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清虚已至(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是一双清澈的眸子,藏在一扇窗扉之后。  

倒映出此时朱雀大街上惨烈的一景。  

下一秒,眼眸逐渐合上。  

不知过了多久。  

“我捕捉到那股气了。”  

赵戎闭目道。  

刚刚那个浴血的汉子在那燃烧生命的三秒中,递出了此生的最后一指。  

扎剑炉。  

赵戎无比熟悉,因为他已经练过千百万遍了。  

但刚刚那一指却依旧深深烙印进他的心中。  

这就是三变兄上午走之前叫我好好看的那个拳桩吗?  

此刻,赵戎体内的气血不自禁的震荡,气机无比紊乱,像一群无头苍蝇般乱撞。  

“…呜呜,什么,你说什么?”  

捂着嘴,眼圈红红的苏小小抬头,望向此刻正一脸平静,闭目站在窗旁的年轻儒生。  

赵戎能清晰的感觉到隐藏在这股紊乱气机中的那道他苦苦寻找的先天元气,慢慢将它梳理引导。  

赵戎睁眼,平淡道:“我找到体内那道先天元气了。”  

苏小小吸了吸鼻子,鼻尖红红,“赵戎,柳三变死了,他死了,呜呜,他上午还好好的,现在,现在就死了,呜呜…”  

“我知道。”  

赵戎语气轻轻。  

小狐妖闻言,一时忘了抹眼泪,愣愣看着赵戎。  

年轻儒生转头平静注视了苏小小一会,忽然抬手,捧着她巴掌大的小脸。  

小狐妖呆呆的,没有阻拦,反而还微微偏头。  

他用右手拇指,认真帮她抹着秋水般的狭长眸子中,溢出的眼泪。  

她眼睛哭的通红,长长的睫毛微微颤栗。  

赵戎表情郑重:“别哭。”  

苏小小习惯性的咬着半只粉唇,仰头与赵戎目光对视片刻,点了点头。  

“小小不哭。”  

上午。  

薄云山主。  

一处凉亭。  

“你要去哪?”  

“粱京。”  

“去那干嘛?”  

“吃面。”  

赵戎一时无言。  

他将书箱搁在地上,坐在上面,抬头盯着柳三变。  

忽然道:  

“他是不是死了?”  

柳三变扭头,看了看远处的青山。  

“嗯。”  

“我听人说,是一个叫秦佶的纨绔干的。”  

“嗯。”  

“我还听说,这个秦佶的家世非常显赫,是你们大魏第一等的豪阀郎溪秦家。”  

“嗯。”  

“他爹是权倾朝野的大魏首辅,并且还是我们儒家的大修士。”  

“嗯。”  

“你能不去吗?”  

柳三变没有再“嗯”,他转过头来,盯着赵戎。  

“我虽然对大魏不熟,但我也知道,如此大的一个王朝的第一等豪阀意味着什么。”  

赵戎沉声道。  

这个郎溪秦家和他入赘的大楚赵氏一样,甚至尤有过之。  

大楚靖南公爵府有天志境修士的供奉,这个他知道,但有无隐藏的金丹修士,他就不清楚了,也许只有青君和老太君才知道。  

“更何况这个秦佶的爹,还是个金丹境修士。你,有五品吗?”  

柳三变不说话。  

“你有把握在杀了那个秦佶后,全身而退吗?”  

柳三变还是看着他,不说话。  

赵戎顿了顿,轻声道:“三变兄,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你忍一会,实在难忍,我留下来陪你喝酒。那个秦佶一定会死,但咱们从长计议,徐徐图之,等到万事俱备,我决不再拦…”  

“他们也叫我忍。”  

柳三变突然开口,打断赵戎的话。  

“他们都满意了,于是都叫我忍。”  

“二弟满意了。”  

“秦家补偿了他很多银子,还答应为他仕途铺路。”  

“三弟满意了。”  

“秦相国亲自登门给他赔礼,义父被魏皇追谥,亦是风光大葬,他作为义子也不会过意不去了。”  

“义父的那些朋友也满意了。秦相国不仅对以往之事既往不咎,还心怀愧疚,他们再也不用担心义父连累他们了。”  

“高义兄也满意了。可以借助我的交情,搭上郎溪秦家的线。”  

“魏皇和大魏百姓都满意了。秦相国给了他们一个可以接受的交代。”  

柳三变的声音有些沙哑,似乎是之前几天说过了很多话。  

“他们都满意了,都叫我忍。”  

柳三变盯着赵戎的眼睛,一字一句道:  

“但是我不满意,我柳三变一点都不满意!”  

“我只想问一句,凭什么?凭什么要我忍要我等!”  

“我柳三变自幼无爹无娘,但那个风雪夜,那人替我开门,他便就是我一辈子的爹。”  

“如今,我的爹,没了。  

不是他自己走的。  

是被人用马鞭抽死的。  

抽死的!”  

他沙哑的嗓子低沉的嘶吼起来。  

“我与那人,不共戴天!  

每让他多活一秒,  

就是我柳三变枉为人子!  

不孝!”  

赵戎看着眼前这个与往日有些不同的柳三变,沉默了。  

“之前总想着,回来看看,回来看看,但是看了看青山,总觉得孩子学业忙,还是等年岁大些,再带回去见义父。  

一想到,义父见到青山,看见青山也是读书人,一定会高兴的饭后小酌时,多喝几两酒,  

我就抑制不住的笑。  

青山在读书,我还没在信里与他说呢,  

想着见面时给他个惊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