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帆满舟疾(2/3)
反应。
越国末相龚知良,有一幅字写得很好,被赞为“钱塘绝笔”。
这幅字的内容是“吾当此世也,知良而藏节。”
纵观他的经历,其人当有一生郁结,他的字却没有半分郁气。
他这一生囿于才能,做不到最好,但知道什么是好的,可最后却做不那么好的选择…只因怀节在越,知良而相。
龚天涯的剑,便以“藏节”为名。
此剑以翠竹为鞘,形以竹叶之锋,却通体不见竹节,似被削平。可握鞘在手,又能真切感受到“节”的存在,嶙峋兀有。剑鞘很重,剑身很轻。
像他这个人,很稚嫩的锋芒,很厚重的承担。
藏节终究未能胜过有怀。
当那柄大名鼎鼎的中央天子佩剑,悬停在龚天涯的眉心,他也只是收剑拱手,道了声:“受教。”
他实在是很潇洒的长相,若非国变家改,也该是潇洒随性的翩翩少年郎。
如今诸事凝眉,却是有一分明月朗照的平静。
没有什么苦大仇深,只有尽力之后的踏实无悔。
当于羡鱼在台上释放善意,问他这样的人才,要不要去中域发展时。
他只是说:“比赛完了我就回家,今年的夏稻要熟了。”
今年的越国没人陪他来参赛,他一个人来,也一个人走。
如今以“德民会”为治政主体的越国,政体相当松散。
不再把楚国当做假想敌,而是广开门户,和结诸方。宋国、魏国、理国、剑阁、书山…无论来自何方,他们一概欢迎。只以民生民治为主要政略方向。
近几年在广泛培育灵植,想要以此作为民生根本…钱塘水土受益于凤泽,在这方面很有优势。
式微已久的农家,都有不少弟子,带着蓄有诸方良种的地宝囊,来到越地耕耘。
连带着龚天涯这正统的儒家弟子,如今使剑都有几分庄稼把式…
水下暗流涌动,水面也帆满舟疾。或许是受那风雨欲来的气氛所影响,外楼场的比赛,推进得很快。
相较于前一场四强赛的君子之争,卢野和计三思的对决就要“血腥”得多。
最后是计三思以饶秉章砺锋十三年的那一枪,惊艳全场,贯穿了卢野的胸膛,入心半寸可惜在这之前,卢野的拳头,已经轰碎了计三思的喉管。
韶华之锋,遂不能再进。
军神这一脉,终是与魁名无缘。当年饶秉章屈居亚军,而后三九一九年的计昭南,在无限制场和其他人一起成为李一的背景,王夷吾更是输了国内决选,让横空出世的姜望登了顶…
今天的计三思,也止步于四强。
但他输得实在不冤。
卢野的拳法大开大合,愈见神纯,在巨大的压力之下反而跃升,在四强的赛场上竟然又有突破,拳峰有填海之势,已然直指本真!
若非计三思那一枪太过惊艳,他是根本不必受伤的。绝大部分时间都牢牢把握了战斗局势,压得计三思喘不过气来,不得不行险一搏,寄托胜负于一式。
赛前大概没有人想到,黄河之会的外楼场决赛,竟是武夫间的对决。
这亦是武道大兴的标志!
自武圣王骜在道历三九二八年的除夕轰开武道,已经在迷雾中发展了很多年、也积累了很多年的武道,便迎来了井喷式的爆发。
吴询更加凌厉凶悍的兵家武道;卫国的丹田武;齐国华英宫主姜无忧的道武合一;景国以姬景禄为源头、相对更中正平和的道藏武道;舒惟钧更注重体魄完美的墨武…种种流派,不一而足。
甚至钟离炎博采南楚武风之长所形成的势大力沉、蛮横肆意的武道风格,也被视为一种武道源流,时人称为“楚武”。
当然,钟离炎自命名为“炎武”…在武道还未开拓的时候,有识之士便看到,这是一条足以与现行修行道路并行的通天大道。
但谁也没有想到,它发展得如此之迅猛。
十四年前还没有一个能站在决赛台上的武夫,今年在这现世天骄争锋的绝顶盛会上,武者就已经提前确定了一个魁名。
这也有武道的地基早已夯实,只是前路未开的原因。如今前路贯通,那些绝世天骄,自然就不用避道而行。
甚至因为武道新开,天地广阔,有更多机会存在,那些心怀大志的天才,会更偏向于此路最早钟离炎若不是打不过斗昭,咬着一股狠劲非要反超,他也是没可能走武道这条路的。
“于羡鱼和卢野…请上决赛台。”
作为一个合格的裁判,姜望在台上向观众们致意,延请双方选手入场。
卢野已经治好了伤,且专门休养了一个时辰,回到了巅峰状态。
于羡鱼更是从头到尾都保持了巅峰,一直在场边静坐。
景国领队淳于归,更是不计损耗、专门铺开小世界,帮她温养心神,叫她不受诸方干扰。
已经到了最后的时刻。
于羡鱼面如静渊,缓步登台。她已进入“三劫洗尘境”的道意里。
此刻不染劫数,不沾尘埃,将完完全全回归本真,焚神煮意,穷尽一切,以此推举她的天行武道。
如果说四强赛开启前,她还有战胜卢野的七分把握,在卢野又获突破,拳压计三思后,她承认她才是赢面较小的那一个。
但胜负从来不是纸面上的数字对比,她要借由这场万众瞩目的魁名之战,磨砺她尚未成熟的武道。若能成功
越国末相龚知良,有一幅字写得很好,被赞为“钱塘绝笔”。
这幅字的内容是“吾当此世也,知良而藏节。”
纵观他的经历,其人当有一生郁结,他的字却没有半分郁气。
他这一生囿于才能,做不到最好,但知道什么是好的,可最后却做不那么好的选择…只因怀节在越,知良而相。
龚天涯的剑,便以“藏节”为名。
此剑以翠竹为鞘,形以竹叶之锋,却通体不见竹节,似被削平。可握鞘在手,又能真切感受到“节”的存在,嶙峋兀有。剑鞘很重,剑身很轻。
像他这个人,很稚嫩的锋芒,很厚重的承担。
藏节终究未能胜过有怀。
当那柄大名鼎鼎的中央天子佩剑,悬停在龚天涯的眉心,他也只是收剑拱手,道了声:“受教。”
他实在是很潇洒的长相,若非国变家改,也该是潇洒随性的翩翩少年郎。
如今诸事凝眉,却是有一分明月朗照的平静。
没有什么苦大仇深,只有尽力之后的踏实无悔。
当于羡鱼在台上释放善意,问他这样的人才,要不要去中域发展时。
他只是说:“比赛完了我就回家,今年的夏稻要熟了。”
今年的越国没人陪他来参赛,他一个人来,也一个人走。
如今以“德民会”为治政主体的越国,政体相当松散。
不再把楚国当做假想敌,而是广开门户,和结诸方。宋国、魏国、理国、剑阁、书山…无论来自何方,他们一概欢迎。只以民生民治为主要政略方向。
近几年在广泛培育灵植,想要以此作为民生根本…钱塘水土受益于凤泽,在这方面很有优势。
式微已久的农家,都有不少弟子,带着蓄有诸方良种的地宝囊,来到越地耕耘。
连带着龚天涯这正统的儒家弟子,如今使剑都有几分庄稼把式…
水下暗流涌动,水面也帆满舟疾。或许是受那风雨欲来的气氛所影响,外楼场的比赛,推进得很快。
相较于前一场四强赛的君子之争,卢野和计三思的对决就要“血腥”得多。
最后是计三思以饶秉章砺锋十三年的那一枪,惊艳全场,贯穿了卢野的胸膛,入心半寸可惜在这之前,卢野的拳头,已经轰碎了计三思的喉管。
韶华之锋,遂不能再进。
军神这一脉,终是与魁名无缘。当年饶秉章屈居亚军,而后三九一九年的计昭南,在无限制场和其他人一起成为李一的背景,王夷吾更是输了国内决选,让横空出世的姜望登了顶…
今天的计三思,也止步于四强。
但他输得实在不冤。
卢野的拳法大开大合,愈见神纯,在巨大的压力之下反而跃升,在四强的赛场上竟然又有突破,拳峰有填海之势,已然直指本真!
若非计三思那一枪太过惊艳,他是根本不必受伤的。绝大部分时间都牢牢把握了战斗局势,压得计三思喘不过气来,不得不行险一搏,寄托胜负于一式。
赛前大概没有人想到,黄河之会的外楼场决赛,竟是武夫间的对决。
这亦是武道大兴的标志!
自武圣王骜在道历三九二八年的除夕轰开武道,已经在迷雾中发展了很多年、也积累了很多年的武道,便迎来了井喷式的爆发。
吴询更加凌厉凶悍的兵家武道;卫国的丹田武;齐国华英宫主姜无忧的道武合一;景国以姬景禄为源头、相对更中正平和的道藏武道;舒惟钧更注重体魄完美的墨武…种种流派,不一而足。
甚至钟离炎博采南楚武风之长所形成的势大力沉、蛮横肆意的武道风格,也被视为一种武道源流,时人称为“楚武”。
当然,钟离炎自命名为“炎武”…在武道还未开拓的时候,有识之士便看到,这是一条足以与现行修行道路并行的通天大道。
但谁也没有想到,它发展得如此之迅猛。
十四年前还没有一个能站在决赛台上的武夫,今年在这现世天骄争锋的绝顶盛会上,武者就已经提前确定了一个魁名。
这也有武道的地基早已夯实,只是前路未开的原因。如今前路贯通,那些绝世天骄,自然就不用避道而行。
甚至因为武道新开,天地广阔,有更多机会存在,那些心怀大志的天才,会更偏向于此路最早钟离炎若不是打不过斗昭,咬着一股狠劲非要反超,他也是没可能走武道这条路的。
“于羡鱼和卢野…请上决赛台。”
作为一个合格的裁判,姜望在台上向观众们致意,延请双方选手入场。
卢野已经治好了伤,且专门休养了一个时辰,回到了巅峰状态。
于羡鱼更是从头到尾都保持了巅峰,一直在场边静坐。
景国领队淳于归,更是不计损耗、专门铺开小世界,帮她温养心神,叫她不受诸方干扰。
已经到了最后的时刻。
于羡鱼面如静渊,缓步登台。她已进入“三劫洗尘境”的道意里。
此刻不染劫数,不沾尘埃,将完完全全回归本真,焚神煮意,穷尽一切,以此推举她的天行武道。
如果说四强赛开启前,她还有战胜卢野的七分把握,在卢野又获突破,拳压计三思后,她承认她才是赢面较小的那一个。
但胜负从来不是纸面上的数字对比,她要借由这场万众瞩目的魁名之战,磨砺她尚未成熟的武道。若能成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