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天之上(1/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随机推荐:  

这是在云台上铺开的一幕惊世奇观!  

现世的“根须”,竟被一尊真人所撼动。  

幻生幻灭的天象变化,仿佛一座围城。天倾地陷的绝境,都只发生在其中。  

而李一的剑,在绝境发生的前一刻,就已然出鞘,已然斩至对手尊身。  

因为太快,看起来像是同时发生,看起来像是剑在这样的绝境里经行。  

经行至此,斩开星笼!  

此时此刻仙光环流的姜望,上方是巨大的正开裂的星笼,流散的道韵几乎要翻涌成文字。  

而星笼之中,探出这样一只璀璨的手臂,握住了这样的一柄剑!  

剑横李一,剑抵末劫!  

“那是…什么?”  

惯来从容有静气的姬青女,下意识地前倾了几分。  

匪夷所思!他竟然在这只手臂上,看到了天道永恒的气息!  

难道姜望并没有挣脱天道?  

如此情绪饱满,如此意气风发,如此壮志雄心者!难道竟是天人?  

史书所载都为无情者,此般都不见。  

就在众人震动难言的目光中——  

那只永恒灿金的握剑的手,拔出此身,跃出笼中!  

一个额点日月天印、眸生金阳雪月,金发金身的姜望。高远,淡漠,而危险。  

第一次完整展现在人世间的先天永恒金尊!  

第一次脱出心牢,脱离道躯,在现世中存在。  

手握阎浮剑狱所化的天道之剑。在被斩破的心牢之后跃出,踩着无尽星光,一剑迎向李一所斩下的那一横——  

这一剑划过险恶命途,意欲写尽目标的一生。  

无论目标是何人,甚至哪怕是一道剑式。  

末劫之剑,当终结于此矣!  

天道杀剑·天不假年!  

真我姜望在和天人姜望的对决中得到成长,同样的天人姜望也在真我姜望身上所获良多。  

一条直线怎么被写尽?  

当然是把它写在纸上,化无穷为有穷。  

先天永恒金尊被这样的手段对付,也这样对付李一。  

所以这柄天道剑,是托着李一的剑痕在走,宛如白纸,映衬墨痕。  

但李一的剑,仍然在前行。  

直到现在也看不清这柄剑。  

不知道它有多长、多宽,厚或者薄。它仿佛并不存在,但的确有剑的实感。它并非隐去了行迹,而是它本身即由无数的“一”来组成,是万物之初,最细微的度量。  

视线无法将它捕捉。  

神识也无法将它追及。  

这一剑好漫长,仿佛没有尽处,不将一切毁灭,绝不结束。  

撕拉!  

天道之剑在这时发出纸张撕破的裂响。  

这柄以阎浮剑狱为基础、贯彻了永恒金尊力量,理当坚不可摧的剑,竟然生出分明的裂隙。  

这条线不被约束。  

李一的剑斩破了纸,在纸外继续延伸!  

先天永恒金尊索性一抬剑柄,加速了这柄天道剑的崩溃,令它绞缠着天之道韵,碎飞满天。  

每一道剑身的碎片,都暴耀出刺骨的寒芒。寒芒如潮,铺天盖地,皆向末劫之剑而去。  

如雪江回吞!  

视线虽然不能够捕捉李一的剑,剑气却锁住了剑气,天道却触及了末劫。这一剑更将围绕末劫之剑的因果线一霎清空,使得李一这一剑孤独存在,再不可借力于其它。  

此为“缘空”之剑!  

无数纤细的因果线断飞后,末劫的力量依然在前行。  

缘空之后,末劫之剑仍旧存在。  

它本就不依附于任何因果,在过去、现在、未来,都是一以贯之的强大。  

而只见,那才从心牢中走出来,握天道为剑的先天永恒金尊,眉心霎时出现一道裂痕!继而永恒崩碎,道躯瓦解。不朽的整体,竟溃作一捧劫灰。  

这才是现世极限的力量。  

李一并不保留的末劫之剑,根本不可阻挡。  

但有这样一拦,姜望和仙龙法相合力斩出的“天倾西北,地陷东南”,也就真实发生,动摇现世,触及李一本尊。  

末劫之剑先于所有,“天倾西北,地陷东南”紧随其后,这也就造成了姜望虽是第一时间拔剑,呈现的却是反攻的姿态。  

而劫灰一捧飞洒,其中有一个赤金色的光点,重新倒跃回姜望的体内。  

那是与末劫之剑交锋的“先天永恒金尊”的核心,事实上是姜望赤心神通的拟化。  

真正的天道天人,被封在定海镇之中。姜望费了那么大力气将祂封镇,当然不可能那么随意地放出来。  

甚至于时时警惕,绝不放松。那尊天道天人,虽然失去了“我”,又被镇封起来,不再拥有高速成长的可能。但那毕竟也是“姜望”,是仅次于姜望自己的现世第二真人。  

在对封印的不断加固之余,姜望于定海镇也有日常的维护,譬如时不时会释放一些天道力量出来,随手将它斩除,几等于持续不断地给天道天人放血,以此消耗甚至抹去天道天人的自我成长——对于这样的经历,想必现在正在万界荒墓里鬼龙魔君,会深有感触。  

这些归属于“先天永恒金尊”的力量,就被姜望收集起来,作为拟态的根本。再糅合一点真我,融入歧途、不周风、三昧真火、剑仙人四种神通的力量,最后以赤心神通为容器,再造一尊“先天永恒金尊”!  

赤心神通作为此尊的载体,本就是囚笼,使得这具“先天永恒金尊”始终在姜望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