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咬钩(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粱京。  

秦府,一间被侍卫森严把守的私密阁楼内。  

一身素色儒衫的李士达,在屋内来回渡步,不时看向屋内那张床榻。  

一阵阵乳白色的朦胧光晕从中缓缓散发。  

来自床榻上那个昏迷不醒之人眉心处的一团“羊脂美玉”。  

此人正是秦佶。  

忽然,阁楼外传来一声通报。  

李士达快步走出阁楼。  

不多时,他迎进来了一位蟒袍太监,与一个发须皆白的御用太医。  

御医提着医箱,来到床榻旁,认真探查。  

没过多久。  

御医轻吐一口气,摇了摇头,放下把脉的手,回头看向李士达。  

“李先生,头者,身之元首,人神之所注,秦公子伤及此处,并且还是头部九宫之一的泥丸宫,若是常人,早就殒命了。  

幸亏有秦相国施展仙家手段,用这团神物,吊了秦公子一口气,但是,即使如此…唉。”  

李士达皱眉,“张太医请讲,现在情况到底如何?”  

张太医看了眼李士达的脸色,愁容道:  

“我这几日检查,发现秦公子的脉象越来越乱,口鼻之间的游丝之气越来越弱,再过几日,估计要…断了。”  

李士达眼神一凝,嘴唇紧抿,沉默片刻,声音沙哑。  

“张太医可有方法,能再续一会…”  

他还没说完,张太医就摇了摇头。  

后者摸了摸胡须,认真道:“老朽乃凡人之躯,真的无力回天,甚至你没说,老朽到现在都还不知道秦公子此伤是从何而来…唉,如今只能等秦相国回来了,不知能否及时带来救治之法。”  

李士达看了眼床上之人,沉声道:“请问太医,他还有几日?”  

张太医想了想,语气慎重:“三日…至多四日,不过第四日就很危险了…”  

随后,李士达再询问了几句,张太医大多是摇头。  

不久。  

张太医收捡东西,准备离去。  

李士达站在原地,目光直直的盯着床上那个老师爱子身上,心中不知何想。  

张太医提着医箱,告辞一声,出门而去。  

只是奇怪的是,之前陪他一起前来,之后一直垂手不语的蟒袍太监,并没有像往日一样,一起告辞离开。  

屋内。  

短暂的安静了会。  

只有床榻内的乳白光晕。  

云烟氤氲。  

李士达依旧凝神盯着床榻上的将死之人,舔了下干燥的嘴唇,目光不移,沙哑道:  

“公公还有何事。”  

蟒袍太监想了想,细声言语的说出了君上让他捎来的话。  

李士达起初默默听着。  

某一刻。  

他神色一动,猛地望向身后的蟒袍太监。  

“真的?”  

“李公子,君上的话,还会有假?”  

说完,蟒袍太监告辞离去。  

李士达轻吐一口气,眉头微松,面露喜色,抓起腰间黑色令牌,快步向外走去。  

只是,忽然。  

他在门旁脚步一停。  

素袍儒生眼帘低垂,眼珠子左右动了动,沉默不语。  

苏小小发现。  

两只手,十指紧扣的触感。  

是最舒服的。  

唔,就是汗多了点,嗯,他的。  

这种手心被填满的感觉,就像浅棠山上那块被正午的阳光烘烤的青石。  

让她安心的熏醉入眠。  

温暖,踏实。  

并且,十指紧扣后…他好像永远也跑不掉了。  

苏小小悄悄瞟了眼一旁,和她紧挨着一起逛街的赵戎的侧脸。  

紧扣的十指,隐藏在她宽大的道袍袖子之下,而二人又贴的很近。  

外人自然看不见。  

这给了苏小小一种只属于他们两人之间秘密的满足感。  

她的手,又小又娇嫩,像新鲜出炉的雪白馒头,让人忍不住想咬一口。  

而轻轻一捏,便会留下一道泛红的指印。  

赵戎的手,原本亦是修长白皙,但因为长时间的捉笔练字与勤勤恳恳的修行淬炼,手茧不少。  

因此袖下的两只手间,细腻皮肤与粗糙皮肤的亲密接触。  

怎么想都应该是赵戎在“欺负”她。  

但是。  

她晕乎乎的。  

对此甘之如饴。  

心里还忽地冒出了一个念头。  

若是能和他一直这样十指紧扣的走下去,那该有多好,就算被这坏人一直欺负着,嗯,再欺负些小小,也不打紧。  

只要,他别抽手。  

苏小小那双黑白分明的清澈眼眸,又忍不住向一旁那张侧脸瞟去。  

只见,牵他之人,表情平静。  

唔,这坏人现在是在想什么啊…  

此时。  

二人正在粱京的繁华街巷游玩。  

苏小小依旧一副雍容华贵的冷清道姑打扮,而赵戎还是一身紫衣儒衫。  

若是远远看来。  

牵手二人,给路人的第一印象。  

就是,一双壁人。  

当然,从身旁过往路人的神态,也可以看出。  

走近后的他们,再打量这双壁人,大多都是目露失望与惋惜。  

嗯,前者是对赵戎,后者是对被他拱了的那颗水灵灵的稀罕小白菜。  

赵戎此时并没察觉到身旁小狐妖千奇百怪的细腻心思。  

也没有理会身旁过往路人的艳羡目光。  

他的注意力全放在了即将要谋划之事上。  

已经两天过去了,鱼儿还未上钩。  

饶是他一直觉得他的养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