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白露丹(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唉,这东西我也是第一次见到实物。”  

闻中观手执玉盖,怔然叹道。  

“白露丹,海州心圣宗出产的顶级贯通境药物,我离开西京时,听说一枚作价三千两白银。”  

话语一出,屋内其余四人全都被吓住。  

“三千两白银,我的妈呀,这一盒不是一万二千两?!”  

朱经赋惊道,一对招风耳憋得通红。  

“一颗丹药吃空一个大富之家?什么效果能值这个价?”贾子勇也咋舌道。  

“白露丹只对贯通境武者生效,且功效很简单。”  

闻中观回道。  

“药效如白露,不论任何功体皆能化入无碍,无副作用贯通经脉。”  

“使用者若天赋不差,一枚可抵一道正经。”  

“一丹破一道正经?这四枚丹药岂不是四道正经?!”  

听到这儿,钱宏大受震撼,心头火热之余,眼睛也好似黏在了丹药上。  

他年近四十,多年消磨才是贯通境六道正经修为,对武道已经不抱希望。  

正因如此,才格外能体会到这种轻而易举的“飞跃”之可贵。  

反倒是边上两位内视境的年轻次匠,由于差距过大,只有云里雾里、高山仰止而已。  

这时,会客室中只有闻中观一人未有失态。  

“其实我们器作监要购买武道资源,是比较敏感的事情。”  

“大监造因你喜好练武而专门准备这份礼物,可见器重!”  

闻中观说到“器重”二字,面上与有荣焉。  

“不过贤弟也不需惶恐。”  

“这丹药虽贵重,但相比于你泰勒公式的创见,也不过如此而已。”  

他一把将玉盒推到洪范面前。  

边上,钱宏听到“泰勒公式”,神色霎时清明:“师匠说得对。天下贯通境武者多如过江之鲫,区区四道正经、或者万二千两白银,相比洪贤弟的两篇论文,只是草芥白露!”  

洪范听到二人如此说,心中虚浮感稍稍褪去。  

他伸手拉过玉盒,想要拿起丹药,又稳稳住了手。  

“这丹药使用可有什么注意事项?”  

洪范抬头问道,眼中已然平静。  

“庄公的信中有提,使用方面没什么特别的,在修炼前合水服用即可,一枚丹药的药效大约在十五日。”  

闻中观回道。  

“白露丹的丹道是‘以心御体,以外移内’;使用者必须连续服用,最多可连用四枚,若用量再多,便很可能会迷乱心智。”  

“此外,此丹效果一旦中断,二次服用便不再有效。换而言之,一人一生只得使用四枚。”  

“多谢师匠解惑,我明白了。”  

洪范将玉盒盖上收起,想要请闻中观转达对庄立人的感谢,可是几番组织言辞,话却说不出口。  

来自大监造的亲笔信与礼物不可谓不真挚,且正好解了方志武案的燃眉之急。  

但他只是将器作监作为一个备选,虽领着大匠身份,本身却未彻底融入。  

基于此,任凭言辞如何凿凿,洪范也不免心头有愧。  

闻中观一眼看破“贤弟”的为难。  

“你的情况——包括你在族中任事,并未实质介入金海器作监的工作——我都有如实转述给庄公。”  

他摆手让两位弟子退下,待门外脚步声远去,说道。  

“他对此没有不满,只以一句话回我——洪范公子年纪尚幼、心思未定很正常,你便告诉他我部大门为之常开即可。”  

会客室内陷入宁静。  

洪范良久难言,只是默然点头数下,好似在心中做出了一些承诺。  

然后他又凝眸看向两位前辈,起身庄重说道:“此次之事,蒙二位鼎力相助洪范方能脱险,恩情必铭记在心!”  

说着,便是弯腰深深一礼。  

“不必如此!”  

两人都没有坐着受这一礼,而是起身相扶。  

“你我之间不需言谢——你别怪老哥说话直白,我和钱宏调回州府的事,可还要靠你呢!”  

闻中观这话未免赤裸,但洪范听来却舒服得很。  

非亲非故之间,利益本就是情感的基础。  

······  

次日入夜。  

洪府明善堂内,灯火灿烂、雕梁映光。  

不轻易使用的正堂内,各种珍馐摆了满桌,十几人酒食酣畅。  

圆桌没有设正首,而是改为对称的左右上首,分别由郑准与闻中观落座。  

而洪坚与洪礼分别坐在两人身边相陪。  

小一辈的,只有洪胜以及洪范二人有资格入席。  

但除去城守府与器作监的几位要人,李家和迟家却是无人受邀。  

“爵爷如此客气,我是受之有愧啊!”  

郑准放了酒杯,朝洪坚略一拱手。  

他这个爵爷尊称是冲着洪家世袭的“镇国校尉”而去。  

“所谓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此案关键还是洪范行正影直——当日交通堂内的应对,我问询下面人时,他们都是赞不绝口。”  

“昨日我又约了方家主,好好劝了一遭;等过些时日他心中哀怒稍减,也就能转过念来了。”  

郑准说着朝洪范温和笑道,又转了话锋。  

“现在看来,此案多半是有外人作祟,鹤公与…”  

他本想替另两家分说一句,但见酒桌上人声突歇,立刻住了话头。  

未等气氛冷下,侍立在旁的求德已经接口:“我今日正好去方家取货,他们掌柜还与我私下道歉,没想到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