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觉悟(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二百七十四章觉悟)  

六轮箭过,洪胜被第一次命中。  

双方距离还在二十米。  

自这一箭始,他的败局已定。  

“阿胜在浑然巅峰里也算不弱,但面对洪炉阵,极限便是如此了。”  

洪礼评了一句。  

果然在之后的三轮箭雨中,洪胜动作精度越发下滑,被连连命中。  

他不再尝试突破,摆了摆手。  

演武中断。  

洪赦过去送上解药。  

洪胜服下后打坐行气,片刻后恢复全盛。  

“接下来,便是假设对手破了箭阵。”  

洪武解释道。  

洪炉阵中,重甲士们舍了铁胎弓,换上重盾单刀。  

而后,雄浑炎流自每一支十人队中积聚起来。  

空气扭曲升腾,洪范目测大约有五六百度高温。  

“七步樊笼?”  

他吃惊问道。  

“算是个削弱版本吧。”  

洪武笑道。  

“先天炎流是七步樊笼的基础,按理说天人交感以下是使不出来的。”  

“好在这一招的难点就在于真气挥霍,所以能依靠合力取巧。”  

话语间,洪胜入阵搏杀。  

滚滚热流中,他以一敌十快进快出,展露出小无漏境的绝对战力。  

至于五百度的高温,对洪胜自然无效。  

“你在城上也见过先天战力的蛇人,超过阿胜不知凡几;贯通境比起来,就如同稚儿对上成人。”  

洪武说道,注视着战团——三个十人盾阵正不断压缩位置,使热流更加强劲。  

“对上先天高手,差距最大的方面不是招数威力,而是速度、敏捷,与反应。”  

洪武看着场下被洪胜先后击倒一地的重甲士,轻声感慨。  

“抹不过这条槛,三十对一也只是三十次一对一;兵刃磨得再利,一根毛也伤不到对面。”  

“也正因此,才有了这洪炉阵。”  

他的语气既沉重,又自豪。  

“所谓洪炉,便是没有出招,也无所谓招架;只要对手靠近,自然受到伤害。”  

洪范概括道。  

“只是以一条人命换来一次杀伤,着实残酷。”  

他叹了一声,完全理解了此间阵法的主旨。  

“要以弱胜强,这是难免的。”  

接话的是“火须明王”洪明。  

下面这些人本就是他操练出来的。  

“洪炉阵一起,命就不是命了,而是与箭矢、真气、真元之类一样,成了消耗品。”  

“修为的差距,所带来的在力量、速度、五感等方面的绝对差距,本就是武道的残酷所在。”  

“弱者若还惜命,那便是丁点胜算都没有了。”  

洪明的语气轻松,却透出铁血跋扈的底音。  

“‘等会随我上了,就别把自己当人,只当是个铁靶’;这是当时要对上李鹤鸣,我对他们的训话。”  

他以指腹摩挲着颌下长须。  

“范哥儿,你如今长居西京,眼界开阔——在那些奢遮地方,一位贯通境自不算什么。”  

“但洪炉阵是用在最后关头拱卫家君的。”  

“大盾加上铁甲,再加上一条豁出去的命,哪怕是李鹤鸣,也至少得兑出一发全力出手的雷鸣剑!”  

洪明按膝说道,转首深深看来。  

洪范与他对视,默然颔首。  

前世十九世纪早期,欧洲骑兵为了抵挡火枪,装备了大量胸甲。  

以1829年,法国军官雅基诺在《军事史教程》里的叙述,法国胸甲骑兵装备的重七到八千克的胸甲,能够挡住百米外出膛的步枪弹。  

而铠甲仅装配于前胸,因为这是心脏的位置。  

演武已入尾声,洪胜在击倒十七人后,耗尽了真气,投子认负。  

两年来,洪范勤练不辍,开发了许多杀法。  

在他看来,洪炉阵本身并没有多么惊人的精妙与巧思。  

唯独其后蕴含的心意与觉悟,不得不让人动容。  

“我离乡半载,见了诸多世家大族。”  

洪范直身叹道。  

“以精气神论,窃以为,不如吾家多矣!”  

只两句话。  

却是正心诚意、发自肺腑。  

当夜,大年三十。  

大饭后,洪范与洪福等族兄弟一块看了自家放的烟花。  

次日是正和二十九年的第一个初一。  

照惯例开了祠堂,举办族祭。  

洪范这回担任主祭孙。  

到了初二,事情就变得杂且多了。  

上午,洪范先是往族内的各房长辈处尽数走了一圈,下午又与洪武、洪胜一同见了西京陈氏轻骑过来的子弟。  

洪陈氏也在,脸上难得有了些笑颜。  

晚上,洪范又去赴金海新任器作监首官的宴请——随着闻中观升任监造的消息落定,至少在凉州体系内,洪范的能量之大已然人尽皆知。  

直到初三,回乡后的第六日,他才得空与城中同辈们见面。  

时间是午后。  

地点是崔家大院,相比听海阁、金风楼更加私密。  

洪范到的时候,十余人已然齐了。  

满座只有一位女子。  

自然是郑芙蕖。  

但相比从前,这位城守千金却是截然不同了。  

她不着裙装,穿了一身武服,扎着男子发髻,虎口也有了薄茧。  

其神容沉静,只在洪范进门时幽然三分,翻起寸许烟波。  

“洪公子,许久不见了。”  

她不再随意唤洪范名字。  

“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