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一击之威(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许象乾言语之中对姜望充满信心,姜无弃闻言却也不恼。  

只笑了笑:“胜亦我大齐壮士,败亦我大齐壮士,不妨拭目以待。”  

不得不说,这番气度,胜过姜无庸不知凡几。  

倒是他身边一个五短身材、但敦实强壮的男人出声道:“你只看得到这山高,瞧不到那山远,对你来说,自然是难。殊不知,对山上的人来讲,却是容易得很。”  

这人是雷一坤,出身姜无弃的母族雷家,行事风格向来强硬。  

雷家亦是姜无弃争夺储君位置强有力的支撑之一。  

旁人不知张咏的实力,他作为姜无弃的亲信,自然是知道的,并且有相当的信心。  

许象乾笑嘻嘻道:“十一皇子说话,就不像你这般不给自己留余地。等会把脸捂紧,免得疼。”  

李龙川在一旁保持沉默,他倒不去问许象乾,假若姜望输了如何。  

因为他很清楚,如果姜望输了,这高额书生只会当做无事发生。丢脸什么的…哪有脸可丢?  

却说云海之中,张咏与姜望相对而立。  

对他来说,这是凤仙张氏重新进入齐人视野里的第一战,许胜不许败。  

至于姜望当初在天府秘境外为他解围、在凤仙郡上门问候的情谊…那也算情谊?  

一入云海,他便拉开架势,只道:“请!”  

姜望更不多言,一振长剑,起手便是人海茫茫之剑。  

剑光如潮,迅速涌近。  

张咏探手一抓。  

“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白气如蛟龙腾卷而起,悍然对冲剑光。  

同样是浩然正气所聚腾蛟,这一击比之嘉城那位柳师爷,强出数倍有余。  

荆棘冠冕在头顶一闪而逝,姜望看准时机,一记五气缚虎!  

而几乎是同时,张咏并指如刀,在身前划过。  

“此线不可越界!”  

一道虚线在他手指的地方形成。  

古人以刀为笔,削刻万事。  

云海都被切开泾渭分明的两边,互不流动。  

但划线分界,这是纯正的法家手段!  

此等手段,到了高深境界,甚至可以画地为牢,囚人终老。  

就在这条虚线的两边。  

姜望一剑贯至,却阻于线前。一股切实存在的律令之力,限制着他。  

而另一边,张咏体内五气瞬间失衡,奔腾卷索,自内而外将他缚住。  

这让他准备的后手不得不散去,转而回归自身,镇压五气。  

五气堪堪抚平,那边姜望已攻破界线,锐光乍见,一剑横颈来!  

然而一颗巨树凭空生成,树枝垂下,拦在身前。  

姜望剑光已至,毫无偏转,但见木屑横飞,数根树枝一并被斩开。  

而后枝丫复生,接地成树。  

正是甲等下品道术,独木成林!  

阁道上,李龙川轻叹道:“看来张氏先祖仗之扬名的功法,已经彻底失传。”  

凤仙张氏祖传功法,向以身法灵动、肉身强横闻名,不然当初张氏先祖也不能在叛军阵中九战九返。  

然而张咏今次连番展示了儒家浩然之气、法家律令,乃至于道术,却独独没有张氏的祖传功法。  

看来那一次灭门惨事,已经彻底断绝了凤仙张氏的传承。对于曾与凤仙张并称的石门李氏来说,这不能说不是一种遗憾与警醒。  

那树木疯狂增长,密密麻麻,几乎立刻就要将两人包围起来。  

但是在树木相围的瞬间…砰砰砰砰砰,连声炸响,姜望身化焰流星,已脱出其间!  

反手一招,焰花绽开,繁花成海。  

却是集迷幻、杀伤于一体的焰花之海。  

在云海之上,诞生了树林,而在树林之外,又铺开了花海。  

仅以视觉而论,这一幕瑰丽梦幻,令人沉醉。  

然而对于交战双方而言,他们都已认识到了对手的难缠。  

不时有焰花在树林中炸开,也不时有新的树木生成,在焰花之海中追索姜望方位。  

独木成林是集防御与困敌于一身的甲等下品强力道术,焰花之海毕竟只是自乙等上品的花海强化而来,先天难免不足。  

树木丛生,眼看便要将焰花之海“撑爆”。  

姜望准备多时,大拇指与食指相接,而后中指、无名指、尾指,次第绽开。如一朵花开的过程,也像…一团火焰的绽放。  

齐庭赏功,国库取赐。  

甲等下品道术,妒火!  

“妒”者,从“女”字,其实男女无分。火从门户内起,灼怨焚心,是为妒火。  

独木成林的庇护之中,张咏眼睛一红,心中顿起无名之火。  

恨!怨!怒!  

“凭什么,他们能享受最好的资源,接受最好的指导,安心修行而无后顾之忧?”  

“凭什么,这里的人能够安居乐业,不受袭扰,无有凶兽之灾?”  

嫉妒,满心满腹的嫉妒。  

眼前所见、所感受的一切,都让他眼红,让他有一种毁灭的冲动。  

正持续着的独木成林道术隐隐晃动起来,这意味着他暂时失去了对道术的完全掌控!  

而姜望抓住时机,纵身贯剑,直入林中!  

云海之上有花海,花海之中围树海。  

而树海之中,姜望纵剑而来,剖木决命。  

那极其锐利的冷意,先一步为张咏所感知。  

在这胜败关头,乃至于生死时刻,张咏受气机牵引,蓦然双眸圆睁!  

姜望瞧见,那是如黑夜一般深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