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泰迪的下落(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我之下。所以未来一旦成势的话,这便是上百名上仙第七境的修士了,甚至其中一半…不,哪怕只有三分之一,福源足够深厚的话…”  

后面的话,罗轻衣没说出来,但所有人都知道什么意思“这…这不就是第二个龙虎山了吗!”黄一平惊呼一声。  

“呵,第二个龙虎山?”文尊轻蔑一笑,“那些牛鼻子不过是自吹自擂而已,要是真有那么多半仙,这天元大陆哪还有其他皇朝和大宗什么事?”  

天元大陆上有一句话广为流传。  

西北龙虎山乃是道宗大家,活了数千年的半仙人物数不胜数。  

但实际上,天元大陆很多人对此都颇为不屑。  

那些大宗门大皇朝,又不是没和龙虎山的真人较量过,你有几斤几两谁不清楚啊?  

要真的是有那么多上仙第九境的陆地神仙,天元大陆早就唯道是尊了,哪还有释道儒之争,哪还有武道什么事。  

更何况,够资格称一声大宗门大皇朝的,哪家没有几位还能在世行走的陆地神仙坐镇?  

所以,龙虎山的境况实际上是相当尴尬的。  

如乾元皇朝这般的大皇朝,还有如玄武宫这般的大宗门,那肯定是看不上眼的,绝对这些牛鼻子就是在吹牛逼。而那些实力不如的,自然不敢看不起龙虎山,但对这群吹牛逼的牛鼻子也同样没好感,所以他们惹不起难道还躲不起嘛,这也就导致龙虎山的道士,日子过得不是很舒坦。  

当然,如果真碰到妖邪之事,那这群牛鼻子老道士还是真的挺牛逼的。  

不过也就仅此而已了。  

黄一平讪笑一声,不接话。  

文尊作为走南闯北的王爷,自然是跟龙虎山的道士打过交道,而且他还是乾元皇朝的王室子弟,所以他有资格看不起那些牛鼻子,但黄一平作为一名阉人,可没有这种资格。他只知道,龙虎山那些道士,修炼的功法的确非同寻常,这也就导致了他们的上仙境修士相当多,尤其是法相、九雷、纯阳这三个境界。  

“那个小女孩,又是个什么情况?”文尊再度问道。  

“不知道。”罗轻衣摇了摇头,脸上浮现出一抹惊惧,“我只瞄了一眼,就双目刺痛,根本不敢望气。”  

说到这里,罗轻衣又重重的吐出一口浊气:“当时我若是望气,怕是会当场暴毙!”  

“较之你师父,如何?较之大柱国,又如何?”  

乾元皇朝如今明面上,有三位上仙第九境的陆地神仙。  

大柱国齐修平算是半个。  

当朝国师算是另外半个。  

剩下两位里,一位是内监司的大总管,是昔年先皇的贴身太监,如今则只负责当朝皇帝的安危,不会在外走动。  

而这最后一位,则是王室中人,深居皇宫之内,文尊见了都要喊一声太祖爷爷。  

罗轻衣苦笑一声,然后叹了口气:“和大柱国相比如何我不知道,但我师父肯定不是对手。”  

听到这话,文尊脸色当即一变:“立即传信出去,计划有变,让大柱国停止行动!”  

“赵宗师,你是说,乾元皇朝意图对我宗不利?”  

“此前或许会有这种想法,不过现在…”赵业看了一眼跟在苏安然身旁的小屠夫,然后摇了摇头,“现在恐怕是不会有这种想法了,反而是会尽可能的交好于你。”  

玄武宫门人回了庭院后,赵业便趁着乾元皇朝的人不注意,立即溜身而出,独自前来寻找苏安然了。  

不过此时接待赵业的地方,并不是在正殿,而是回了苏安然的庭院。  

若不是赵业在众人回了庭院后便立即赶过来,只怕他现在连一个人都找不到了。  

而赵业过来之后,也很干脆,直接就将乾元皇朝找上他们玄武宫,意图来探听太一门虚实的事都给说了出来。不过玄武宫终究是外人,所以乾元皇朝后续准备了什么手段,赵业自然是不知晓的,但他多多少少也能够分析出一二来,毕竟一千年前乾元皇朝和玄武宫打起来的时候,他也是上过前线的。  

“但这也只不过是缓兵之计。”赵业开口说道,“苏掌门的太一门有如此浓郁的天地灵气,乾元皇朝的人不心动那是不可能的,只是在没有彻底探听清楚太一门的虚实前,肯定不会贸然动手的。…我猜,接下来乾元皇朝很可能会出动好几位陆地神仙,一举拿下你们太一门。”  

苏安然知道,所谓的陆地神仙,其实也就是基本等同于玄界的道基境巅峰。  

不过因为天元秘境的功法问题,所以这个境界的天元修士自然不可能强于玄界。  

“乾元皇朝的陆地神仙多吗?”  

“目前在世活跃的,有两位。另外他们的大柱国齐修平和国师罗盛,各算半个。”赵业开口说道,“前者于军阵加持下,拥有半仙之威;后者则在王都凭借法阵之利,也同样拥有半仙之威。”  

听到这话,苏安然便放心了。  

乾元皇朝的顶端战力,已经不足为虑。  

“那你们玄武宫呢?”  

赵业苦笑一声,无奈的说道:“说实话,我们玄武宫不超过两手之数,但其中过半乃是残躯之身,如今都在闭死关,不到宗门覆灭的危急时刻,绝不会出手。所以明面上,只有两位,一位是我们掌门,另一位则是太上长老。”  

苏安然点了点头。  

他又没有打算覆灭乾元皇朝——当然前提是这个皇朝的人要懂事——所以只要乾元皇朝不和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