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极意(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万事有隙,刀过也。  

而后光来。  

太清兜率火以天地为炉,将整个演武台都覆盖,无处不焚,无所不改。许知意借火为意、无限上升的感知里,却失去了宫维章的踪迹。  

只有刀光,分割一切。一旦触及,意碎神惘。唯见无穷无尽的刀光,斩向无所不在的火!  

而在宫维章原先的立身之处,更是刀光成柱,似狼烟而起,也刚好与炎界最中心的天师炎旗对立。  

像是沙场之上,主将对垒,各不让势。  

“人无老寿,意何乾坤!”  

许知意倒转青桃,以意运火。  

那丹炉灵形里,便有火气出,腾而为云,呈八卦之形,缓缓转动。  

她不慌不忙地加持整个兜率炎界,将此化为一炉,以厚势迎万势。不管敌从何来,只要尚在此台,就避不开她的火,要被她所熔铸。  

或为金铁,或为丹丸,或是变成一个…知道怎么尊重许氏的人。  

忽然风起,天师炎旗卷起一角。  

四十九朵根本焰,尽数居中而裂!  

漫天的焰花,一霎都吹灭。  

许知意的眼中惊色难去。  

她拥有无与伦比的道法天赋。  

这玉京山山脚,许氏嫡传的《大衍炎决》  

她是道历新启以来,第一个真正意义上修成的人!  

这四十九朵根本焰,互相排斥,各自难安,在她之前表现最好的,也才修成三十三焰———那位道门玄真,就是后来的玉册执掌,今天的西天师许玄元。  

所以她才会被许家寄予厚望,道门内部也都给她最高的期待,人称“小天师”!  

四十九焰齐出,再加上太清兜率火神通灵形的加持,在内府层次按理说是无解的。她摆出这一套来,足可横推对手,已经是给宫维章最高的尊重,做好了一举结束战斗的准备。如今却被刀吹灭。  

这是什么刀?  

她眼中的惊色才一恍,顷便刀光裂眸!  

生死之间灵钟响,青桃剑骤然挑至身前,横面相截——接着便有一股沛然之力斩到剑面上!剑被撞回,剑面直直地撞到鼻梁上,撞塌了鼻骨,嵌在两边颧骨上,像是搭回了剑架!  

我的惊意也是他的刀光?许知意心中生出这样的念头。  

酸涩、疼痛、麻痒种种感受也同时堆到面部,涌在心中。  

想法、感受、警觉,姗姗来迟,又汇涌一处,使得太阳穴有密密麻麻的针扎的刺痛。  

她使劲睁眼,在一霎便模糊的血色眼帘里,终究看到披甲少年的身影,也看到那狭长正斩面的刀锋!  

刺嗤!  

看到刀锋的同时,她的一对眼睛就齐整整地裂开了!是她的视线变得太过锋利,为刀光所侵,割开了她的眼球。  

她咬着牙没有发出一声。  

她本能地呼应天师炎旗,呼唤太清兜率火,本能地以青桃剑在身前疯狂格挡——  

巽宫位,兑宫位,离宫位,又坎宫位!  

本该风雨不进的九宫游龙剑,好似疲蛇病蛟。虽奋力挣扎,却毫芒过隙。  

她清晰地感觉到自己漏了许多刀!  

一缕缕的刀气落在了身上,带来极致寒凉的感受,甚至冻结了痛苦。  

许知意强行推合裂眸,驱逐刀劲,使得双眸一片白。  

“来!”  

丝丝缕缕的炁,便自遍身的冷意中洇出,仿佛冰上雾,子时霜。  

此乃…“混洞太无元…高上玉虚之炁!  

“万象!”  

她也修《混洞太无元玉清章》!  

她的灵性之强,众所公认。  

她是有机会复刻楼约旧事,修成元始大道君然而这些“炁”,倏然一空。  

像是窗棂上的霜露,被刀刃一刮就消失。  

自此而续的术,自然也无从发展。  

釜底抽薪,楼高无柱。  

一切都瓦解了…  

但手中还有剑!  

天师的荣耀,许家的光辉…  

“青桃之新芽,  

青敕之故枝!”  

“我的剑…”  

许知意咬着牙,在极端痛苦、极端酸涩的感受里,仍然精巧地控制着剑气,篆刻道章,织成一株高渺云上的桃树:  

“令出北方————”  

许知意终是未能说出最后的令声。  

因为她的牙碎了!她的舌头也被绞成丝缕!  

团在一起的刀光,像一头猛兽,碎闸入笼。  

喀喀喀,喀喀喀。许知意只是听到这样的裂响,不断听到这样的裂响,她感到自己的整具身体,整个意志,无处不裂!  

她将死了!  

死亡的感受,如此真切的来临。  

直到一种冰凉的触感,出现在她的脖颈。  

她的眼窝里跳出火苗。  

以火为眼,她便看到——  

披甲的冷峻少年,正在她面前,正以五指为刀,架住她的脖颈。  

输了吗?  

“火并未熄。”宫维章说。  

被斩杀的见闻又归回,许知意于是看到,围绕着她和宫维章的,仍是无处不在的火焰。  

但宫维章提刀的手,只是往后一斜斩:  

“现在可以熄了。”  

满眼的光亮霎时一暗。  

所有的火都熄灭了。  

那四十九朵根本焰,此时才被扑杀。先前的破灭,只是许知意的“以为”。  

天地忽然一空!  

只有一支猎猎天师炎旗,尚在台上飘扬。  

还有许知意身前虚悬的一豆之焰————山形的太清兜率火。  

它静燃在许知意和宫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