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三个跟踪者(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应该是得益于开启了十四个神秘系基因基点,又或者是昨天晚上莽了那么一下。  

让现如今许退的感觉变得非常敏锐。  

磁浮公交车站男男女女来来往往,人很多。  

大多数人的目光都停留在个人通讯设备上,年轻小伙和小姐姐们还塞个耳机。  

没人会闲的没事去打量其它人。  

偶尔扫一眼,也会迅速移开。  

但是在等磁浮公交的时候,许退却发现有人在间断性的打量自己。  

许退还以为自己今天换了小白鞋帅出了新高度,有小姐姐看到自己挪不开眼。  

但当许退找到目光来源之后,却很是无奈。  

是两个汉子。  

没抠脚。  

可能是在磁浮车站的原因。  

其中一个男子看到许退目光望过去,迅速转过头。  

许退也没在意。  

人在车站,那就是风景,尤其是帅的。  

你还不容许别人看吗?  

磁浮公交车来了,许退大长腿一迈,没上车。  

得先让着老人小孩,不是吗?  

许退在最后一波上车。  

但刚上车,就发现之前观察自己的两个汉子,也急急挤上了车。  

随后许退就发现,每到一个站点,尤其是磁浮公交停车前,就有目光同时落在自己身上,似乎是在盯着他,观察他下不下车。  

一连经过了五站,这种被盯着的感觉越来越清晰。  

许退还发现,最少有三个人在盯着他。  

做为22世纪的少年,阅剧颇多,追番无数,还是学到了一点应急智慧的。  

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  

许退马上就有了想法。  

首先得确定这三人是不是在跟踪他。  

还得在保证自己安全,不能惊动这三人的情况下。  

打草惊蛇,狗急跳墙这些成语许退还是学过的。  

不能惊动这三人,许退觉的凭他从电影番剧中学到的各种只在老班、爸妈、同学身上实践过的技能,应该可以应对。  

保证自己安全的途径,许退只想到了一条。  

去人多的地方。  

基因大时代的来临导致少部分人类个体力量飙升,各种冲突事件频发,但华夏的冶安一向是不错的。  

途径小西湖磁浮公交车站的时候,许退很正常的下车了。  

这里有个网红奶茶店,是许多少男少女的打卡地。  

借着各种姿势拍照打卡的间隙,许退借机观察。  

心头就是一沉。  

三个汉子果不其然跟了下来。  

有两个凑一块抽烟去了,一个刚买了袋炸鸡咬了一口。  

咔嚓......  

真香!  

可以确定,这三个家伙是在跟踪自己!  

排队买奶茶的许退满脑子的迷糊。  

他这是何德何能劳三位精通追踪的高手来伺候?  

他应该没这么大的价值吧?  

就算他开启了十四个基因基点,也不至于吧?  

那传说中的曙光救赎叛徒组织不至于凭这一点就盯上他吧?  

金城府这一届高三学生很猛,金城三中有个开启了十六个基因基点的猛人。  

开启了十五个基因基点的强人也有两个,据说有一个还是神秘系的。  

就算曙光救赎叛徒组织来袭,也得先去伺候这几位呐?  

曙光救赎叛徒组织,是背叛了整个人类的叛徒。  

据官方说很早就与地外入侵者勾结在了一起,进行了利益交换。  

人类在地外战场的几次重大失利和近百年来的僵持,据说都与曙光救赎叛徒组织有关。  

尤其是近几十年,曙光救赎叛徒组织从地外入侵者那里陆续得到了大量前沿科技,力量飞速发展,势力也在不断膨胀。  

哪怕是在整个蓝星联盟的打压下,活动依旧非常的猖獗。  

许退之所以能联想到曙光救赎叛徒组织,是因为每年各国各地区的基因统考季过后,蓝星世界各地都会出现曙光救赎叛徒组织猖狂活动的身影。  

有天才学员被暗杀,还有不少学员被掳失踪。  

据新闻说,是曙光救赎叛徒组织在用这些刚刚开启了基因基点的学员做试验。  

这个时间节点,是曙光救赎叛徒组织的可能性很大。  

紧张之余,许退有那么一点点小兴奋。  

这就是开启了基因基点之后的生活吗?  

不再那么平淡如一日?  

但马上,紧张就占据了主流。  

若真是曙光救赎叛徒组织,若是被掳走了,就算不被切片,仅仅是各种试药,下场恐怕也非常凄惨。  

许退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报警。  

交给警察叔叔来解决这个问题。  

但很快就否决了这个想法。  

不是不相信警察叔叔,而是此时此刻,无论许退说的多夸张,警察部门的反应都不会大。  

最多也就派个片警过来了解一下。  

你一个高三学生能发现曙光救赎叛徒组织行动成员?  

可能吗?  

吹吧!  

曙光救赎叛徒组织派出来搞事的,每一个可都是经过专业训练的老手。  

这种情况下,一个不好,许退就要被一杀了。  

目前的许退,就只有一血。  

一杀就是OVER!  

回家找爸妈?  

那绝对不行。  

那不是危险带回家吗!  

打电话向班妈求助?  

想了下,许退否决了这个想法。  

班妈于泽平其实也就是个男儿身板老妈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