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 举世皆知(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都被鲜血染红。  

眉骨处的伤痕并不算小,但真正麻烦的是伤口处的森冷剑气和煞气纠缠着,影响着神雷道君的伤口愈合。就算她能够以雷法抹出煞气的影响,但剑气却也不是她此时能够压制住的。  

而且造成这一伤痕的还是小屠夫,刚才那一剑没有把她半个脑袋都劈掉,已经算是她福缘深厚了。  

“神雷道君,我们之间并无仇怨,我不想斩杀你,退下吧。”苏安然沉声说道。  

宋白夜和青玉,已经借助小屠夫的出手,快速回到了苏安然的身旁。  

刚才青玉那句让苏安然快走,其实便是在担心小屠夫会被雷威所克制,眼下见到小屠夫并未被雷威所伤,内心便也放松下来,不再似此前那般紧绷。  

“哈。”神雷道君惨笑一声,“你们果然是作恶多端的魔头!”  

苏安然眉头一皱,身上隐有煞气激发。  

“我是奈何不了你们,但我不信这天元就没有人能够奈何得了你们!”神雷道君怒吼出声,“我已经将你们的所作所为以龙虎山雷符传递天下了,你们等着接受天元万千修士的讨伐吧!”  

言语刚落,便见雷光闪耀,却是神雷道君以雷法迅速远遁离开。  

苏安然只是略微迟疑了一下,便已经看不到神雷道君的身影了,心中也有些无奈的叹息一声。  

人家选择燃烧精血生命力来增加自己的遁术,苏安然就算再一次进入人剑合一的无我状态,短时间内也追不上神雷道君,所以也犯不着如此玩命。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神雷道君已经将他放弃斩杀裂魂魔山蛛而是和唐信安交手的事,传告整个天元秘境,所以此时再将神雷道君斩杀,也已经无济于事了。  

看着神雷道君离去,苏安然才终于转过头望向宋白夜和青玉两人,道:“你们没事吧?”  

“没事。”  

青玉摇了摇头,道:“不过白夜为了保护我,吃了神雷道君的一击,虽然对方没有认出他的本体,但也将我等都认为是邪物之流了。”  

宋白夜的情况非常特殊,不过正常人也的确不可能认得出他的本体到底是啥玩意,但看他浑身邪气凛然的模样,将他归类到邪物之流,也的确不算错就是了。尤其是龙虎山出身的天师,更是专门降妖伏魔,跟宋白夜属于天然的对立阵营,所以神雷道君要追杀宋白夜,倒也是正常的事。  

“我追着唐信安走了之后,你们那边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  

“盛七和昆仑派三长老都战死了。”青玉叹了口气,脸上满是无奈之色,“盛七本就不如谭星,此前有我们从旁协助,还能够稳压谭星一头。但小屠夫走了之后,我和宋白夜再怎么联手,也弥补了其中的差距,所以最终还是被谭星抓到了机会,将盛七的兵魂撕裂…”  

后面的话,青玉没说,但苏安然却已经明了。  

盛七的兵魂被直接撕裂破碎,整个兵阵都会遭到重创,所以如果盛七死了的话,组成兵阵的其他弟子恐怕也是死伤惨重,甚至以谭星如今的性子,这些弟子恐怕一个都不会放过。  

“不过我们也趁机重创了谭星,短时间内它肯定是没办法作乱的。”青玉又补充了一句。  

“那只裂魂魔山蛛呢?”苏安然问道。  

他知道,青玉和宋白夜都要逃跑,神雷道君也一路追杀过来,现在再想回去斩杀那只裂魂魔山蛛已经来不及了,因为并未再度开口提这件事。  

“夏长歌破了你的剑阵。”青玉一边说着,一边将苏安然此前遗落的银河拿了出来。  

作为剑涌的专属配套飞剑,此时的银河却是黯淡无光,全然没有半点星河璀璨的光晕,甚至还有阵阵异味,显然是被腐蚀得相当严重,恐怕也是难逃回炉重造的下场了。  

“然后她和裂魂魔山蛛联手,想要杀了神雷道君,毕竟单论威胁程度,还是神雷道君更具威胁。”  

苏安然知道青玉所说不假。  

昆仑派三长老的五行流转之术的确威力巨大,但那却是需要有人争取时间,属于生效非常的缓慢,所以一旦被人针对的话,他的五行流转之术就彻底失去效果了。  

反倒是神雷道君,只要能够困住裂魂魔山蛛的行动范围,那么由她出手的话想要斩杀裂魂魔山蛛的可能性就相当大了,毕竟那个女人可是能够引动天劫的存在。  

因此对于裂魂魔山蛛而言,谁更具威胁几乎是不用思考的事情。  

“看她还能追杀你们,想来是没有成功。”苏安然点了点头,“是昆仑派三长老替她挡住了必死的一击?”  

“是。”青玉点了点头,“他临死前还说了一句,灭世大劫的因是应在了唐信安的身上,他们觉悟得太迟了,所以让神雷道君立即知会天下宗门,让他们做好应对的准备。”  

苏安然面色沉默。  

片刻后,他才对着青玉叹了口气:“抱歉,我…”  

“不用道歉,我能理解的。”青玉笑了笑,“换了是我,我也会做出和你一样的选择。…太一谷门人,从来就不缺乏血性,不是吗?虚以为蛇的和唐信安合作斩杀了裂魂魔山蛛后再和其翻脸,这不是我们宗门的作风。”  

裂魂魔山蛛牵扯到因果之事,虽然只有他苏安然一人。  

但实际上,却是间接影响到了包括青玉、九师姐宋娜娜,甚至是整个太一门在内的无数人。  

所以若是聪明一些的做法,那么自然就是和唐信安虚以为蛇,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