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刺王杀驾(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的生命本质:“黎国天子把他想得太体面!徒然听老狗骂街,伤我耳识!”  

霄玉是玉清金册的看管者,玄元是元始玉册的看管者,金册敕国,玉册敕真,是玉京山最重要的权柄体现。此二位真君,都是常年不问世事,一心在玉京山坐关修行。  

宗德祯暴露一真道首的身份后,正是他们两个联合西天师余徙一起,压制了宗德祯的掌教权柄。  

此时此刻,面对在玉京山顶跳脚的原天神,他们也很是愤怒。  

道门三尊是远古时期就存在的伟大者,早就不问人间事。不是圣地磨灭这样的大事,根本不要想惊动祂们。  

甚至于就算圣地磨灭,祂们这种层次的存在,也未必还会在意了。  

道门乃修行之源流,道脉三圣地乃宗门之魁首。  

他们这些个站在现世顶点的真君,总不能像个三岁孩子一样焚香告状,说被人踩在头顶上欺负了?  

玉京道主恐怕要气得先把他们抹掉。  

但今日之原天神…除了执掌玉京山的宗德祯,还真没人能挡得住。  

而一时半会,也没办法立即推出一位玉京山大掌教——说得现实一点,怎么也得现任掌教宗德祯死得透了,事情有个清晰的定性。哪些人有问题要一并清洗,谁又能干干净净地参与最后的竞逐。  

诚然玉京山上的几位真君气得面红耳赤,在玉京山上空耀武扬威的原天神,事实上这时候也暴跳如雷。  

那凤凰天碑就落在玉京山的山顶呢!纹刻如此清晰!是真切对玉京山产生了压制的,阻绝了宗德祯对玉京山力量的调用。这也是余徙他们能够如此轻易压制掌教印的重要原因。  

但狗日的宗德祯即便是死到临头放狠话,也不敢针对凰唯真。  

祂老人家不过是过来骂了几句话,却被拿出来当做典型!  

岂有此理!  

“你他妈的宗德祯!来单挑!你算个什么东西!也敢跟爷爷叫唤!”  

白眉青眸的少年在玉京山高空跳脚:“狗眼长到天上的老鼠种,吃绝户屎的臭鳖孙!当初卖屁股才上了玉京山——”  

“尊上!!!”  

这时一声响亮的高喝,打断了原天神的即兴。  

却见得一尊如山峰般雄壮的尊躯,在茫茫云海之中降坠了身形。  

此尊右眼深幽一片,左眼星河环转,以混洞太无元高上玉虚之炁构成外躯,端的是威严恢弘。正是只有参透《混洞太无元玉清章》的修行者,才有机会召显的元始大道君!  

来者当然是楼约,相较于曾与姜望争锋的时刻,此时已然登顶,是货真价实的衍道绝巅。  

他以宇宙混洞之双眸,注视着原天神:“该出的气您尽管出,有什么不合意的,也自求顺遂。但得罪您的人,已不是我玉京山大掌教,您是否应该冤有头,债有主?”  

宗德祯是怎么上玉京山的,大家都知道。  

说他卖屁股。  

这屁股卖给谁?  

再让这原天神口无遮拦下去还得了。  

越说越过分,越骂越没边!  

原天神当然不在乎一个楼约,登顶也好,没登顶也罢,在祂面前区别不是很大。至少得有宗德祯的实力,又彻底把握玉京山的支持,才能说在天马原之外,和祂顶两句嘴。  

真正让祂不得不在乎的人,在这尊元始大道君身后。  

楼约以恢弘之道躯,在云端侧身,于是所有人都能够看见——  

一道天阶铺来,天阶上有一尊缓步而来的冕服身影!  

红白青三色龙袍,飘卷着道门三脉的风云。  

“与天齐”的平天冠,仿佛承载永世之天衡。  

平天冠前轻轻摇动的旒珠,好似隔绝了世间的风雨。  

而从珠帘之后,显出那样一双难以形容的眼睛。  

仿佛和风细雨,却又隐见雷霆。  

大景天子姬凤洲!  

这位身担整个道国之牵挂、正为诸天外界所注视的君王,俨然是那场震动诸天、超脱层次的刺王杀驾的胜利者!  

而他在赢得胜利之后的第一件事,却是来到玉京山。  

甚至都没有站在天京城上空安抚一下人心!  

仿佛他并不是刚刚从一场激烈的生死争杀里走出来,毫无危险的感受,也绝对不需要去慌张地安排什么。  

这体现的是一种秩序。  

一种一切尽在掌握中的秩序。  

而原天神看着他。  

看着他垂在身侧的那只手。  

那只握权万界之极的手,很随意地拖着一个人…  

一具尸体。  

那是一具根本无法直视的尸体!  

在看到祂的时候,就几乎要被祂所同化!  

即便是超凡绝巅的存在,也要被刺痛。  

也就是原天神这般的超脱者,才有资格注视祂的容貌。  

一真道主的遗蜕!  

大景天子姬凤洲,就这样拖着一真道主的遗蜕,踏着天阶,一步步走下来。  

“不好意思。”他平静地笑了笑,好像专注地看着你,又好像离你十分遥远:“想要完整地保留这具遗蜕…是以浪费了些时间。”  

当代景天子根本不怎么像他那个殚精竭虑几乎是累死的父亲,倒非常像景二。  

尤其这几乎如出一辙的该死的笑容!  

但细究下又有一些不同。  

姬符仁在皇帝时期的笑容,从容又霸道,温和却不容忤逆。  

在超脱之后的笑容,就更促狭随性一些。  

而姬凤洲的笑容是让人安宁的,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