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永不归来(6K)(1/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昔者魔潮灭世,世尊赤足行于废土,救度苍生。  

便是这样一件麻衣,一件斗笠。  

如一束天光照进废土,活命无数,安抚了无数惶恐的灵魂。  

在那段艰难的时光里,世尊自己也在困惑、迷惘、求索。  

按照佛典记载,那时候追随祂的人最多时候有三千众,最少的时候只余一人。  

只余下的那一个,就是文殊,号称“智慧殊胜”。  

文殊对世尊不离不弃的追随,这段经历在佛经中又称“三千劫灭,一世缘生”,在这之后,才来了普贤。  

普贤执理德与行德,系统地整理了世尊经传,搭建大乘佛教,帮助建造无上净土。  

但有了象征着智德、正德的文殊陪伴,才在灵光中诞生了最早的净土雏形。  

在时隔难以刻量的岁月之后,文殊竟然再见尊容!  

祂癫狂过,悲伤过,也失控过。  

最后祂独自咀嚼。  

祂有无穷的愤恨,无限的委屈,尽都化作悲声。  

“我…”  

文殊颓然跪倒在山道,泣不成句。  

那赤足麻衣的僧人并不说话,只是略低着头,温暖地看着祂。  

高穹风云翻滚,汇成一张巨佛的面容。  

这张佛面比世尊本相更显慈悲,也更见恢弘。  

“你说你从未背叛——世尊身死之时,你何在?!”  

地藏的宏声,仿佛雷霆轰隆在耳边,叫姜望耳中裂血!  

以他对声音的掌控,竟被他所听闻的每一个字刺痛。  

这还是有鲲鹏天态庇护的结果。  

当然此刻他也在鲲鹏天态里天旋地转,再不能维持那从容姿态。  

“我在!我怎么不在?!”  

污浊水人嚎啕大哭:“我在祂旁边,我看着祂死!”  

那张巨佛之脸,仿佛整个地嵌在了穹顶。一霎压低,瞬念千百丈的下沉,几乎要把你吞进祂的慈悲!  

“为何你只是看着?”  

“昔者传经予你,而你抱经无言。”  

“世尊当年到底是怎么死的?说!!”  

超脱者之间的战斗,本来极难有如此直观的差距体现。  

但作为曳落族人的无罪天人,恰好在天海之中,其所倚仗的力量,全方位被地藏压制——就如世尊当面!  

给祂一千次一万次机会,祂也不能对世尊出手。  

巨佛的面容不断下坠,恐怖的压力不断加剧。  

无罪天人的眼睛直接爆开了。  

炸开一朵血的花,花络向四面八方蔓延。  

污浊水人变成了血丝裹缠的人!  

“如来何死,永恒何寂——说来!”  

巨佛的眼睛里,不仅映着这尊跪于山道的污浊水人,还隐约照出一片浑浊的海,无垠浊海中载浮载沉,有一部莲花状的经文,正在逐渐清晰…  

跪在山道,泪流满面、血络满身的澹台文殊,却抬手猛然撑住了山阶!  

祂的眼泪滴在石阶上,嗒嗒嗒敲出一行脊直锋正的道字——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祂的脊梁仿佛正是被这句话撑起来,祂正是在这句话里找到了力量,才有永生的勇气。祂撑着山阶也撑着自己,就这么抬起头。  

繁杂气流如龙而起。  

文殊抬首,万气开天!  

乾坤清气,浩然正气,碧血丹心,丹心赤气,化龙文气…  

三十六文气绕身而游,或成碧竹有节,或为赤龙在天,为祂张织起如此美好的景云。  

兼修三十六种文气,证得万世文心,乃当代儒家第一宗,仅次于至圣孔恪的大学问家!而祂并不属于四大书院里的任何一家,也不在书山学海,而是深藏在孽海深处。  

文气景云一放即收,仿佛收归为澹台文殊的腰带。他束腰之后略显单薄,却更见挺拔,再次与麻衣僧人、与天穹巨佛对面。  

巨佛眼睛里的经文,消失了!那片浊海也看不见。  

“世尊已经死了…”澹台文殊呢喃。  

“世尊已经死了!”祂大喊。  

祂蓦地站起身来,眼窝中也翻出一对血色的眼睛!这一刻炙烈的凶焰在祂身周跳跃,连侵近的佛光都被焚化,甚至反过来向那巨佛侵夺。红色凶焰一霎爬满整座五指梵山,显现出千奇百怪的怪物之形…  

恶观满灵山!  

时至此刻,祂才真正体现了孽海三凶的姿态!  

站在祂身前,那样温暖看着祂的麻衣僧人,已经不见了。  

就像祂所理解的那样,世尊永不归来。  

“世尊虽死,其志永存。”那张巨佛的面容从高穹走下来:“地藏洞达,成住坏空。我当永志,为我永恒——”  

迎面一团凶焰扑上去。好似龙入海,虎下山。  

凶焰完全包裹了地藏的金身,这时又有种种文气在其中翻腾。凶焰猛蹿!大炽大烈!  

文殊以手指曰:“谓我吉祥,谓汝炽盛!”  

据《薄伽梵六义》所载——“如来猛焰智火,洞达无际,故曰炽盛!”  

地藏为恶焰所焚,却并不抵抗,金身镕成了金色的液滴,令凶焰更加炽烈。祂在火中,只是那么忧伤、那么慈悲地看着澹台文殊,向祂伸出佛掌:“文殊,相信我,一切都还来得及。那一切都还没有结束——跟我一起,我们来实现世尊的理想。”  

“你跪下。”澹台文殊说。  

地藏看着祂。  

澹台文殊道:“你也对我跪下,向我忏悔,给我你的平等——我再来跟你说理想。”  

地藏丝毫不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