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他似骄阳(2/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斗昭的天罚之式!  

而与此同时,一束洁白的月光从天而降,将斗昭定在当场。  

重玄遵起手便是月轮!月光如牢,将斗昭禁锢!  

这是在观河台的这么多场战斗以来,重玄遵第一次改变战斗风格,以月轮神通作为起手。  

由此可见他对斗昭的重视。  

斗昭并不觉得自己的待遇特殊,因为他斗昭,本就该享受如此待遇,本就该被天底下所有的顶级天骄全神对待!  

在“斗昭”这个名字面前,谁敢大意疏失!  

他并不抗拒。  

对手若不爆发最强状态,凭什么试他长刀?  

天骁刀直接在手中横转,一式斩前。  

那眼神中的淡漠已告诉来者,此为斗战七式之神性灭!  

刀刃上幽光一抹,割在禁锢自身的那束月光上,有一种火光四溅的恍惚感。  

只是那碎落的,是月之流光。  

此刀专门针对神通效果。  

以刀术解神通,当然是合算的选择。  

但所谓损益,也因时而异。  

在此种情况下真个消耗起来,月轮之光几乎无尽,斗昭的神性灭却不可能无限斩出。这种对耗于斗昭反而不利。  

对于这场战斗,双方都有清醒的认知。  

对方绝不是可以轻易解决的对手,甚至于他们都要谨慎小心,以免自己被“轻易解决”。  

对耗既然有利,重玄遵肯定坚持对耗,积小优成大优,是战斗的堂皇之道。骨节分明的五指,如抚琴一般,在半空轻轻一拨…  

于是又见月光一束照落。  

落向斗昭。  

几乎与此同时,重玄遵头顶的那道天空裂隙也已经落下。  

斗昭的天罚一式也临身。  

月轮之光和天之裂隙几乎同时迫近对手。  

但斗昭的身形已不见!  

他借着出刀,直接就让重玄遵的月轮照了空,竟连神通之力也躲开了!  

人在刀势之中,自天空斩出的裂隙里跃出,跃在重玄遵头顶上方,自上而下,一刀斩落!  

是为身魂朽!  

身魂两朽,命魂尽休。  

但这恐怖的一式,堪堪斩落一半,便已截停。  

一束月光如牢,将斗昭定在半空!  

重玄遵拨动月轮,根本就同时落下了两束月光,一束对准斗昭,一束却对准自己!  

看起来倒像是斗昭自投罗网。  

提前照落的月轮之光,精准定住斗昭的身形。  

重玄遵第一时间右手高举,天空中骤然出现一轮烈日!  

受其所激,一轮弯月也显露行迹,悬在另一边。  

整个演武台上空,光芒万丈,日月同耀!  

那光辉甚至于笼罩了整个天下之台。  

日轮与月轮之间,勾连起了某种联系。  

于是日光更耀眼!  

这日轮本来在与那良的战斗中已经消耗严重,五神通之光短暂的温养也未能恢复过来,此刻受月轮一激,尽似已尽复旧观!  

天空之上,同现日与月,辉耀演武台。  

在这样一副奇观中,烈日轰然坠落,直直砸向月光束缚下的斗昭。  

已有重玄加持,自然力如山岳!  

压迫得空气发出声声爆响。  

烈日呼啸而来。  

于此同时,千百道引力与斥力,疯狂撕扯着斗昭、影响他的动作、撕裂他的身体。配合月轮之力,死死禁锢住斗昭。  

斗昭跃出“天隙”,斩落身魂朽,只在一瞬间便已发生。  

但重玄遵牢牢抓住了这个瞬间,顷刻就完成了融贯三门神通的进攻。  

先定后杀,凌厉凶猛。  

在之前的任何一场战斗中,他都不曾如此激烈、如此主动。  

让这场战斗只是一开始,便已跃升至整个外楼场的巅峰!  

其时也。  

看得见的月光之力如囚牢,看不见的重玄之力似泥沼。  

而一轮烈日呼啸而来,空气之中都仿佛出现了黑色的轨迹,不知是观者被伤了视觉,还是空气已经被灼烧成烟。  

日轮的光芒此刻太耀眼,仿佛要在一瞬间释放掉所有积蓄的力量。  

即使是天空的那一轮明月,也于此刻被掩去了光辉。  

斗昭凝固在半空中的持刀身影,更是几乎被炽光淹没。  

说起来缓慢,但在这个时候,斗昭也还只是保持着半斩身魂朽的刀势而已。  

一切发生得太快了!  

天骁刀几乎是刚刚落下半截,斗昭那灿烂的眼神便已转为漠然,这柄厚背四尺刀直接横线一拉,将绕身的重玄之力与月光一并斩开。  

神性灭,斩神通!  

有形的无形的一齐斩碎。  

斗战七式这样强的杀法,他竟然能够完成这么快的变招!  

看起来就像是他先前那一记落刀,本就是神性灭的前势一般。  

若非彻底圆满了这现世以降第一杀伐术,决计做不到这一点。  

这种纯熟程度,就等同于当初姜望把紫气东来剑典化入每一式中。  

但二者之间的难度根本无法放在一起比较,斗战七式岂是紫气东来剑典可比?  

左光殊说斗昭的斗战七式式式圆满,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果无虚妄。  

这真是龙争虎斗,巅峰对决!  

演武台上,斗昭一记神性灭脱出囚笼,抬手就是一刀撩空!  

斗战第一式,天罚!  

半空中恰恰出现一道裂痕,呼啸而来的日轮刚好坠入其中!  

日轮与裂隙一同消失。  

落入“天隙”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