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灭世之厄(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浮陆世界里大战正在继续。  

姜望、戏命联手猛攻疾火宫。  

净礼超度尸群。  

白玉瑕在疾火部的建筑里四处穿行,不时斩杀几个扑近的赤尸,不知在寻找什么。  

以姜望的无匹杀力,加上戏命层出不穷的机关,还有一尊八翅墨武士参与进攻,这座疾火宫竟然摇而不坠,始终未能被攻破!  

火祠之中,应该是疾火部巫祝的那尊图腾灵,远远地发出了声音:“以临川先生之能,都不能将它击破。难道这条灭世魔龙掌握了什么邪法,已经借由对我百万族人的屠杀,恢复了力量?”  

灭世魔龙之说,早已在庆王的帮助下传扬浮陆。  

他们也都知道这条魔龙是受了伤的。  

“绝不可能。”姜望好像并不在意疾火部残存力量的袖手旁观,在雨泼一般的剑术进攻下,还抽空给予回答:“这条魔龙伤的是真王本源,掳掠再多气血也不够恢复。若洞真级的力量恢复是如此简单,祂根本不必要费这么多心思,把战局铺得这么大。”  

焰花焚城再次砸落——  

“你说对吗,敖馗?!”  

一直很喜欢也很擅长跟姜望斗嘴的敖馗,却仍然保持了缄默。  

无论姜望怎么跟他对话,嘲讽也好,辱骂也好,疾火宫中都无声息。  

若非因果之线的联系还指向这里,若非疾火宫里还有敖馗的力量波动,几乎让人以为他已经远遁。  

“我们聊了三年啊!多么深厚的情谊,你个老泥鳅,说不聊就不聊了?以前晨省晚问,现在装聋作哑?!”  

姜望破口大骂,一剑又一剑地撞着疾火宫,仿佛不知疲倦。  

他的三昧真火更是牢牢附着于疾火宫的血光罩上,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见的补充,破坏力不断飞涨。  

应该说时间是站在他们这一边,但敖馗的缄默无疑加剧了某种不安。  

对元力运行感知非常敏锐的戏命,这时候已经发现了问题所在:“疾火宫的防御和这些赤尸已经连为一体。我们的进攻,反而摧化了赤尸的形成。赤尸形成之后,又加强了这层血光罩的防御。简单来说,我们的力量,被这座阵法转化为源能,没有造成太多实质性的伤害。”  

血光罩的摇摇欲坠,根本就是敖馗的把戏。他几乎屠尽疾火部,以百万血尸所结成的大阵,哪有那么容易被击破?  

“这层光罩的防御极限我们还未能触及…但力量的转嫁总会有极限?”姜望瞬间收敛暴怒姿态,冷静发问。  

“他的这座阵法太古老,跟现世的阵法体系已经不尽相同,我试着剖析,但进展缓慢。”戏命道:“也许要等这些尸体全部成为赤尸后,才能得到答案了。”  

整个疾火部百万人口都陈尸于此,那是个何等漫长的工程!  

“有办法阻隔力量的转嫁吗?”姜望又问。  

戏命道:“需要时间来研究。”  

好个敖馗,果不简单,手段也忒多!叫人进攻也不是,不进攻也不是。  

姜望停下他的剑,戏命和他的傀儡也悬停宫殿上空。  

一时唯有净礼的诵经声还在继续。  

“这些血尸是关键。”姜望分析道:“解决了它们,断了循环。力量转嫁无门,此阵自然能破了。”  

戏命挑了挑眉:“有理。”  

说着他便翻出一只铜箱,正要翻找合适的机关傀儡。  

此地尸体虽然很多,但以墨家的手段之丰富,倒也不是不能快速解决。  

姜望抬手遥按住他:“不要急。虽然我们看出来这些血尸是关键,但那也未必不是敖馗想让我们看出来的。此贼奸猾,贸然毁尸,容易着了他的道。”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咱们这才几天没见啊。”疾火宫内,敖馗的声音终于响起来:“你这个笨脑子,居然也有这么聪明的时候!”  

姜望淡声道:“被伱们这种老贼骗得多了,我们年轻人当然也要有点成长才是。”  

“那怎么办呢?”敖馗的声音道:“你不碰这些血尸,怎么解我的天屠万绝阵?不攻破万灵血光罩,你怎么杀我?不想见老友——呃!唔…两军交战还不斩来使小崽子你无耻下作!在聊天的时候偷袭我!”  

姜望面不改色地隐去了耳仙人:“很久没聊天了,切磋一下声闻之道而已,不要说得那么难听。”  

老龙气鼓鼓地道:“你再这样我可不跟你聊了!”  

光听对话,倒真不像两个要决出生死的大敌。  

戏命看向姜望,姜望做了一个暂止的手势。  

他语气亲近带着关心:“就算我现在不理会你,在外面等你个十年八年的。你躲在这个乌龟壳里面,没有资源,缺乏灵药,何时才能恢复?待这些血尸腐去,大阵退潮,你不是还要受死吗?你有没有想好怎么办?”  

在姜望第一时间沟通王权部族,把握此世王道之后。  

失去聚集信仰和借势可能的敖馗,终于展现出了他的狰狞面目。  

他并不同姜望这些人争夺浮陆世界的话语权,不争抢浮陆人族的信任——那当然也是他所擅长的,但他没有必要同六个人族天骄这样博弈。尤其是以他疲敝的状态,还得随时提防这些天骄找上门来。  

身体虚弱、武力不足,没有办法公平落子。那就掀翻棋盘不要下了!  

他纵横宇宙这么多年,什么情况没有见过?  

人,本身就是资源!  

生者可以成为力量的一部分,死者也可以贡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