可能是个白痴傻子。
而且主事的官员一般对应的婆婆不多,不管是掌握的资源,还是可以施展的空间,都会比一般的基层官吏要大,所以么…
就像是这一次,斐潜也是没有提前通知,直接一大早就带着许褚等护卫,到了讲武堂的训练场。
汉人,羌人,都是大汉当下的底层。
菜鸡互啄,并不是斐潜想要的结果。
参律院的职权,看起来很了不起,但是实际上能做的事情并不多,而且因为本身其定位的原因,导致不可能太亲民,所以斐潜即便是将陇右汉人羌人的事件交给参律院处理,也未必能有什么好的处理结果。
斐潜现在需要再短时间内展示出一种态度,然后再让手下根据自己指出的方向去做事,所以斐潜只能是亲自出手。
有些事情,要从地下往上,很难,但是想要从上往下,却很简单。
斐潜现在的护卫队列,比早些时候要大得多了。
不是说斐潜喜欢这样的排场,而是必须要这么做。
骠骑大将军到!
接到了斐潜到来的消息,讲武堂内外的兵卒军校齐齐恭迎,在见到三色旗帜之下,露出了斐潜的身影之时,便是一同行礼,同声欢呼:骠骑万胜!
这呼喝之声,所蕴含的力量,宛如怒海波涛,汹涌澎湃,又是像天崩地裂之中在重塑乾坤!
时代在变化,斐潜也在变化。
有的变化是斐潜本身愿意的,但是也有一些变化是被迫的,甚至有些反感的。
可是有一点是相同相通的,就是所有的一切,都是从实际出发,符合利益需求。就像是斐潜来讲武堂,当然不是斐潜在骠骑府内闲的无聊,出门找什么小伙伴去爬山上树掏鸟窝。
斐潜来讲武堂,是因为甲鱼提出的羌人汉人的问题的延伸。
老甲鱼也不算是坑斐潜,或许是老毛病发作,也或许是对于斐潜的某种考验…
斐潜之所以选择以讲武堂来破局,是因为讲武堂内,也有不少的羌人兵卒。
战争一旦展开,不管是长期的对抗,还是局部的反复,都需要兵卒,都会有伤亡,而人不像是韭菜,或是野草,春天来了就会自己生长,随时都可以割取,而是需要至少十年,二十年的时间才会成长,成材,所以斐潜必须在今天就要至少考虑到二十年,甚至更为长远的事情。
斐潜今天到讲武堂的训练场,就是为了树立一个榜样,一个模版,来对冲之前在陇右羌人和汉人之间的矛盾。
只有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相互信任,才能打赢眼前的这一场战争。
陇右事件之中,汉人有错,羌人也有错。
这并不是斐潜和稀泥,或是各打五十大板,而是在这个事件当中,体现出来了在当下的汉人和羌人,依旧处于一个相互对立,相互侵占的环境下。
这种事情一旦处理不好,菜鸡互啄,然后很容易就引发到了一群鸡飞狗跳,场面混乱之下,混杂进来什么东西,都不好说了。
汉人的观念,需要治理。
羌人的习俗,也需要治理。
任何事情,都不能既要守旧的习惯,又要开放的躯体,还要依附的生活,却在口头上追求独立,遇到好处便是要偏袒,遇到困难就示弱。
羌人汉人之间的对立,相互不合作,谁都觉得自己是吃亏的一方。
这本身就很有问题。
也很难让斐潜不怀疑,后面藏着些什么魑魅魍魉。
但是从某个角度来说,魑魅魍魉就跟苍蝇一样,只要有黑暗,就必然有这些玩意,可是如果蛋上没缝,苍蝇也叮不进去。
所以,大多数人都会止步于此,却鲜有人考虑为什么原本好好的蛋,忽然就有缝了?
是什么冰冷的,坚硬的,残酷的东西,敲裂了蛋?
利用民众打民众,确实在某些时候会让官吏,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