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贺胜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额,可能是朱衣骑没有出缺吧…”  

洪善揣测了一句。  

说完后,老头自己也摇了摇头,似乎觉得太过可笑。  

一个几十人规模的家族武装,哪有什么出不出缺的?  

洪范默然点头,没直接追问,反而亲自回了里屋,取来了一饼茶叶,双手送到洪善面前。  

“最近为了我的事情,善爷爷多有劳累,这饼普洱‘天南炙’陈了七年,请善爷爷收下。”  

他说得颇为淡然,喜怒不显更遑论谄媚,但神情却很真挚。  

洪善原本不想收,但这老头除了茶本就别无所好,见洪范坚持,最后也就收下。  

正因如此,事情又没有办妥帖,他反而抓了抓胡子,无论如何也要再掏出些话来。  

“其实为你的事,我和胜公子还有明老爷都见了两次。”  

洪善的声音低了下来,而刘婶早就知趣地避到里屋。  

他口中的胜公子自是洪胜,是朱衣骑名义上的负责人——当然洪胜现在主要任务还是修行,所以实际管理上几乎不出面。  

而明老爷全名则是洪明,族谱上与洪坚算是一辈,是洪范的远房堂叔,也是朱衣骑的真正管理者。  

“明老爷当然是没有意见,是胜公子给不了回复。”  

洪善继续说道。  

“但我与胜公子聊下来,私下觉得,他是看得上你的。”  

“范哥儿,这或许是他得了其他人的意思,这才不好利落作决定。”  

老头说完了这番话,仿佛松了口气,这才端起茶杯,饮了半凉了的茶水。  

“善爷爷,我晓得了。”  

洪范颔首回道。  

他用脚指头猜也知道,大概就是大夫人又在搞鬼。  

洪胜作为家中实际上的第三高手(洪礼年纪大了),又是嫡长子,除了两三人外没人能左右。  

其中作为族长的洪坚,以及任职金海城城判的洪武没任何理由找洪范的霉头。  

所以只能是洪陈氏了。  

至于大夫人的想法,也很好猜。  

朱衣骑相当于洪家的黄埔军校兼近卫军,洪范若进去锻炼个两三年,不说武道修为,至少人脉和地位都会被夯实。  

到时候大夫人哪怕在后宅一言九鼎,对他也再难施加影响力了。  

“总之这事我会帮你关心着,如果朱衣骑这边走不通,其他几个去处我肯定能弄妥帖。”  

话语说尽,洪善留下保证,揣上那饼普洱拄拐离去。  

洪范送他出门,之后坐回桌边若有所思。  

洪陈氏的可笑阻挠,在他看来不难解决,只随意一想,就至少有三四种办法。  

不过这些办法大多要寻人疏通,欠下人情,而且难绝后患。  

正在这时,刘婶揣上装钱的布包,打算出门去。  

“婶子要去忙些什么?”  

洪范问道。  

“过几日就是贺胜节,按例得去找裁缝给少爷做一套新衣。”  

刘婶笑着答道。  

洪范闻言却是心头一动。  

在这贺胜节上,他或许倒是能借到一程东风。  

······  

五月十八,贺胜节。  

大华九州过万万人口,绝大部分不知道这个节日。  

最初节日所贺的是金海城对于蛇人的军事胜利,所以庆祝范围只限制在凉州西部的几个小城。  

不过历经年岁转变,现在的贺胜节已转为祝福年轻一辈的节日。  

在这一天,金海各家子弟都会齐聚一堂,长辈则要给与勉励。  

申时正(下午四点),洪府规模最大的明善堂内便聚集了百余位年纪十几、二十几的洪家子弟,以及十几桌提前摆好了凉菜的酒席。  

府内空旷的广场处,还有请来的戏班子正唱着雄浑曲调。  

洪范到场后,自然是在洪福那一桌坐下。  

说来也是有趣,明明之前一起上学时,他与这些“同学”之间都没有什么交情。  

但分别了十几日,再度见面,反而有些前所未有的热络。  

不多时后,待所有人都依次落座,明善堂内无来由地渐渐安静下来。  

又过了片刻,正堂边的后门才渐渐响起一道不徐不疾的脚步声。  

绕出来的,是一位面容方正、身形健壮的中年男子。  

他身着朱红色袍服,束镶玉的宽腰带,负着双手,立于堂中站定。  

众人注视着他,不自觉便口舌生燥,仿佛注视着一捧熊熊燃烧的火焰。  

他是洪坚,洪家的家主、先天武者、世袭的镇国校尉。  

洪范想到。  

也是这具身躯的亲生父亲。  

“族长到,诸子弟起立行礼!”  

中间第一桌上,洪胜起身喝令道。  

所有人都应声起立,行了一礼。  

“不必多礼了。”  

洪坚压了压手,开口道。  

他的声音极为粗粝,仿佛脱了水的砂砾在互相摩擦。  

“今日难得子弟们都在,我便说两句。”  

洪坚目光扫过众人。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望你们步步踏实、不舍初心,如此,当可慰平生。”  

“好了,开席吧。”  

几句欠缺感情、甚至可以说是淡而无味的话语说完,洪坚就转身离去。  

与其说是祝福,不如说是敷衍。  

然后,明善堂真正热闹起来。  

作为金海城一年数得上的节日,今日的酒席菜品丰盛,更重要的是所有人都被允许饮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