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柳条抽枝成新绿,长堤旧枕复何年(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掌,是我当年所创。取钱塘蛟气,掠东海龙意,合大越国势…”  

越国太宗文衷的声音!  

文景琇保持着按剑起身的姿势,就此不动了。他屏息凝神,专注地听着。他听出来这是太宗在任秋离的驱使下,与姜望战斗。他听得出来这是太宗对姜望的示好,是太宗在诸般限制之中求争死亡的自由!  

但为什么这段话会让他听到呢?  

难道是要表达对他这个后世子孙的不满?  

不。对于后世子孙的愚蠢,太宗当然是有不满的。但在木已成舟之时,表达不满毫无意义。太宗那样的人物,不会做毫无意义的事情。  

就连他文景琇都不会纯粹地宣泄情绪。  

名为文衷的那位传奇,一定有什么讯息需要传达。  

且只有此刻的他能够接收。  

仰看着那尊塑像已经看不真切的面容,文景琇忽然间想明白了什么。当场一翻手掌,结出江山龙印。他的五指大张,向着太宗塑像的面部,仿佛要将其托举。  

以掌覆面,不敬上贤。  

但这一掌托到一半,又翻覆山河,变印为指,如雷霆乍出于重云之间,点出万里惊神。  

这一指正在太宗塑像的眉心处!  

血脉对应,尊位对应,环境对应,印法对应,指法对应…好像一张跨越时空的票据,对上了所有暗记。  

历史在血液中回响!  

先代筚路蓝缕,文氏起于草莽,涓滴过往汇钱塘。  

文景琇自灵魂深处生出一种几乎伏地的战栗。  

世间一切都静了,耳边只有太宗文衷最后的声音,带血的赞叹——“好剑术!”  

他知晓太宗的历史投影也死去了。  

面前的太宗塑像,那影影绰绰的辉光,倏然间汇成一处,化成一卷黄轴,跌落下来。  

文景琇仿佛看到太宗的身影,跌回历史长河,而那卷黄轴,却跌落他手中。  

大约是在历史的阴影里贮藏了太久,十分寒凉。  

他一时悲从中来,却又不能成声。  

有万般情绪,不能与人言说!  

他强忍着悲痛,稳住自己的双手,将那卷黄轴缓缓打开…  

又骤然收起!  

他看到了这个国家,最后的选择。  

这是死在道历二五三一年的那位君主,所留下的遗局。  

站在越国历史开端和终焉的两位绝顶人物,一个死在钱塘江底,一个死在钱塘江畔,死的过程都很突兀,但死的的结局并不突然。  

他们都是为这个国家奋战到最后一刻,死亦未休。他们也都,留下了一点什么。  

江浪拍堤,江风拂柳。  

滚滚钱塘,将多少英雄埋葬!  

感谢书友“哩搞什么灰机”成为本书盟主!是为赤心巡天第749盟!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