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停在原地的人(5/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海底,走出一个吞光敛色、不断吸纳四周火焰的高大身影。  

残光流火如飞蛾,都往他身上扑,却无法为他增添一丝光彩。  

他像是一个影子走上了骨灵槎,却有光和火作为他高大的轮廓。  

妖界这百年,名头最响的真妖…登回坐舰!  

“隳”是他的名字一柄狭长的阴影般的薄刀,是他的武器。  

明光灿照的战场,因他而黯。喧嚣激荡的焰潮,为他而静。  

“我道是谁,敢来本尊的座舰寻死!”  

隳发出很轻的笑声:“原来是现世第一真人…陆霜河!”  

这声笑,意味深长。  

在楼约堕魔、呼延敬玄成道、黄弗塑身黄面佛…乃至于太虚阁员都全部登顶后,仍然停留在洞真境界的陆霜河,确实是现世最强的真人了。  

等到向凤岐死,才成为当世真人杀力第一。  

等到姜望魁于绝巅,才能说一句洞真无敌。  

明明是有史以来唯一一个从南斗小世界杀到现世来,成就当世真人的绝代剑客,却一生都逃不过一个“等”字!  

何似一只蝼蚁无望的攀登。  

他大概是可笑的。  

可他并不笑。  

他不风趣,也从不自嘲。  

他只是看着骨灵槎的主宰、妖族的天榜第一,用剑一般的目光,刻写出此尊真妖的五官轮廓。  

于是所有人,都能看到“隳”的样子。  

此君有一双灰色的眼睛,五官能够称得上俊朗,唯独鼻峰尖刻,就给人一种过于凌厉的感觉。  

超凡绝巅乃一族气运所在。在羽祯推举神霄世界之前,人族即使是在最为重视的妖界战场,也只是投放三位真君,在燧明城镇场。  

这三尊绝巅的名额,由现世各大势力,定期轮换。  

神霄世界出现之后,常驻妖界的真君便逐渐增加,像黎国就非常主动地派真君来。到了这大练兵的十年,妖界的常驻真君已经达到了十人之多!  

加上新晋绝巅的钟离炎,便是十一尊绝巅战力。  

在最为激烈的“两水三山四关”,都有绝巅镇场。  

妖族当然也给予同等的回应。  

于僰海对峙的,乃是妖域圣明谷之主、天妖鹏言蹊,与荆国的龙武大都督钟璟。  

当然绝巅不轻动,尤其是这种修行已经稳固,只剩岁月苦熬的真君…厮杀毕竟伤天和,若是修行速度提不上去,  

战即是“退”。  

像斗战真君那等三日一小战、七日一大战的绝巅强者,其实少见。  

所以整个僰海战场,在鹏言蹊与钟璟隔空对峙的情况下,妖族天榜第一的“隳”,一入场就游龙入水,那叫一个横行无忌。  

秦国的镇獠统帅、当世真人甘燮,都险被他生撕了!舍弃一条胳膊,急招兵煞护身,才险险逃命。  

钟璟不出,“隳”在僰海几乎无敌,向来也顾盼自雄。  

要不然他也不会在双方战线还在纠缠的情况下,抛开坐舰和一众部下,独自跳到燹海深处锻体。  

此刻陆霜河淡漠的目光,如刀子般刮过他的五官,叫他感受到一种久违的冷意。  

来自一个困囿真境、无缘登顶者的冷意吗?  

他愈发地想笑,也确实笑了:“所有人都觉得,对陆霜河来说,证道不是问题。”  

“但他却无法往前走。”  

“这真是一个悲哀的故事。”  

“我知你也并非出身现世,这一路艰难险阻,你自深知。”  

“南斗殿覆,长生君走,任秋离死…倾轧无处不在。”  

“神霄联军之中,亦不乏万界人族…诸天苦现世人族久矣!”  

他看着陆霜河:“你若求不得道,不如来我妖族。太古皇城里多的是办法,我妖族天庭广纳万方——何苦叫你这样一个求道孤行的人物,在此为人驱使如牛马呢?”  

陆霜河只是张开五指,合拢的时候,便握住了他的剑。  

“是的,我确然没有踏足绝巅。”  

“是的,我无法击破我的执,斩不开亘古无双的那一个。”  

他平静地叙说着,这么多年止步绝巅之前的事实。  

向凤岐死的时候,他就已经是绝顶洞真。向凤岐已经被全面超越了,他还是绝顶洞真。  

时代在进步,人道洪流滚滚向前,无数天骄在其间飞跃。  

好像唯独落下了他。  

他像是河面的孤岛,溪畔的青石,不言不语,也不发生变化。  

“但是向凤岐那一剑将他拦下来,许多年后,峡谷变成了天堑。  

他在这头望那头,路遥遥,何其远。  

可他的眼睛是那样的淡然,他的声音是那样的平静,他的眸光抬起来,于是也抬起了他的剑:“你怎么知道我没有往前走呢?”  

雄关漫道志犹远,一路相逢即按剑!  

世上最纯粹的求道之剑,  

朝闻道在燹海出鞘。  

这一剑并无光色,也没有声音,只是以极致冷酷的锋芒,照亮尸舟,穿透“隳”的视线,淡漠地割裂了阴影。  

死寂像是发生了一瞬,又好像延续了很久。  

围观此战的人妖两族将士,好像还陷在恍惚之中,直至被一束天光般的剑光照醒。  

长有千丈的骨灵槎,首先发出了活兽般挣扎的痛嚎!  

骨质的甲板在陆霜河脚下开裂,尸舟之下的焰海…那经年不熄的混沌兵瑟,竟然大片大片的扑灭!  

在妖界一路厮杀,在真妖层次所向无敌的“隳”,才现真容于人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