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章 异乡相逢(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裴行俭命人带上这个木箱子一路带回营地。  

好在大牛在箱子底下装了轮子,这才方便托运。  

众人回到营地的时候,大雪又开始下了。  

薛仁贵忙着安排士卒清理积雪,雪越来越大,再这么下去积雪会压塌整个顶棚。  

裴行俭将这些火药命人好生看管。  

又是一天一夜的风雪,每过一两个时辰都要派人去清理积雪。  

一晚上营地里还算是安宁,不少士卒都聚在一起休息这样会暖和一些。  

大牛坐在篝火旁正在标注着地图。  

裴行俭看了一眼地图上的标记,“这是吐蕃地界的地图?”  

大牛照着笔记本在地图上标记了几个红点,“我在吐蕃的这两年一直都在测绘吐蕃的地图。”  

裴行俭看着地图上这些标注和等高线地势,低声说道“这张地图比我之前所看到的地图都要详细。”  

大牛笑着说道“其实在老师的手中有一幅更加详细的地图,只不过我没有向老师要过来,其实我不过是想着拿回去看看老师的地图和我自己测绘的地图比对一下。”  

裴行俭稍稍点头,“若是我们军中有这样的地图,我们行军打仗会顺利很多。”  

大牛低声说道“其实老师以前就把这种地图测绘的方式交给来朝中,似乎朝中并没有重视这种地图的重要性。”  

裴行俭听着大牛的话语,篝火边上很暖和,不知不觉睡意袭来。  

第二天醒来的时候风雪还没有停下。  

裴行俭看着外面的风雪,又看看一旁的还在标注地图的大牛,似乎大牛一晚上都没有睡觉。  

薛仁贵带着人去清理积雪回来,“这该死的天气,大雪什么时候会停。”  

大牛手里吃着一只烤土豆说道“现在大雪已经封山了,大食人进不来。”  

裴行俭瞧见大牛手中的土豆很吃惊。  

注意到裴行俭盯着自己手中的土豆,大牛解释道“我这里还有很多的土豆,你要不要?”  

说着大牛打开自己的行囊,果然有不少土豆。  

裴行俭说道“我一直以为只有泾阳才有这种东西。”  

大牛说道“这两年在吐蕃我们都是到了一个地方驻扎之后,就开始自己种粮食,一边驻扎一边可以自给自足,王玄策那里有不少。”  

“王大哥也有?”  

大牛点头道“想来今天,他就可以到了。”  

裴行俭把土豆放入篝火中烤着,目光看着外面的风雪,雪越来越大。  

根本看不清一米以外的事物。  

也不知道是不是眼花了,裴行俭在风雪中看到了几个身影。  

揉了揉自己的眼睛,裴行俭再定睛一看确实有人朝着这里走来。  

“外面有人来了!”营地里传来一声大喊。  

众人纷纷拿起武器,薛仁贵提着横刀走上前,“大食人杀来了?”  

对方越走越近,看起来人手还不少。  

弓箭手已经拉满了弓,随时准备一箭射出去。  

风雪中响起了一声哨子声,大牛连忙对薛仁贵说道“薛大哥,是王玄策来了。”  

薛仁贵讶异地说道“王玄策?这个时候来这里?”  

说完大牛便走进了风雪中,不一会儿风雪便看不到大牛的身影了。  

所有人都很紧张,这个时候来这里的是不是大食人。  

紧接着风雪中又响起了几声哨响。  

大牛带着一个人朝这里跑着而来。  

“薛大哥,真的是王玄策。”  

大牛带着人说道。  

薛仁贵依旧没有放下手中的刀。  

当对方拿下来斗笠,拿下来裹在脸上的布,这才看清楚对方的面容。  

一脸大胡子的王玄策,薛仁贵这才放下手中的刀,让身后的人都收起刀兵。  

薛仁贵瞧着如今的王玄策,又黑又瘦,胡子几乎盖住了嘴巴,一身衣服也是破破烂烂。  

连忙扶着王玄策走进来,薛仁贵问道“你怎么成这样了?”  

王玄策笑着说道“你们要是在吐蕃两三年也会这样的。”  

大牛说道“当初我到西域的时候,王大哥已经西域大半年来,算上我来的日子有三年了。”  

看着王玄策,薛仁贵长叹一口气,“苦了你了。”  

王玄策开口说道“没什么,我这不是好好的,我还带了六百人的队伍,都是当初跟着我们从泾阳来的,他们也都好好的,一个人不少。”  

薛仁贵豁然一笑,“好!好!好!一个都不少就好,村子里的人都担心你们这些家伙,生怕你们有什么差池,要不是你们每个月都有家书送来,村子里的都要进西域找你们来。”  

王玄策说道“忙完这里的事情,我们回去。”  

薛仁贵使劲点头,“让大家都进来吧。”  

大牛朝着外面吹响哨子,风雪中的人影也开始朝着这边而来。  

等人走来,薛仁贵看着一个个相亲一时间心中悸动,大家都是从村子里一起出来的。  

裴行俭连忙把人都迎了进来,躲避风雪。  

营地里还有很多泾阳出来的孩子,这些孩子都在泾阳读书,当年出来的叔伯就是泾阳护卫队的人。  

原来泾阳护卫队的人和这些孩子碰在一起,甚至有不少人哭了。  

大家都是自己村子里的叔叔伯伯,大家都是一个村子的隔壁邻居。  

眼下在距离家乡遥远的吐蕃,见到彼此就像是见到亲人一般。  

众人安顿下来,一起围着篝火取暖。  

营地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