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千面风(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三百一十六章千面风)  

甘德寿毛发浓密一脸胡子,五官脸型端方正气。  

往交椅上一坐,倒很像那么一回事。  

“我爹出发之前,我给他雕了好几个小玩意。”  

他笑道。  

“罗汉、明王、夜叉、修罗…唯有这个菩萨说好了可当信物。”  

“恩人怎么称呼?”  

甘德寿见洪范用了点茶水,笑问。  

“我姓赤。”  

洪范回道。  

“原来是赤公子!”  

甘德寿脑子里转了一圈,想不到任何姓赤的名字。  

“公子是代表掌武院过来的?”  

他小心试探一句。  

“只是恰逢其会。”  

洪范摇头。  

见他模棱两可,义军这边识趣地没有再问。  

话头打开,洪范先关心的是德寿军自身的情况。  

姓甘的倒也光棍,有问必答毫不隐瞒。  

“我们德寿军之前最多是拉起过三千人马,现在占着的地方约莫有半个县大小,拢共几万人。”  

说到这些,他脸上泛起些红光。  

“淮阳国南北宽一千里,东西长两千一百里,光我知道的过千人马的义军就有十几支,算上几十、几百人的土匪山贼,上百伙都不止。”  

“我们德寿军,算是有名有姓。”  

“日子虽难过,至少还能过,也是运气好没遇上风灾…”  

甘德寿露出抹苦笑。  

“现在可有战事?”  

洪范点头再问。  

“战事?”  

甘德寿几人听到这个词,脸上竟有两分陌生。  

“很久没有了。”  

“上次与庞县动手还是年前为了抢水,两边加起来死了十几人吧。”  

“淮阳王庭不管这些吗?”  

洪范困惑道。  

“风家想管也管不过来了。”  

甘德寿摆摆手。  

“天风军精锐和风家高手得拱卫王城,年后‘铁掌开山’刚去刺杀过‘饕餮儿’。”  

洪范第一次听到饕餮儿这个称呼。  

显然指的是当代淮阳王风乘意。  

“郡里最大的是唐家,但他们也无心来管。”  

甘德寿继续说道。  

“世家贵种们照旧过他们的天上日子。”  

“豪强们则希望保住自己的田地坞堡。”  

“这年景大家都是熬,谁会做卖力不讨好的事?”  

洪范听完这番话,终于明白过来。  

淮阳国的情况与他原先想的不尽相同。  

所谓义军,代表的不是水火不容的反抗,而是长久暴政后产生的新均衡。  

“我原以为局势会更爆裂些。”  

洪范轻叹一声。  

甘德寿似乎很熟悉他这番神情。  

“这几年,像赤公子这样过来的少侠很不少。”  

他陪着叹息。  

“咱本地人是敬佩的。”  

“可淮阳国这儿败坏的不光是民政,就连人心也烂了。”  

他砸吧砸吧嘴突地笑了,露出几颗森白的牙齿。  

“说来不怕公子笑话,我们德寿军名为德寿只是因为我甘德寿做了大当家——这地方其实无德也无寿。”  

“而大部分义军也占不了个义字,无非是为了活,为了以多欺少抢别人的东西。”  

甘德寿脸上挤出道横肉,忍不住去扶刀。  

“赤公子救了我家人,我也给公子一句心里话,若不是背后有天大的靠山,不如还是从哪儿来回哪儿去吧!”  

他靠入椅背,直直地打过来目光。  

洪范无动于衷。  

“别的义军也如此吗?”  

他问道。  

甘德寿于是知道,眼前这位年轻人是打定主意不走了。  

“真为了改天换日的不是没有。”  

他说道,面色又柔和下来。  

像是在板上摔揉了许多次的面团。  

“但不在这儿。”  

“从庞县往东过四座大城,就是郡都端丽城。”  

“那是淮阳唐氏的祖地,最大的义军百胜军也驻扎在端丽以南。”  

“百胜军有段铁掌、古枪魁相助,占了好几个县,连大城也是拿下过的。”  

“赤公子若有心,可以往那边去。”  

几人聊到这里,时间已到了酉时正(下午六点)。  

昏黄的暮光自门窗处斜爬进来,一寸寸没过地板、案几、木椅。  

恍如将死之人死死抓住能抓到的一切。  

“时间跑得是真快!”  

甘德寿笑道,对外头呼喝。  

“今儿有北边来的贵客,让刘老四张罗一桌过来,要几个硬菜配酒。”  

堂下换上圆桌。  

一刻钟后,开始有热菜上来。  

酒是黄酒,微浑发酸。  

菜有只新杀的烧鸡,以及一盘熏猪肘。  

“现在的淮阳国,要送几个人出去是真不容易。”  

甘德寿扯下个鸡腿递给洪范,自己抓住另一个大嚼。  

“我先联络了飞捷城掌武院,又花钱买通了千面风,才能把他们送到边界。”  

“但淮阳国现在太乱了;娘的,哪怕王庭麾下,千面风与天风军也各行其是。”  

“若是没有公子相助,恐怕我那一家子就被送到云岚城去了。”  

他提到的“千面风”是淮阳王庭的特设部门,高手众多,功能类似于内卫,拥有大华掌武院的部分职权。  

说完这桩旧事,甘德寿又连连劝酒。  

洪范看得出来,他大约是借机贪杯。  

酒菜下了未半,楼下有一阵脚步由远及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