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美人计(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方牧吃了三十军棍,不过给方牧行刑的士兵不敢用力三十军棍下来皮都没破。  

这件事没有掀起多少波澜,甚至除了极少数人以外都无人讨论此事。  

都没人知道刘肇派来的班超就这样默默无闻的死在了军营里。  

盟军围困洛阳将近半月,城内城外两军对峙。  

而在洛阳城内也是风起云涌。  

董卓虽然权势滔天,但在朝中还是有不少人反对董卓。  

半月中朝中不少文臣被董卓以各种理由杖杀。  

一时间朝中人人自危,不少中汉文臣为了自保选择讨好董卓。  

袁绍袁术的家族长辈不少人就在洛阳城内。  

因为讨董盟军盟主就是袁绍,董卓一怒之下将袁隗全家老小全部杀光,人头悬挂在城楼之上。  

袁绍得知后气得吐血,大骂与董卓不死不休。  

洛阳城内,表面臣服于董卓的司徒王允无时不刻都想杀死董卓。  

上次暗杀董卓失败后王允被罢免司徒之位,如今闲赋在家。  

王允偷偷遣人约吕布至府上。  

吕布焦于战事,言辞拒绝王允两次,第三次终于被王允约至府上。  

“王司徒,现在战事紧急,我没有太多时间陪你浪费,若只是想要贿赂我保得一命大可不必,既然义父没有杀你,那你就不用担心了。”  

“老朽听说吕将军尚未婚配?”王允笑着问道。  

吕布皱眉,不咸不淡的说道:“已有妻室。”  

“大丈夫何患无妻,如吕将军这种人杰一个又怎够。”王允笑道。  

吕布冷哼一声,起身就要离去。“休得挑拨离间!我与爱妻琴瑟相合,岂容你在此挑拨。”  

“红昌。”王允忽然说道。  

屏风后徐徐走出一美艳女子。  

吕布离开的脚硬生生停下,脸色阴晴不定。  

“如此佳人你怎不早唤出来!”吕布愠怒。  

王允扶须大笑:“红昌早年间家室被黄巾贼所害逃难至司隶,被老夫怜悯收为义女。”  

“那真是可怜。”吕布说道,“该死的黄巾贼!本将军有朝一日定要杀光所有黄巾!”  

貂蝉知道义父的计划。  

事实上这一次离间计就是貂蝉自告奋勇主动请缨。  

她虽为女子却也懂得大义。  

“本想将小女嫁给将军,看来都是老儿多想了,没想到吕将军竟是如此忠义之人。”王允说道。  

“等等。”吕布抬手制止王允。  

目不转睛望着貂蝉,吕布开口说道:“我与蝉儿一见如故,莫非这就是上天注定的缘分。”  

貂蝉很美,否则也不至于能吸引董卓。  

但不知为何,看见貂蝉的第一眼就让吕布有些着迷。  

事实上当美人美至一定程度时吸引人的就不单单只是外表,更吸引人的是美人的内在与气质。  

普通凡夫俗子入不得吕布之眼。  

但貂蝉的气质顶尖,容貌更是绝美。  

细长的娥眉淡淡蹙着,肤色温润如玉,顾盼之夕夺人心目。  

朱唇红润眼带繁星,柔顺的黑发披于肩后,一根红色的丝带轻轻挽住长发,白衣上绣有梅花。  

从貂蝉身上吕布仿佛看见了年轻的严氏。  

甚至比严氏更美的气质。  

他不禁有些微微发怔,忽然醒悟过来,向来张狂的吕布脸上竟带有一丝含蓄。  

与王允拱手,吕布说道:“不知王司徒何时愿让我与婵儿成婚。”  

“不急,婵儿乃我义女,当需要挑选良辰吉日方可。”王允说道。  

“善。”吕布点头。  

目送吕布离开,王允这才叹了口气,对貂蝉说道:“委屈你了。”  

“为铲除董贼红昌甘愿赴汤蹈火。”貂蝉说道。  

王允点头,安抚貂蝉一番后离开后院。  

而事实上吕布外形条件并不差,高大俊朗,武艺决定,现在也是有了一个温侯的爵位,唯一差的就是吕布的名声不好。  

等到此事过后不管成与不成,一切都已成为定数。  

之后王允又安排貂蝉与董卓见面。  

近日董卓夜宿宫中,夜夜笙歌,曾经属于刘宏的妃子们成为了董卓的玩物。  

刘宏是一个很会享乐的人。  

他在皇宫里修建了许多奢华的宫殿,还收集了很多美人,或许相比于那些昏君来说刘宏更好的一点就是他在享受的同时还懂得权衡朝廷,虽然宦官和外切之间的争斗很凶,但在刘宏看来只要他还活着那就是稳定的。  

而现在这些刘宏修建的奢华享受都便宜了董卓。  

董卓有预感自己在洛阳待不了多久,于是他就用最后一点时间享受。  

还派人拆除宫殿,将值钱的东西全部装在马车上准备带走。  

王允派人请董卓参加宴会。  

宴会上貂蝉作为舞女参加表演。  

董卓见到貂蝉后直得挪不开眼。  

错误发生了。  

吕布来提亲时得知貂蝉被董卓看中然后带走娶为小妾的消息。  

吕布当即如遭雷厄。  

“你答应将貂蝉送于我,为何又交给董卓!”吕布大怒,单手提起王允。  

王允左右的仆从赶紧上前,“放开老爷!”  

“先是假意送与我,再故意让董卓看见,我看你这王允老儿心怀不轨!”吕布怒声说道,说完将王允用力砸在地上,脑袋磕在地面当场没了气。  

杀了王允,吕布站在原地过了好一会儿才消了一些气。  

这时候的他才反应过来见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